第57章 外戚舒家

  看着诸位盐商从官衙内各自离去,贾瑜收起脸上的言色俱厉的表情,
  回首问林如海:“师兄,我这番表演怎么样?”
  林如海点评道:“方才提剑的样子,倒更像是个少年将军了。”
  贾瑜哈哈笑:“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文韬武略兼备,才是我心之所向。”
  林如海对此不做评价,少年时能有大志向是件好事。
  况且贾瑜天资比他高上许多,日后或许真的是个辛弃疾似的文武全才。
  他转而对贾瑜摇头说道:“你今日不该说出那番话以身涉险的。”
  抓捕私盐这种事情,交给手下官兵即可,何必以身犯险?
  私盐贩子的手有多狠?比起后世金三角地区的那些特殊产业人员毫不逊色,甚至犹有过之。
  贾瑜却神色淡然,丝毫没把危险放在心上,对着林如海解释道:
  “师兄,我们贸然加大打击私盐的力度,说的好听点是先斩后奏,说的难听点就是假传圣旨。”
  “如今不能有任何犹豫的机会,必须以雷霆之势唬住这些人,等到京城的消息传过来,到时候就吓不住他们了。”
  林如海当然知道时间紧急。
  从扬州到京城按最紧急的八百里加急只需两天一夜。
  昨天夜里,贾瑜等人已经将密折走林如海的渠道送了出去,密折共两封,前一封是上书的奏折,后一封则是贾瑜提出的全盘计划。
  这条渠道是皇帝专门为林如海特意设下的绝密渠道,两封密折会同步送到皇帝的案上。
  来回传信的时间加上朝廷接到上书后各派大臣吵架的时间,贾瑜的行动最多只有十天。
  十天后,朝堂一定会否决王怀川的上书请求,不同意废除纲盐法。
  而贾瑜计划里的成立专项私盐缉捕营,估计还需要各个公卿们鸡毛蒜皮的扯一会,才会有相关命令下来。
  所以十天内,他必须要将严抓私盐的态度立下来,再将新式晒盐法宣传出去。
  最好在这十天里能够抓到些把柄,这样在后续的拉扯里贾瑜会有更多讨价还价的资本。
  从而一直拖到朝廷允许成立新营的时候。
  至于说朝廷会不会拒绝成立新营的请求,昨晚林如海也问过贾瑜这个问题,当时贾瑜是拍着胸脯说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
  从这次江南行开始,贾瑜就已经在揣测宣文帝的性格。
  作为一个根基弱小的皇帝,他在一开始登基的时候就势单力孤,六部之中只有户部完全在他掌控之下,内阁更是常年听调不听宣。
  宣文帝隐忍十年,终于在朝堂上有了翻身的机会。
  但皇帝始终有一个心腹大患,那就是九边军权。
  景朝朝野上下五六十万兵马,能够被宣文帝如臂指使的只有部分皇宫禁军,嫡系手下王子腾虽然是京营节度使,但是在军中依仗的基本也是贾府的人脉。
  而贾府,可是太上皇那边的。
  这样一个情况,如果换做贾瑜来当皇帝,每天晚上就算搂着皇后都睡不着觉。
  所以皇帝绝对不会放弃成立这样一支新军,哪怕这支军队远在千里之外,甚至不是作战序列的部队。
  对于皇帝这种政治生物来说:一直没有拥有过的东西,才会倍加渴望!
  而这,就给了贾瑜借鸡下蛋的机会。
  林如海又问道:“那个沈参可靠谱?”
  昨晚上书的时候,沈参是贾瑜极力向王怀川和林如海推荐的新营参将人选。
  他想问的是,这个沈参性格如何,会不会等到上任之后很快被盐商腐蚀掉。
  那么沈参靠谱吗?
  这个问题贾瑜其实早已经考虑到了。
  沈参肯定是极有能力的,五城兵马司仅东城就有两三千人,在京城这种错综复杂的地方,沈参能把东城兵马司管的滴水不漏,早已说明了他的本事。
  更何况,倘若真的是沈参上任,那么皇帝必然会在他出发前再三拉拢,毕竟这可是宣文帝登基以来第一次染指的军权。
  皇帝的青睐拉拢和盐商们的银子哪个更重要是一目了然的。
  因此他毫不担心沈参会叛变。
  贾瑜自信回复道:“沈参人品如何我心中有数,更何况即使他真的为金银女人所打动,我也有制衡他的手段。”
  看见贾瑜信心满满的样子,林如海微点头不再多说。
  可以预见的是,在明年年底之前自己都还会坐镇扬州,那就出不了什么大乱子。
  看了一眼窗外天光正好,贾瑜继续道:“今天见面吓了他们一吓,不出意外,盐商们这几天走私私盐的力度应该会降下来,暂时观望一下后续的风头。”
  林如海挂着笑意问道:“若是这几天他们都老老实实的,你这杀鸡儆猴的法子还如何施展?”
  贾瑜明白这个问题是林如海在考验自己。
  “我既然说了三日后要严查私盐,自然不能空手而归。”
  “至于这追查私盐从哪入手,林师兄现在还没走,想来和我等的是同一个人。”
  看了眼堂外走来通禀的衙门兵丁,贾瑜自信笑着说:“看来这人已经来了。”
  果然,那兵丁走进堂内,弯腰禀告:“林大人,贾公子,舒掌柜已经被属下领到后堂。”
  贾瑜林如海二人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果然如此的表情。
  林如海有些感慨:“你年纪轻轻的,想的倒是周密,后日追捕私盐我也放心了。”
  舒家家主舒明是八大盐商中唯一一位站在朝廷这边的,他女儿舒然十六岁进宫,如今已经是当朝皇贵妃,身份显赫。
  只可惜当今天子手中权力有限,连累他这个外戚也混的不尽如人意。
  贾瑜选择舒明,是因为八大盐商利益交缠。
  从何处出发,去何处售卖,彼此之间都对对方的范围有着模糊的认知。
  他可以从舒明口中得到别家盐商大致的私盐线索,从而再去追捕缉拿。
  当然,如果实在得不到别的盐商的消息也无所谓。
  贾瑜完全可以直接去抓舒明家手下的盐贩子,反正舒家本身屁股也不干净,等到日后只需要上书一封再说明原委也没什么大问题,毕竟舒家这个外戚实力着实有限。
  他从座椅上起身,看到林如海没有跟去的意思,心中明白这已经是放给自己全权操作了。
  当下便直奔后堂而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