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改变

  在华兰为家里事物头疼的时候,袁文绍来到了忠勤伯爵府。
  在袁维昌的带领下,把圣旨供奉起来,给祖宗们上了柱香,一家人回到了正厅。
  “爹娘,封诰命的时候,官家还赏赐了些东西,孩儿特地给爹娘送了些过来。”
  袁文绍说着,招呼下人把东西拿了进来。
  “娘最是喜欢喝茶,这次官家赏了套官窑的白釉茶盏,孩儿特地带来送给母亲。”袁文绍笑道。
  要是平常,袁夫人听了肯定高兴,然而现在却高兴不起来。
  她这个做婆婆的,都没有封诰命,反而一个刚过门的媳妇得了诰命,她岂能高兴的起来。
  “算了,你带过去自家用吧。对了,你那媳妇怎么不跟着一起来?难不成得了诰命,连公公婆婆都瞧不上了?”袁夫人撇了撇嘴道。
  “娘,昨日我和华兰陪着娘家亲戚逛了逛汴京,今日一早才送走,华兰连家里情况都没时间了解,现在正忙着理清家里情况呢。因此孩儿就没让她过来。”袁文绍解释道。
  袁维昌点了点头,说道:“这是正事,她把家里事情打理好,男人才能不为后宅之事烦恼。要是有什么不懂的可以让她来问问你母亲。”
  “我哪里教的了她啊。”袁夫人语气酸酸的说道。
  袁文绍算是看出来了,她母亲这是嫉妒华兰封了诰命。
  “娘,官家刚刚给华兰封了诰命,孩儿不好去求,等过段时间,孩儿向官家给母亲请封个诰命。”袁文绍说道。
  “真的?”袁夫人惊讶的站了起来。
  袁维昌瞪了一眼妻子,然后看向袁文绍说道:“二郎,你有把握么?”
  诰命虽说只是一种荣誉,但是这玩意别人都有你没有,平常到别人家参加一些宴请,总感觉低了别人一头。
  不过为了体现诰命的价值,官家也不会随便封赏。
  正常来说,五品以上的官员,就能为妻子母亲请封诰命,但是很少有人主动请封的。
  因为就算主动请封,官家也不会答应。
  不然其他官员纷纷效仿,总不能全封吧?
  那样诰命还有什么珍贵可言?
  不过袁家情况特殊,按理说袁夫人应该封诰命的,但是袁家复爵后,官家偏偏没有封。
  袁维昌在袁家复爵后一直小心谨慎,也不敢去提,生怕惹恼了官家。
  “父亲,不管怎么说,母亲丈夫和儿子都是伯爵理应封诰命的,不过官家刚刚封了华兰,孩儿现在去请封,有些不太合适。等过段时间,孩儿再请官家赐封,想来问题不大。”袁文绍说道。
  “二郎,这件事你可得上点心啊,娘平常去参加宴席,可没少受那些人的白眼。”袁夫人一听说自家有机会封诰命,心中的不快瞬间消失了。
  “母亲放心吧,孩儿都记着呢。”袁文绍说道。
  这件事他倒没有忽悠袁夫人,而是认真想过的。
  他和袁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之前觉着封爵自立,就能和袁家摆脱关系,有些太过天真了。
  而帮母亲请封诰命,一来可以缓和母子之间的关系,二来袁夫人有了诰命,也不会太为难华兰。
  “嗯,这事急不得。”袁维昌点了点头,冲妻子说道:“这事你万不可催二郎,明白么?”
  “官人放心,妾身又不是不知轻重的人。”袁夫人说道。
  袁维昌对于袁夫人的话不置可否,袁夫人这些年偷偷补贴娘家兄弟,他又不是一点没察觉到,只不过懒得说罢了。
  他和袁夫人是从小定的亲,但是袁家被罢爵的时候,袁夫人的父亲还在世,冯家并没有没落。
  但是冯家不仅没有解除婚约,对袁家还多有帮衬,这也是他这些年一直容忍妻子的原因。
  “爹,官家让孩儿五日后前往西郊大营上任,孩儿对西郊大营的情况不甚清楚,想请父亲提点几句。”袁文绍恭声道。
  “走吧,我们去书房说。”袁维昌说完,起身往书房走去。() ()
  袁文绍冲母亲和兄长嫂子行了一礼,便跟了上去。
  两人离开后,冯氏冲袁夫人说道:“母亲,你刚刚怎么忘了跟二郎提帮显弟谋差事的事了?”
  冯氏娘家有个嫡亲弟弟,年级跟袁文绍相当,平日里寻花问柳正事不干。
  冯家说起来,也是书香世家,袁夫人的父亲当年官拜刑部侍郎,冯氏的父亲,也就是袁夫人的兄长靠着祖辈余荫,也谋了个官身。
  可惜做官时贪污钱财,被人弹劾,当时冯家老太爷已经去世了,官家看着他的面上,只是罢了官,没收了家产,并没有将其流放。
  因为这事,冯老太爷留下的人脉,没人愿意再和冯家来往。
  好在冯家还有袁家这门亲戚,靠着袁夫人的帮衬,日子倒是不难过,还把女儿嫁给了袁家嫡长子。
  但是冯氏的弟弟顽劣不堪,考科举是没有指望了。
  以前袁家自家都不好过,没有能力帮忙,现在袁文绍发达了,冯家自然不会放过机会。
  前两日冯氏回娘家,她父亲母亲就和她说了这個事。
  冯氏回来后仔细想了想,这件事还得袁夫人出马才行,之前就和袁夫人说过了。
  袁夫人也想帮娘家侄儿谋个官身,自然不会拒绝。
  本来昨天是个很好的机会的,但是因为袁文绍和华兰快到中午才来敬茶,袁夫人生气之下,给搞忘记了。
  今天袁文绍过来,冯夫人还特意提过。
  袁夫人一开始阴阳怪气的,除了嫉妒华兰封诰命,另一个目的也是想先挤兑几句,再提出此事,让袁文绍不好拒绝。
  结果袁文绍说要为她请封诰命,她哪里还记得。
  “没事,一会二郎跟他父亲说完话,我跟他说就是了。”袁夫人摆了摆手说道。
  因为袁文绍主动提出要帮她请封诰命,袁夫人觉着自家那个孝顺的儿子又回来了,说话那叫一个自信。
  袁文绍并不知道这些,他跟着父亲来到书房,袁维昌等下人奉上茶,边将人都打发下去了。
  “说说看,你想了解西郊大营哪方面的事情?”袁维昌问道。
  “爹,我想知道一些关于西郊大营的人际关系,和基本情况。”袁文绍说道。
  他说的基本情况,自然不是那些人人都知道的事情,而是一些隐秘点的情况。
  袁维昌沉吟了一会说道:“西郊大营一共有二十营兵马,每营两万人,共四十万兵马。大营名义上的统领是英国公,不过除此外还有两个副统领,这两个副统领才是官家心腹,千万不可得罪。”
  “另外,西郊大营各营将军,基本都属于军中三个派系。”袁维昌说道。
  “三个派系?”袁文昌疑惑的看着父亲,这种说法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军中三个派系分别为江南、北方和西北。其中江南实力最弱,毕竟大周的敌人在北方和西北。而其中又要数北方派系最强。”袁维昌介绍道。
  袁文绍点了点头,北辽可是大周最大的敌人,北方一派强一些也很正常。
  “爹,咱们袁家算哪个派系的?”袁文绍问道。
  他知道袁家祖上是西北的将领,按理说应该属于西北,但是最开始他想要从军的时候,袁维昌是想让他去北方的,让他有些分不清了。
  “我们袁家好些年没人从军了,严格算起来并不算哪一系。而且三个派系之间,并不像你想的那样。皇室一直猜忌武将,因此像北方的武将不敢和西北或江南的武将来往。同理,西北的武将和江南的武将也不会互相来往,慢慢的就形成了所谓的派系。”袁维昌说完,补充道:“不过因为你是在西北立的功,袁家现在也算西北一系了。因此你进入西郊大营,前往不要和北方和江南一系的人走的太近。”
  袁文绍点了点头,他算是听明白了,所谓的三个圈子,只不过是为了防止官家猜忌而形成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