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茶馆

  同福茶馆
  有了曹卫国的帮忙,茶馆的生意大有起色。
  不仅留住了老顾客,还多了不少新顾客。
  生意好了,苏父脸上的愁容也没了。
  父亲不再唉声叹气,苏梅这个做女儿的也很开心。
  中午的饭桌上,苏父满脸期待:
  “卫国,红茶能不能多弄来一些。”
  “价格再提一提也没关系。”
  “许多老顾客都抢着要喝你带来的红茶。”
  曹卫国没有爽快的答应。
  因为他手里的红茶也不多。
  他交给苏父的茶叶来自农场的红茶茶树。
  送来茶馆只是试试水,看看茶叶的品质怎么样。
  并没有大规模对外销售的打算。
  现在他农场里的茶树只有100棵。
  即便农场的环境得天独厚,茶叶的产量也是有限的。
  短时间内是没有办法大量的供应。
  “苏叔,那种茶叶我也是偶然得到的,产量很少。”
  “一年顶多能有200来斤。”
  “我能得到10斤算是运气。”
  曹卫国含糊其辞的说:“我是一时半会儿也弄不到太多。”
  苏父听了后大为可惜,但想了想也就释怀。
  这么好的茶叶实属罕见,得来也必然不容易。
  可惜啊!
  如果每月都能有几十斤上好的红茶。
  那他的生意一定能火爆起来。
  说不定还能成为京城数一数二的茶馆。
  曹卫国安慰道:“苏叔!最近茶馆的生意已经很不错了。”
  “您没必要太辛苦,毕竟现在的环境不一样了。”
  “做生意不能太招摇,平平淡淡的挺好。”
  在这种大环境中,生意太好很容易惹麻烦。
  要不是因为苏梅的关系,曹卫国都不想掺和茶馆的事儿。
  毕竟现在同福茶馆已经不属于苏家。
  除了苏父还有一位公方经理参与管理。
  不管做什么生意,或者采购什么物资。
  这些都需要经过公方经理的同意。
  苏父跟公方经理共事的不错,私下也有些交情。
  小打小闹人家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你要是做的太过火太惹眼。
  那交情这东西估计也不顶用。
  毕竟公方经理的背后是街道办。
  街道办的眼睛可是紧盯着街面儿。
  谁要是认为街道办的同志是吃干饭的那他就是作死。
  苏父清楚曹卫国的意思,但生意人的禀性难移啊。
  大好的利润就摆在面前,能看却不能拿,有钱却不能赚。
  这种感觉太难受了!
  “哎!”
  苏父痛心疾首:“可惜!实在太可惜啊!”
  曹卫国笑着说:“苏叔也不用那么可惜,不卖茶你也可以卖别的嘛。”
  “你家的点心小吃不是也很受欢迎吗?”
  “没有茶叶您就多卖点小吃点心。”
  苏父笑道:“我这茶馆都快改行变成点心铺了。”
  茶叶或者说好茶叶不好弄。
  同福茶馆分到的茶叶定额很少。
  曹卫国手里的茶叶也有数儿。
  改行既是迫不得已也算是适应市场。
  这年头儿的风气正在迅速的变化。
  未来一段时间内出来喝茶的人会越来越少。
  甚至可能因为喝茶惹上麻烦。
  大家都为了吃饭生计发愁,你居然还有闲情雅致出来喝茶?
  你说那些吃不饱穿不暖的人能看的顺眼?
  不顺眼那就给你扣几顶帽子。
  把你拉到大街上教育一顿那都是优待。
  再狠点儿的直接顺藤摸瓜抄了你的老窝。
  看看你有没有藏污纳垢。
  喝茶的有麻烦,那卖茶的能跑得了?
  所以啊!
  与其跟茶较劲儿,真不如改行做点心。
  做点心的主要原料是米面油。
  这些东西只要你有本事搞得的到。
  提前打好关系,再加上说得过去途径。
  街道办和有关人员也不会太过分。
  街面上的人买些点心吃也不会太惹眼。
  即便未来刮起大风,也不至于被扣上帽子。
  低调的赚点儿养家糊口的钱就不错了。
  贪多嚼不烂,是祸不是福。
  曹卫国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跟苏父聊了起来。
  苏父自己也确实有改行做点心的想法。
  虽然茶馆儿是祖业,但人活着总得吃饭不是。
  这段时间曹卫国私底下为他搞到不少物资。
  面粉、蔬菜、瓜果、野味那是不缺的。
  也是靠着这些食材他的生意才能这么快恢复人气。
  到底是物资匮乏的年代,吃饱吃好才更重要。
  京城的街面上不缺有钱的人,但这些人大多有钱没票。
  同福茶馆的老顾客中就要不少这样的人。
  当苏父拿出不要票的蜜麻花、绿豆糕、豌豆黄、糖火烧……
  这些老顾客的眼睛都绿了。
  活脱儿儿一群饿狼看到了小肥羊。
  那是吞咽着口水抢着买。
  要不是曹卫国一再提醒苏父要低调小心。
  苏父的小生意能火遍几条街。
  即便这样老顾客们私底下口口相传。
  还是引来不少的新客登门。
  这些人还都不差钱。
  一来恨不得把东西都包了圆儿。
  这让苏父快乐并痛苦着。
  有钱不能赚的感觉难受啊!
  同福茶馆的门口,刘怀恩的脸色难看无比。
  看到曹卫国跟苏父、苏梅聊得火热。
  他的牙齿咬得嘎嘎直响,眼睛都快喷火了。
  自从得知曹卫国居然是轧钢厂的主任。
  刘怀恩对曹卫国可是嫉恨交加。
  曹卫国不禁抢走了他心爱的女人,居然还混的比他好。
  这简直是天理难容!
  可是他不敢正面和曹卫国交锋,毕竟两人的身份实力不对等。
  他一个小干事跟一个正科级对碰。
  那跟鸡蛋碰石头有什么区别?
  有些自知之明的刘海恩从那以后就可以躲着曹卫国。
  就像今天这样,看到曹卫国在茶馆儿。
  刘怀恩的内心深恶痛嫉,但还是忍着恨意转头离开。
  不想进去自讨没趣,发生了冲突也是自取其辱。
  不得不说刘怀恩比傻柱聪明懂事多了。
  “曹卫国!你就是一个臭厨子!”
  “一个走了狗屎运的下三滥!”
  “你别得意的太早!”
  “等着吧!”
  “看我怎么狠狠的教训你!”
  离开了茶馆儿后,刘怀恩骑上自行车回到胡同。
  找上一个在街面上瞎逛的壮汉:“刀哥!帮我教训一个人!”
  曹卫国还不知道有人惦记着他。
  吃了午饭就跟苏梅一起去参加公方经理的婚礼。
  这位同福茶馆的公方经理和苏父同岁。
  名叫高立春,年岁不小艳福不浅。
  发妻在今年二月份因病过世。
  这不到一年,人家就再婚了。
  据说女方才刚到法定的结婚年龄。
  曹卫国两人到了公方经理的住处。
  立刻受到热情的款待。
  这倒不是公方经理多好客。
  只因为这顿婚宴所有食材那都是曹卫国提供的。
  而且几乎是白送!
  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
  这公方经理在曹卫国这儿又吃又拿。
  怎么会不热情?
  在这崇尚节俭简朴的年代。
  高立春的婚宴称得上大气。
  一共摆了六桌,桌桌有鱼有肉。
  这让前来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大为惊喜。
  也让年轻俏丽的新娘喜笑颜开。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
  高立春年龄大怎么了?
  能让她过上好日子就行。
  总比在家里吃糠咽菜强吧!
  女方的家庭条件不怎么好。
  来的亲戚也不多。
  本来还对这门婚事有些不满。
  毕竟男方是个断弦。
  年龄还那么大了。
  嫁给这么个人传出去多丢人啊。
  可鸡鸭鱼肉一上桌。
  这些不看好的亲戚立刻态度翻转。
  从不满不屑变成羡慕嫉妒。
  一个个吃的狼吞虎咽。
  高立春一家人多势众。
  高立春是家中的老大,今年四十多岁。
  那个年代成家早,生孩子也早。
  所以他的父母到现在还挺硬朗。
  他的父母都是爬过雪山穿过草地的老同志。
  没退休前是农业局的干部。
  现在退休了在家里养老带孙子。
  他还有一个妹妹两个弟弟。
  分别较高立夏、高立秋和高立冬。
  妹妹和两个弟弟也都工作了。
  二妹在外交部。
  三弟在派出所。
  四弟在商业局。
  其他的叔叔伯伯、堂兄堂妹也多在编制内工作。
  高立春因为犯过错误。
  所以混的比较差。
  到现在只是街道办的副主任(副科级),兼着同福茶馆的公方经理。
  这个婚宴让曹卫国算是大开眼界。
  亲眼见识了什么叫那个家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