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收买人心

  后院
  曹卫国回到家中便开始动手做饭,菜刀剁的咚咚咚响。
  “家里就我们两个人,做这么多菜哪儿吃得完。”
  “忘跟你说了,这饭我得给许大茂送一份。”
  “干嘛给许哥送饭啊?”
  宋玉兰一直在家里做衣服,没有听到中院的闹腾。
  “许大茂被傻柱打了,不方便做饭,晓娥姐回了娘家。”
  “这傻柱怎么又打人啊!三个大爷也不管管?”
  曹卫国轻轻刮了一下媳妇儿的鼻子:“你啊太单纯,这院儿的三个大爷可没你想的那么称职。”
  一大爷伪君子。
  二大爷是官迷。
  三大爷爱算计。
  院里要是没有这三个大爷,或许会过的更好。
  曹卫国交好许大茂也是为了收买人心,在院里有一个帮手。
  这许大茂干好事儿或许不行,但坑起人来可是厉害。
  说不定什么就能用得上。
  做好了晚饭后,他拿了一份饭菜走进许家。
  刚进门就看到许大茂蜷缩着躺在床上,显然傻柱这一脚踢得不轻。
  “许哥起来吃点儿饭吧。”
  “卫国老弟谢谢你!”
  许大茂从床上坐起来,腰部的疼痛让他龇牙咧嘴。
  曹卫国将饭菜放到桌上:“行了,咱们哥们儿间客气什么,你弟妹还在家等我吃饭,我就先回去了,你吃完饭好好休息。”
  曹卫国离开许家,许大茂看着桌上的饭菜突然有些感动。
  一盘豆角炒腊肉,5个白面馒头,还有一个烤鸭腿。
  这年头普通人家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口肉。
  即便是他也不能隔三差五吃好的,每月在家也就吃两三顿荤腥。
  曹卫国却给他弄了这么丰盛的饭菜。
  这让许大茂对曹卫国的好感直线上升。
  这兄弟仗义!
  刘家
  刘光天感慨道:“卫国哥真大方,给许大茂端了一大盘肉,还有白面馒头。”
  刘光福吞咽着口水:“我还看到一根鸭腿。”
  二大爷刘海中吃着炒鸡蛋,皱着眉头不知道想什么。
  二大妈说:“曹卫国这人还是不错的,讲情义还有能耐。”
  “你们看看跟他关系好的吕金鹏、池平安哪一个没沾着他的光。”
  “吕金鹏有了正式工作,还时常跟着曹卫国干些私活儿。”
  “现在吕家隔三差五能吃顿肉,日子过得那叫一个好。”
  “许大茂跟他关系好,有了事儿人家曹卫国是真帮忙。”
  “还有池平安那个街溜子,下个月就要进轧钢厂,端上铁饭碗了。”
  “院里的住户谁不羡慕谁不眼红?”
  曹卫国发达了,跟他关系好的吃香喝辣。
  院里许多人都羡慕嫉妒,也免不了眼红后悔。
  那些也知道,他们跟曹卫国没亲没故,更没有来往。
  他们想去占便宜,曹卫国也不会搭理。
  占不到便宜,心里能好受能高兴?
  不过,也有人开始转变态度,开始琢磨着怎么和曹卫国拉近关系。
  二大妈就是其中之一,要知道刘光天还没有工作。
  刘海中虽然是七级锻工,也有不少徒子徒孙。
  可说到底只是个老工人,手里没有实权。
  想把刘光天弄进轧钢厂也没有门路,除非他提前退休,让儿子去顶岗。
  可刘海中舍得吗?
  二大妈舍得吗?
  刘光天即便顶岗接班,那也要从学徒工干起。
  学徒工的收入和七级锻工的收入可是天差地别。
  再者刘海中还想当官呢,哪里舍得提前退休。
  “光天、光福你们没事儿就去帮曹卫国多干干活儿。”
  “跟曹卫国打好关系没坏处。”
  “关系处好了,以后也让他把你们弄进轧钢厂端铁饭碗。”
  听着二大妈的嘱咐,刘家兄弟认同的点头。
  自己的老子靠不住,那他们就得自谋生路。
  他们年纪不大,但也知道曹卫国是院里最有能耐的人。
  什么一大爷、三大爷包括自家老子二大爷,那都是虚有其表的空架子。
  也就在院里摆摆谱,出了大院儿谁认你是几大爷。
  但曹卫国可不一样,人家有钱有权,不管在轧钢厂还是在外面都吃得开。
  要不然他从哪儿搞来那么多物资?
  要不然他能把阎解成、池平安都弄进轧钢厂?
  谁有没有能耐,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
  曹家
  宋玉兰已经摆好了饭菜碗筷,就等着曹卫国上桌。
  嫁个曹卫国后,宋玉兰的气色是越来越好,身材也越加丰满。
  跟着曹卫国过日子,伙食那绝对不差。
  隔三差五就吃顿肉,鸡蛋那是天天都吃,主食也是白面窝头和细面窝头。
  杂合面的窝头,自从曹卫国娶了媳妇儿后,家里就没蒸过。
  这样的生活是宋玉兰在农村时想都想不到的。
  就这还是她精打细算的,要不是她拦着,曹家怕是得顿顿吃肉。
  曹卫国回到家后,两口子一边吃一边听着收音机。
  宋玉兰吃着烤鸭,嘴唇泛起油光:“下个月要收麦子了,我想回娘家帮帮忙。”
  这年代收麦子靠人力,使用镰刀进行收麦。
  俗称过麦和夏忙,收麦时间一般控制在十天左右,受天气影响很大。
  一旦开始收麦,那就是全村上阵,争分夺秒的抢收。
  要不然一下雨,后果不堪设想。
  宋玉兰想回娘家帮忙干活,曹卫国倒是不介意,但担心媳妇儿累着。
  “夏忙活儿多,怎么能让你自己回去受累。”
  “这样,下个月收麦的时候,我跟你一起回去。”
  “岳父岳母给我养了这么一个贤惠漂亮的好媳妇,我怎么也得报答一下岳父岳母。”
  “你真好。”
  宋玉兰开心的给曹卫国夹了一块肉。
  吃完饭,曹卫国进了书房,开始整理最近的收获。
  农场里的鸡鸭牛羊成群,还有几十头大肥猪。
  麦子、玉米、花生也到了收割的时候。
  田里还有成片的蔬菜草药,山里有着硕果累累的果树。
  即便曹卫国在农场里能够随心所欲,也忙碌的大汗淋漓。
  堆积如山的物资让曹卫国幸福的同时又苦恼。
  这么多的物资想要变现也是不小的工程。
  坐在石凳上吃着又甜又脆的苹果,曹卫国将麦粒玉米粒碾成粉。
  同时考虑着怎么将这堆成山的物资出手变现。
  虽然有刘山和董晓雪在鸽市帮忙出货,但鸽市毕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大批量的出货难免会引起注意。
  鸽市不安全,曹卫国就得想办法开辟更多新渠道。
  现在不管城里还是农村都缺物资,他倒是不愁没有市场。
  但想要把物资变现出去,中间还需不少的操作。
  曹卫国要想把物资卖给工厂,必不可少的要打通内外关节。
  一边吃着苹果,曹卫国一边开动脑筋。
  中院
  易中海安静的坐在椅子上,手里还夹着点燃的经济烟。
  一大妈看着易中海发呆,忍不住问:“老易,你这想什么呢想的这么入神?”
  “我在想傻柱。”
  易中海满脸心事的说道。
  一大妈疑惑:“傻柱有什么事儿?”
  傻柱的母亲去世的早,老子又跟着寡妇跑了。
  眼见傻柱没了父母,一大爷就想让傻柱给他养老。
  这事儿一大妈也清楚,只是最近发生了不少事情。
  傻柱因为犯错被罚,工作和生活一落千丈。
  易中海眼见傻柱不争气,也就渐渐疏远了傻柱。
  可是没想到,傻柱突然就翻身了。
  这让易中海的心思又活了,所以今天才再次偏袒傻柱。
  沉默片刻,一大爷易中海忽然说:“柱子的工作也恢复了,你说我们给他介绍个对象怎么样?”
  一大妈:“好啊,如果这件事儿成了,可是解决了柱子的终身大事,那他不得感激咱们一辈子。”
  一大爷点了点头:“那我这几天活动活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