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鸽市淘宝

  四合院
  清晨,一辆轿车打破四合院的宁静。
  在街坊邻居羡慕的目光中,曹卫国坐上小汽车离开。
  因为今天是周末,大部分人都在家休息。
  一大早曹卫国就被小汽车接走,这可成为街坊四邻的谈资。
  阎解成眼热道:“曹卫国了不得啊,这才多长时间,又坐上小汽车了。”
  三大爷看向于莉:“老大媳妇儿,你没事儿多和宋玉兰走动。”
  “陪她聊聊话,把关系搞好了,对咱家有好处。”
  于莉不高兴道:“我和一个乡下丫头可没有共同话题,聊也聊不到一块儿。”
  三大爷道:“没话不会找话啊,一回生二回熟。”
  “宋玉兰没嫁给曹卫国是乡下丫头。”
  “可人家嫁给了曹卫国,现在就是主任夫人。”
  “多少人想巴结还没机会呢。”
  三大妈道:“宋玉兰最近正在做衣服,老大媳妇你过去搭把手,她一准儿欢迎。”
  三大爷精明道:“这主意好!”
  “咱家还能顺道儿用用曹家的缝纫机。”
  “没准儿还能捡点儿布料。”
  阎解成也在一旁撺掇:“媳妇儿,你闲着也是闲着。”
  “去给宋玉兰搭把手也不错。”
  “我正想找机会托曹卫国帮忙解决工作问题呢。”
  “你跟宋玉兰处好关系,对我也有帮助。”
  他到现在还是临时工,工资低活儿又累。
  一直想换工作,可他一没关系二没钱,想换也没机会。
  看到曹卫国混的这么好,他就把主意打到了曹卫国的身上。
  公公婆婆和丈夫都在撺掇。
  于莉心里不情愿也只能硬着头皮去讨好宋玉兰。
  二大爷嫉妒的冷哼,耷拉着一张老脸。
  曹卫国这个小辈儿混的风生水起。
  他这个二大爷却郁郁不得志,到现在也没当上官。
  刘光:“爸,要不你给曹卫国送点儿礼。”
  “让他帮你跟上面的领导美言几句,说不定你就能扶摇直上了。”
  二大妈不高兴道:“咱家哪有闲钱送礼。”
  “再说了,让你爸给一个小辈儿送礼。”
  “这要是传出去,你爸的脸往哪儿放。”
  刘光天撇嘴道:“人家辈儿再小也是领导。”
  二大爷心动了,但他拉不下脸,也舍不得钱。
  “哼!我可是院里的二大爷!”
  “让我给曹卫国送礼,他也配!”
  “这事儿也就你这个没脑子的败家蠢货想的出来。”
  二大爷没好气的冷哼一句,阴沉着脸转身回屋。
  都怪曹卫国,这周末的好心情全没了。
  曹家
  吃过早餐喂了两只鸡,宋玉兰就开始缝衣服。
  因为初学缝纫,针脚经常跑偏。
  “玉兰妹子忙着呢。”
  “于姐,快请坐。”
  看到于莉来家里,宋玉兰连忙起身招呼。
  于莉笑着说:“玉兰妹子,听说你在做衣服。”
  “我在家没事儿,就想着过来给你搭把手。”
  宋玉兰开心道:“谢谢于姐。”
  于莉看着崭新的缝纫机心里不由得羡慕。
  她一直想要一台缝纫机。
  可她们两口子没钱,公婆也不帮忙。
  于莉问:“玉兰妹子,这缝纫机用着怎么样?”
  宋玉兰拿来椅子放好:“于姐你坐。”
  “这缝纫机好是好,可我这人太笨,到现在都用不好。”
  于莉没有坐宋玉兰放好的椅子,而是在缝纫机前的椅子坐下。
  “我试试看。”
  坐在缝纫机前,摸着上等的布料。
  于莉羡慕道:“这料子可真好。”
  “哒哒哒哒……”
  缝纫机的声音响起,于莉熟练的缝纫,针脚细密笔直。
  “于姐,你这手艺太棒了!”
  宋玉兰崇拜的看着于莉,眼中都冒出光芒。
  “熟能生巧,做多了就好了。”
  “用缝纫机压脚很重要,不同的压脚效果不同,这你得多练多琢磨。”
  “扯料和送料……”
  于莉一面缝衣服一面讲解,让宋玉兰受益匪浅。
  “于姐,尝尝我刚煮的花生。”
  这花生是曹卫国昨天带回来的新鲜花生,宋玉兰一早就煮了一锅。
  “这是新鲜的花生!市面上可还没有呢。”
  于莉惊奇的看着盘子里的煮花生,暗道这曹卫国可真能捣腾。
  “嗯,煮的真香,都放了什么佐料?”
  剥了一颗吃到嘴里,有滋有味的眼中一亮。
  宋玉兰开心的说:“这里面放了盐、辣椒、八角、花椒、葱、姜和蒜,是卫国教我的配方。”
  于莉笑着说:“难怪这么好吃。”
  宋玉兰拿来花生,又开始沏茶倒水。
  热情和朴实,让于莉心生好感。
  吃着煮花生,喝着清香的茶水。
  两人女人有说有笑的聊了起来。
  于莉羡慕道:“玉兰妹子,你可真是好福气。”
  “看看这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有滋有味。”
  想想在阎家的日子,抠抠索索的吃咸菜都要按根儿分。
  不单这样,每月还要交饭钱交房钱。
  什么都算的明明白白,一点儿也不想一家人过日子。
  于莉端着茶杯,环视着屋子里的一切:
  “嫁个有本事的男人就是好啊。”
  屋子里的家具虽然大部分是旧的,但架不住东西又多又齐。
  尤其是那满满当当的厨房,全院怕是没有一家能比得上。
  于莉吃了大半盘煮花生,心满意足后用心的帮着宋玉兰做衣服。
  一边做还一边传授宋玉兰技巧。
  西海
  太阳落山后,曹卫国拎着两个大麻袋走进树林。
  做完一顿喜宴后,曹卫国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来了西海的鸽子市。
  他在西海鸽子市也算熟门熟路,一会儿工夫就出手了一百斤猪肉。
  然后,曹卫国拿着空麻袋转了起来。
  鸽子市和赶大集差不多,区别就是环境和氛围。
  黑黢黢的看不清人和事物。
  卖东西和买东西都鬼鬼祟祟。
  交易的东西五花八门,但大多是粮食和干货。
  卖鸡卖肉的不多!
  这年代私人养鸡也有说法。
  可以养,但不能养的太多。
  一般情况就是两三只,多了可不行。
  在这个时代,鸡可是好宝贝。
  尤其是下蛋鸡,被人们亲切的称为“鸡屁股”银行。
  无论农场还是城市都把下蛋鸡当成宝贝。
  不到紧要的时候,没几个人舍得宰杀下蛋鸡。
  鸡肉难见,猪肉羊肉那就更稀罕了。
  猪羊由集体养殖,私人别说卖肉了,接触生肉的机会都少。
  所以曹卫国的出肉一拿出来,眨眼的工夫就被抢购一空。
  转了二十多分钟,曹卫国才发现一个卖“老物件”的人。
  “打算卖多少钱?”
  曹卫国掂了掂,照了照玉镯子的成色。
  带着毡帽的男人低声道:“一百。”
  曹卫国想了想:“一口价二十。”
  毡帽男人急声道:“不行,这价格太低了,没你这么杀价的!”
  曹卫国略微沉默:“我也不废话,三十块,成就交易,不成我就走。”
  三十块已经不少了。
  这年代许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都到不了三十。
  而且这玉镯子不能吃不能喝。
  能卖到三十块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要不是碰上曹卫国。
  这玉镯子估计都没人要。
  毡帽男人显然知道这个情况。
  但还是不死心的说:“五十块,这可是我祖传的镯子。”
  曹卫国转身就走,毡帽男人急忙道:“慢走!三十就三十。”
  这玉镯子来路不正,而且急难出手,毡帽男也不得不低头。
  曹卫国从兜里掏出钱递给毡帽男。
  毡帽男仔细的数了三遍。
  “我还有一个玉佩,您要不要看看。”
  把玉镯子交给曹卫国后,毡帽男人期待的低声说道。
  曹卫国道:“拿来看看。”
  玉佩以白玉琢制,雕作龙形,玉质润洁。
  有凝脂感,龙颔首曲身,造型柔美婉致。
  拥有着大师级鉴定技能的曹卫国很快就判断出这是一件好东西。
  放到21世纪,一转手就是一套五环内的房。
  “什么价?”
  “50块!”
  “一口价10块!”
  “成交!”
  曹卫国痛快的掏钱结账。
  这财力让毡帽男心潮澎湃。
  毡帽男道:“先生,我家里还有不少好东西,您有没有兴趣?”
  曹卫国敷衍道:“下周这个时候我还会来这里,你可以多带几件儿过来。”
  毡帽男激动道:“好!下周我在南口静候您。”
  这么豪横的大客户在鸽子市可是极为罕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