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李幕求援被拒,修补大阵死守

  天道酬勤:我的武道没有瓶颈第一卷三国伐魏第章李幕求援被拒,修补大阵死守在潞州被攻破后,赵弘明便派大军支援沁州、泽州两城。
  经过十几日的攻打,沁州、泽州两城也顺利落在了魏军的手中。
  至此,上党郡十七座城池,便有三座出城池异手.
  赵弘明所率领的魏军逐渐在上党站稳了脚跟。
  在上党郡中镇守的李幕,面对魏军如狼似虎的攻击脸上满是焦虑。
  不仅是他,就连他身边的将领们也同面露忧色。
  哪怕这些人不说他也知道,仅凭他们手中的兵力以及武夫的实力,恐怕难以抵挡魏军的进攻。
  就是赵弘明一人都足够他们头疼。
  综合考虑下,李幕尝试着派人回邯郸求援。
  安泽城中,在李幕的命令之下,一名信使匆匆领命而去。
  他快马加鞭,星夜兼程,花了几日的时间抵达了邯郸城中。
  信使到达邯郸城的时候,正值早朝。
  他顾不上休息,马不停蹄的进入朝堂上觐见赵国成襄帝以及诸多的大臣。
  赵国皇宫的大殿上。
  信使跪在赵王面前,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一五一十的描述着浩然宗主已被赵弘明斩杀一事,以及赵魏的兵力悬殊。
  上党形势异常严峻,难以坚守,需要朝廷支援。
  听到这个消息,整个赵国大殿陷入了短暂的沉寂。
  成襄帝皱着眉,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
  他对兵家大事不是很清楚,但他清楚李幕的能力。
  连他都认为上党守不住,想必是情况很不乐观了。
  但此刻的他却无法下定决心是否派兵救援。
  成襄帝眼神瞥了眼在一旁默默观察着的庞奢。
  庞奢听到浩然宗主被赵弘明斩杀后,第一反应不是震惊和害怕,反而是狂喜。
  他与对李幕两者分属不同阵营,生怕他战功显赫,权势日益扩张。
  两人心中早有芥蒂。
  现在浩然宗宗主一死,李幕身后最大的靠山便是没了。
  这对他而言就是大大的利好。
  但这对他来说,还不够!
  此刻见成襄帝犹豫,庞奢便趁机走上前来,气息沉稳道:“陛下,臣认为此时不宜派兵救援。”
  成襄帝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和询问的光芒。
  庞奢接着解释道:“此时我们与楚交恶,若是派兵救援,恐怕会引得楚军异动,到那时我军陷入两面夹击,形势将更加不利,不可不防。”
  听庞奢这么一说,成襄帝心中不由的深思了起来,觉得是有几分道理。
  庞奢继续说道:“陛下,李幕领兵多年,经验丰富,我们应当相信他能够化解此次危机。再者说,上党本就是韩国割让之地,哪怕最后能守住一两城,对我们赵国来说都是划算的,我们已经投了不少兵力。希望陛下认真考虑这件事。”
  赵王沉默了片刻,最终点了点头:“好吧,就依相邦所言。我军暂不派兵救援上党。”
  信使闻言,脸色一变,还想再说什么,但成襄帝却已经起身准备离去,让他欲言又止。
  庞奢看着他的背影,脸上露出了一丝得逞的微笑。
  他知道,自己又一次阻止了李幕,不给他任何翻身的机会。
  信使还想再说什么,但庞奢冷漠了看了他一眼后,便也没有任何的犹豫的转身离去,只留下他一脸忿怒和无奈地站在原地。
  他知道,这次求援已经彻底失败了。
  朝堂拒绝提供援军的消息传回了上党,在赵军中引起了阵阵波澜。
  有人愤怒不已,认为朝堂无情;也有人表示理解,毕竟赵国此时被楚国虎视眈眈,没有多余的兵力支援。
  但无论如何,有一点非常肯定,那就是接下来,他们必须独自面对来势汹汹的魏军,以及可怕的赵弘明。
  李幕坐在主位上,看着身前的诸多将领,脸上满是决然。
  他清楚地知道,求援无望,此刻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传令下去,从今天开始全城戒备,加强防守!”
  身旁,担任副将的江庆担忧地看着他:“将军,仅凭我们现有的兵力,恐怕难以抵挡魏军的进攻。”
  李幕脸色肃然道:“我自然知道,但我们有阵法相助,纵不能够击败魏军,但镇守一段时日已然足够。”
  江庆一愣,好奇地问道:“阵法?将军,您是说……”
  李幕点了点头:“没错。早些时候,我就发现此地地势特殊,有阵法遗留的痕迹。我已命人连夜在城池各处修复了城阵,只待魏军攻城。”
  六国之前,天下的小国无数。
  有些城池是某些小国的都城或者重要城池,因此会有阵法遗留下来。
  安泽城就是这样的一座城池。
  这里曾是郑国的重要城池,留下了守护阵法。
  虽然年久失修,但稍微完善一下,还是能发挥一些作用,最起码可以防住赵弘明一段时日。
  江庆的脸上露出了惊讶和敬佩的神色:“将军英明!如此一来,我们定能抵挡魏军的进攻。”
  李幕沉默无言。
  他知道,接下来的对他而言必然是很大的挑战。
  至于到底能不能度过这一关,他的心中也没有底。
  片刻后,李幕开口说道:“通知其余各城驻军,若城不可守,则可退回安泽。人在城在,人失城失。”
  江庆应道:“末将明白。”
  随着时间的推移,魏军开始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短短一个半月的时间,又攻下了三座城池。
  镇守在城中的赵军遵从李幕的吩咐,没有硬抗。
  见城失守后,便不再抵抗,有序的退回了安泽。
  魏军的军营。
  赵弘明与吴起、岑修等人齐聚主帐之内。
  这段时间,他们魏军不断攻城,安泽城周围的城池接连陷落,如今安泽城已然略处于魏军后方。
  若不拿下安泽城,就无法掌控整个战局,他们大军难以再继续推进。
  吴起端坐在帅帐中,眉头紧锁。
  他清楚安泽城的重要性,更明白这场仗的难度。
  一旁的副将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争论声此起彼伏。
  “安泽城,兵力听说已经达到了十万之众,里面武夫怕是能占到两三成,不是很好打。”一名副将沉声说道。
  另一人点头附和:“不仅如此,我还听说安泽城有遗留的阵法,赵军已经修复,我们想再拿下的话,难度更是被提高了一个层次,除非……”
  吴起深吸了一口气,打断道:“各位,如今看来,安泽城确实有些难攻,但也并非没有机会!”
  他知道他们要说的除非是什么。() ()
  乃是让自家陛下当先锋,替他们攻城陷阵。
  这把陛下当什么了?
  陛下再强,也只是一人之力,总有力竭之时。
  到时候有任何的闪失,他都难辞其咎。
  以陛下的实力,陛下想出手自然对他们而言是一大助力,但唯独不能是在他们这些臣子的命令下出手。
  这点,吴起很清楚。
  各位将领都知道主将吴起,向来不喜欢打无准备之仗,此次也必定有了周密的计划,于是不再多言。
  夜色渐深,军营中的灯火依然明亮。
  吴起与岑修两人站在舆图前,手指轻轻点在安泽城的位置,为即将开始的安泽之战做准备。
  休整了四五日后,在赵弘明的率领下,魏军正式拔营出发。
  阳光映照在广袤的原野上,四十万魏军在赵弘明和吴起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地逼近了安泽城。
  他们的步伐坚定有力,脸上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
  城池内,赵军紧张地注视着城外的魏军,面对如此庞大的魏军,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惶恐和不安。
  赵弘明骑在龙驹上,神色冷静而沉稳。
  “攻城!”
  吴起一声令下,应召来的魏国武夫和平民,组成了一支魏军,朝着安泽城攻去。
  四十万魏军如狼似虎地扑向安泽城,声势浩大,仿佛要将整个城池都吞噬。
  城中的十万赵军严阵以待,脸上写满了恐惧。
  身为赵军主帅的李幕第一时间站了出来,稳定军心道:“启动防御阵法!”
  嗡!
  当四十万魏军汹涌而至时,傲然矗立的安泽城,存在于城中的古老的防御阵法启动。
  突然,从城池的中心位置,一道金色的光束直冲云霄,如同太阳初升的第一缕光芒。
  紧接着,整个城池的地面开始微微震动,仿佛大地在回应着这道阵法的召唤。
  城墙之上,无数符文开始闪烁,它们像是有生命般跳动,发出淡淡的光辉。
  这些符文连接起来,形成了一幅宏大而复杂的图案,宛如古老的星辰图腾。
  空气中开始弥漫着一股神秘的气息,仿佛有无形的力量在悄然涌动。
  魏军将士们感受到这股气息,脸色都微微一变。
  片刻之后,整个安泽城都被一层金色的光晕笼罩。这层光晕仿佛是一个防护罩,将整个城池都保护在其中。任何试图靠近的敌人,都会被这层光晕阻挡在外。
  城池内部,赵军将士们脸上的恐惧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兴奋和激动之色。
  他们知道,有了这防御阵法的保护,他们就有了与魏军抗衡的资本。
  “又是新的阵法?”
  赵弘明上下打量着这道阵法,神色冷峻起来。
  这个阵法看上去有些残缺,并不完整。
  但其中的原理却不是他所熟知的任何一种。
  随着安泽城中的护城阵法的出现,魏军的进攻陷入了困境。
  他们尝试了各种方法,都无法攻破这层金色的光晕。
  此刻的安泽城仿佛变成了一座金色的堡垒,坚不可摧。
  魏军将士们看着眼前的景象,脸上都露出了无奈之色。
  赵弘明尝试着上前,运转阵道经。
  这样的阵法,要倚靠蛮力破开,已然十分困难。
  想要破开这座阵法,必须借助阵道经的力量。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催动体内的真意。
  阵道经在他的手心运转起来,有符文在他的掌心勾勒而出,形成一道小型的阵法。
  渐渐的,他周围的空气开始微微波动,仿佛有无形的力量在悄然涌动。
  嗡的一声。
  在他掌心之前,交织成一幅复杂的图案,仿佛是一个缩小版的阵法。
  在他刻下最后阵法的一角后,他整个人仿佛与周围的空气融为一体。
  赵弘明轻喝一声,他猛地向前一挥手,一道巨大的光束从他的掌心爆出,狠狠地印在了安泽城的阵法上。
  只听“轰”的一声巨响,阵法的一角被强行撕开一道口子。
  口子边缘的符文闪烁着强烈的光芒,仿佛在对赵弘明的进攻发出无声的抗议。
  但是口子并没有继续扩大,而是开始缓缓修复。
  赵弘明看着眼前的一幕,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
  他知道自己成功地破开了阵法的一角,但是也清楚这只是暂时性的,必须抓紧时间,趁口子还没有完全修复之前冲进去。
  然而口子修复的速度超出了他的想象。
  他刚准备下令冲锋,口子已经缩小到只有一人可以通过的程度,急忙停了下来。
  “这个残缺的阵法还真是强啊。安泽城的防御依然固若金汤。”
  李幕利用郑国时期遗留的阵法,将整个城池都笼罩在其中,防御无懈可击。
  这个阵法貌似有修复之能。
  几次尝试之后,魏军依然无法打开局面,士气开始低落。
  赵弘明站在安泽城的阵前,面色逐渐冰冷。
  “试试国运的力量。”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催动体内的真意,朝着胸口汇聚而去。
  那块泛着古老气息的四方印,缓缓浮现而出。
  赵弘明的身上开始散发出一种神秘的气息。
  这股气息仿佛是由整个国家的意志凝聚而成,充满了威严和不可抗拒的力量。
  周围的空气开始微微波动,一缕缕白色的国运汇聚而来,聚集在他的身前。
  突然,他猛地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同时运转阵道经。
  他双手向前一推,悬浮在胸口的四方印微微震动,白色的国运像是受到了感召,与阵纹一同冲向安泽城的阵法。
  这股力量仿佛是由整个国家的运势汇聚而成,浩瀚无匹。
  它撞击在阵法上,仿佛是一股无形的巨浪,狠狠地撕裂开了阵法的一角。
  口子边缘的符文闪烁着强烈的光芒,想要修复,但反而在国运之力的冲击下扩大,不断被化作磨盘的阵纹磨灭,最终维持成了一个两人宽的口子。
  吴起见赵弘明破开了阵法的一角,为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他高声下令全军冲锋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
  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跟进攻正一门时候的情形完全不同。
  李幕似乎也考虑了这点,在阵法后有重兵把守。
  魏军根本难以打开局面,反而还造成了不少伤亡。
  这个李幕着实有些能力。
  短短的时间,居然能做到这一步,着实令他惊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