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罪在朕躬,正一门的惶恐!

  天道酬勤:我的武道没有瓶颈第一卷三国伐魏第章罪在朕躬,正一门的惶恐!建安三十一年九月二十八日。
  对于魏国大部分人来说只是普通的一天,但对于执掌魏国的建安帝赵佣煦来说,则是一个心情异常复杂的一天。
  泰王薨,武王成太子……
  一件件这都是他暗中推波助澜的结果。
  当所有事都按照他心中预料的那样发展,在一切都尘埃落定后,他的心中却五味成杂。
  年轻的时候,为达到富强大魏,实现心中的野望,他选择了不择手段。
  哪怕自己的兄长,哪怕自己爱慕的女子,哪怕自己的亲子,他都可以说抛弃就抛弃,说杀便杀。
  心中根本也不会有任何的犹豫,更不会有任何的感慨。
  但是如今,再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冰冷的内心就像是被某种情绪触动了一下。
  特别是当自己交出传国玉玺的那一刻,这种情绪就被无限放大,让他说不清道不明。
  赵弘明见四皇子那边出事,当即也不再犹豫,告罪道:“父皇,东宫那边出了状况。眼下正是皇宫风雨之际,不能大意,还望父皇容儿臣失陪,去了解处置一二。”
  建安皇帝赵佣煦并没有阻拦,直接说道:“去吧,朕也有其他事要做。”
  “儿臣告退。”
  赵弘明拱了拱手,匆匆带着高延士往东宫的方向走去。
  等他完全离开之后,建安皇帝赵佣煦目光投向东宫的方向,朝一旁的冯大宝问道:“你觉得老五会做这样的事吗?”
  冯大宝沉吟了一会儿说道:“陛下,依老奴这些年的观察来看,武王殿下时行为低调,做事向来三思而后行,肯定不会做这样的事。”
  建安皇帝笑着说道:“朕也是这么想的。以他如今的实力,就算想要坐这样的事无需将泰王引到东宫,多此一举了。”
  冯大宝说道:“陛下英名,正是如此。”
  建安皇帝赵佣煦自嘲着说道:“还好,老五不必跟朕当年一样。”
  听到这样的一句话,冯大宝的全身几乎一抖,忙说道:“陛下,以前一定是有人造谣生事,恶意中伤陛下。您英明神武,如果您做了什么,也一定有您的理由和考虑。”
  建安皇帝赵佣煦微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冯公公。”
  “老奴在。”
  “你派人去处置一下吧,若是发现有人为痕迹,就伪造成是出自朕之手。”
  “啊……”冯大宝惊叫了一声。
  “朕自从继位荣登大宝以来,也是犯下了不少过错,身上的污点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但武王还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有这样的才华和能力,不该再走朕的老路。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建安皇帝赵佣煦缓缓朝前踏出一步:“大魏国要想富强,一统天下,还需要武王这样的皇帝啊。”
  冯大宝嘴巴嗫喏了两下,眼神复杂得看了眼建安帝,忙跟了上去:“奴才遵命!”
  “另外,赐死华妃吧!”
  冯大宝愣了愣,有些迟疑道:“这……会不会引得冯家的反弹?”
  “能教出这样的儿子来,损害我大魏社稷,是母德有亏,虽万死也难辞其咎。况且,冯家不也已经参与了么?”
  “老奴知道了。”
  冯大宝知道,赐死华妃也是为了跟四皇子的事相互印证,彻底将那件不光彩的事坐实在他身上。
  只能说,陛下……承担的太多了。
  走在最前方的建安皇帝并不知道冯大宝的心中所想,他一边走着,一边说道:“从你几天前打探的消息来看,霍禹的大军是不是要到大梁城附近了吧?”
  “回禀陛下,差不多今日便能到了。”
  “霍家参与逼宫之事,已经是触及了朝廷的底线。可以乘此机会,一举将他们这些党羽一网打尽了。”建安皇帝赵佣煦,用平静的语气说出森然的话语:“传诏中军吧,改变目标,对付霍冯两家。”
  冯大宝眼神一变,知道成为两朝心病的霍家,终于迎来了它最终的命运。
  “那霍家老祖那边?”
  “朕有堪比武胆九品的太子,还需害怕那个要死的老东西?”建安皇帝冷哼一声。
  冯大宝相较于以往,只觉得此时的赵佣煦比之以往多了一样东西。
  那东西叫,底气。
  东四所的门口,火光冲天,瞬间照亮了整个宫廷。
  赵弘明赶到的时候,只看都眼前的黑烟滚滚,烈焰熊熊。
  房间里物品燃烧的噼啪声与宫女、太监的尖叫声交织在一起。
  侍卫们、魏武卒们急忙提水救火,却无法遏制火势的蔓延。
  慌乱中,有人急忙报警,有人四处奔走,整个东宫附近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殿下!”常无病与张义两人风尘仆仆的赶来。
  赵弘明脸上阴沉的问道:“泰王呢?”
  张义与常无病低着头,不敢直视赵弘明,底气不足的说道:“在房间里面。”
  赵弘明朝着他们的目光看了一眼,那样的大火任何人在里面怕都要烧成灰。
  他盯着张义,语气不善的说道:“是你做的?”
  张义跪在地上说道:“殿下,此事乃是泰王殿下的个人行为,与微臣无关。”
  “你是在当本王是三岁孩童吗?”赵弘明眼神一变,浑身上下,一股凛然的气势从他身上爆发出来。
  张义只觉得自己好像被一双大手给扼住了喉咙,呼吸也变得困难。
  到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眼前这位主上跟任何一个皇室中人都与众不同,乃是一个武胆九品的武夫。
  要杀他简直如同踩死一只蚂蚁般简单。
  他的脸上顿时涌上了一丝恐惧之色。
  赵弘明心中清楚,四皇子是没有死的勇气的,不然的话,也不会乖乖跟他返回东宫。
  现在倒好,被两人一押至东宫后,死了。
  天下哪有这般巧合的事。
  背后显然是有人动手。
  无论最终是不是他动的手,这个时候谁杀了泰王,都会算到自己的头上。
  其中张义的动机最大。
  他们要是做了此事,在以后日子中掌握了这么一个秘密,即便双方都心照不宣,他都会下意识的将对方当成心腹。
  泰王一死,他们就受益良多。
  赵弘明不喜欢这样的感觉。
  看样子,需要压一压身边人膨胀的野心了,免得他们太过于自以为是。
  就在这时,东宫附近来了许多皇宫侍卫,以及内务府的太监。
  有内务太监朝着赵弘明所在的方向走了过来。
  赵弘明撤回身上的气势,让张义如释重负。() ()
  张义喘着粗气,只觉得自己的后背已经彻底湿透,脸上后怕不已,宛如在鬼门关走了一遭。
  内务太监站在赵弘明的面前,恭声拜道:“奴才见过殿下。”
  赵弘明不明道:“公公此举是何意?”
  内务太监低头说道:“陛下有旨,此处由内务府接管,殿下可移驾别处。”
  建安帝插手了?
  他是要的替我掩盖此事。
  几乎是一个瞬间,赵弘明就想到了建安帝背后的动机。
  今日已经决定册封他为太子,若是传出泰王死在他手上的风声,对他接下来的太子之封有些不利。
  想到此处,赵弘明也不再矫情:“那就有劳公公了。”
  “殿下客气了,这都是奴才应尽之责。”
  赵弘明没有再推辞,头也不会地离开的了东宫。
  “还不快滚?!”
  走了两步,他脚步一顿,厉吼了一声。
  张义与常无病两人如梦初醒,急忙跟上。
  正一门的后山。
  瀑布从山崖上倾泻而下,落入潭中,溅起一片水雾。
  潭水旁时不时有飞鹤经过,发出鹤鸣之音,与潺潺流水声,和四周的竹林声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仙家缥缈的氛围。
  噗嗤!
  一匹如龙一般的黑色龙驹从深潭中一头钻了出来,打着响鼻,盯着远处的一道倩影,眼神中显得有些不满。
  龙驹摇了摇头,甩了甩头上的水汽,趴在地上便也不再动弹。
  “师父,韩长老有重要的事要找你商议。”
  此时,一个穿着粉红色长群的少女跑了过来。
  她长得娇小玲珑,宛如一朵盛开的花朵,白皙精致的脸庞,双眸犹如星辰般闪烁着聪慧和灵动。
  少女细腰轻盈,奔跑的步伐轻快,仿佛是春天的风儿般自由。
  这个少女正是已经离开颖郡三年之久的颜婷婷,张义师妹。
  “韩长老有说什么事吗?”正一门的毕灵君转过头问道。
  “没说呢,但是韩长老的表情很严肃,好像是发生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颜婷婷用空灵的嗓音认真说道。
  说话时候脸上挂着甜美的笑容,同时又带着几分严肃,好似尽可能让自己看起来大一点,让人忍俊不禁。
  毕灵君站在原地沉吟片刻,意识到眼前的龙驹还是不肯顺从,当即不愿在此再浪费时间,纵身一跃,化作一道道残影消失在颜婷婷的眼前。
  颜婷婷一跺脚,抱怨道:“师父,等等我啊。”
  正一门的大殿中,摆着十张檀木大椅。
  左右各五张,最中间的前方位置单独摆着一张略宽一些的木椅。
  此时大部分的檀木椅子都是空着,只有其中三把有人坐在其上,有男有女。
  一道清光从殿外冲了进来,落在最中央的一张大椅上。
  当清光褪去,露出了毕灵君那张绝美宛如白玉雕琢的面孔。
  “韩长老,怎么了?有什么急事找我?”毕灵君坐在了主位上,颇有些不明的问道。
  “门主,我正一门怕是有灭门之危了!”正一门长老韩适一开口就语出惊人。
  “嗯?”毕灵君秀眉微蹙,她还未张口。
  韩适便是接着说道:“我刚得到消息,宫长老今日带着其他四位长老暗中去了大梁城,替泰王震慑宵小。现在连宫长老在内,五位长老尽数被他人斩杀了!”
  “什么?”
  韩适的话刚一说完,坐在他一左一右的两位正一门长老都猛得从椅子上坐起,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宫长老他们可是武胆五品及以上的修为,放下哪里都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怎么可能说死就死,魏国有谁能做到这种程度?
  毕灵君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心头剧震,眼角上那颗风情万种的泪痣都忍不住动了动。
  但是她向来喜怒不形于色,并没有表现那般的失态。
  毕灵君依旧端坐在主位上问道:“是赤河宫宫主来魏了吗?”
  “不是!”韩适摇头说道。
  “那是谁?”
  “是武王殿下!我们都被魏国王室给骗了!”
  听到这个消息,毕灵君只觉得脑子嗡的一下炸了。
  此时此刻她再也难以保持冷静,一把坐起,难以置信道:“你再说一遍?”
  “是魏王武王,五皇子赵弘明杀了宫长老他们五人。”
  轰!
  毕灵君呆立在原地。
  她怎么也想不到,哪个有几面之缘的青年能够做到这种程度。
  有正一门长老质疑道:“是不是你搞错了,武王身为王室子弟,怎么能有这样高绝的修为?”
  “千真万确。此事是在大梁城外,众目睽睽之下发生的事,谁也掩盖不了。”韩适接着说道:“我甚至还查到一些,武王与明教教主魏无忌事实上是同一人,战力堪比武胆九品!”
  韩适说话的语气,掷地有声,不容他人质疑。
  大堂之上,一下子变得落针可闻。
  过了一会儿之后,毕灵君才缓缓开口道:“我记得魏国的这位武王只有二十岁样子吧。”
  “是。”
  在场的几人全部都倒吸一口凉气。
  二十岁的武胆境武夫?!
  这就算是在娘胎中修炼,怕是也达不到这样的程度。
  “我以前就觉得武王异于常人,但顶多也是觉得他的心性和认知,在诸多皇子当中当为翘楚,却没曾想到他的武学天赋竟然也是恐怖到这种程度。”
  皇家子弟有国运压制,武胆难有所成,但这并不代表就一定修炼不出来。
  一些惊才艳艳之辈,到底还是能另辟蹊径。
  这么说来,那一年击败浩然宗主的也就是他。
  毕灵君脑海中不由的想起那日在帐篷之中两人的对话,她竟然没有发现端倪。
  现在回头想想,着实有些该死了。
  毕灵君一想到,宫良义他们竟然私自违背自己的安排,偷偷行动。
  不由目光变得清冷,她扫视了一眼大殿内的众人,大殿中的空气仿佛一下子都变凉了好几度。
  毕灵君开口道:“诸位觉得我们该如何?”
  大殿中,一个身穿道袍的女长老认真说道:“我听说霍禹即将赶到大梁,不如我们乘着武王他们尚未站稳脚跟,与霍禹一道,合力斩杀武王。”
  “一个有如此武力的王室之人,对我们来说是极大的威胁。我们稍有不慎,便是走到了覆灭边缘,必须要付诸行动,将隐患彻底消除。”
  今晚回来的晚,加上感冒写得慢了,所以发晚了,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