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大败赵军

  天道酬勤:我的武道没有瓶颈第一卷三国伐魏第章大败赵军侧翼迂回赵军被消灭后,三万魏武卒的士气一下子变得高昂。
  “吼吼吼!”
  战场上的三万魏武卒发出阵阵欢呼。
  两次战斗,吴起利用地形充分发挥了魏武卒的战斗力。
  开始用一千魏武卒攻击赵军诱敌,一口气歼灭了两万赵军。
  然后又用两翼的魏武卒,从侧翼杀入,歼灭了赵军约莫三万的迂回部队。
  魏赵两军的初次交锋,便以赵军损失五万兵力而告终。
  至此,吴起已经确定他了眼前的赵军的确都是些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但是他也没有因此而自大。
  吴起的目光如利剑般犀利,锐利而深邃,眸子中闪烁着智谋与果断。
  战场上瞬息万变,一时的成败并不能决定最终的战局。
  不到最后一刻,任何意外都有可能发生。
  李幕身为赵国大将,不可能就这般轻易被击垮。
  一定还有其他的底牌。
  万万不可大意,因此而损毁了原本大好的局面。
  还要再等等!
  大概是应证了吴起的心中所想。
  赵军中,有五百乘战车缓拉出,出现在他的面前。
  当今天下六国征战中,战车有着极高的地位,就连很多武夫遇到它都要退避三舍,是六国征战中重要的底牌。
  吴起在训练魏武卒的时候,自然也考虑了这点。
  现在魏武卒身上所着的铠甲非常精良,全为重甲,可以抵挡战车的冲锋。
  不过,仅仅是这些还不够。
  吴起朝前一步高声命令道:“后队准备,组阵,分队!”
  魏武卒中有一部分能力稍次的士卒,并没有划入弓弩手、刀盾手、长戈手。
  这部分魏武卒人数约三千,充到诱敌、打扫战场的任务。
  实际上这三千魏武卒除了以上的一些任务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
  那就是一旦战场上出现战车,就需要他们来应对。
  这三千魏武卒配备有专门的拒马、钩枪等反战车武器,以便在战场上有效对抗战车。
  在吴起的命令下,这支特殊的三支千人队,从大阵后快步跑入战场。
  战场对面。
  赵国大军的将台之上,李幕的表情变得更加凝重了。
  与这支魏军的初次交锋,短短的半个多时辰,他们就损失了接近五万的大军。
  并且还都是人数占优势的情况下发生。
  在他征战的经历当中从未发生过这样的事。
  颖郡武王手下,什么时候有这样的一支军队?
  他百思不得其解。
  李幕不知道对面的将领是有什么打算,突然换防的这支千人队会有什么不同。
  他此时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面对着不折损的赵军,他必须尽快采取措施,扭转战局。
  不然的话,等到士气衰竭,想要扭转都不太有可能。
  于是,他提前拉出了原本要对方主力部队的战车。
  赵军中有下属见李幕已经派出了战车,主动请缨道:“将军,末将有信心杀破敌军,望将军允许出战。”
  李幕低头看去,发现请战的是一个先天一品的都尉。
  见他立功心切,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好,就依你所言。此战关乎我大军士气,务必取胜。”
  “是,汤某要完不成,愿提头来见。”
  在李幕身边的其他将领,见到这一幕都暗骂其不要脸。
  众所周知,战车一出,从来都是所向披靡。
  这厮明明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想要抢战功。
  他们也是懊恼,为什么慢了一步。
  说完之后,赵军汤都尉便翻身上马,一把抓住士卒递上来的长刀,架马直驱。
  “众人听令,随我冲杀,将他们杀个片甲不留。”
  “杀!”
  五百驾战车上跟在其身后,朝着魏武卒奔袭而去。
  轰隆隆!
  五百战车齐发,黄沙漫天,带着不可阻挡的气势一往直前。
  被吴起派出去的三支千人队面对气势汹汹的赵国战车,每一个手心都在不断向外渗汗。
  他们已经察觉到了地面上战车造成的阵阵震动。
  得益于先前累积下的士气,他们很快做出反应。
  在战场上用紧密的阵型,利用重装甲胄的优势形成坚固的人墙。
  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抵御战车的冲击,而阵刑当中不用的位置会有专门的任务分配。
  最前排的魏武卒都是修炼防御类的硬气功法,主要负责抵挡。
  其后排的则负责攻击等,使得整个队伍能够高效协作,对抗战车。
  与此同时,魏武卒面对五百战车行驶的方向,在组成人墙时,也进行了分队战术,尝试引诱敌方战车进入预设的陷阱或包围圈。
  战车在地上飞速滚动,发出轴承发出的摩擦声,战马嘶鸣……
  不过千米的距离的,战车冲锋起来速度逐渐达到了高峰。
  彼此双方都能清楚看到对方的相貌。
  “放盾!”
  魏武卒千夫长大声命令。
  阵形最前方负责抵挡的魏武卒,将约半人高的铁盾哐的一声砸入地上,然后用身体死死抵住铁盾。
  盾下,一杆三角阵旗被催动,金色的屏障浮现,将他们包裹。
  “注意……”
  砰!
  一声巨响。
  千夫长的命令还没有说完,五百战车就已经撞在了他们组成的阵形上。
  五百辆战车的力量是极为可怖,被撞到魏武卒哪怕是用尽了全力,在重甲、盾牌、功法、大阵的叠加之下,仍旧无法抵挡。
  在烈马的冲势下,三角阵旗碎裂,盾牌被砸得四处飞散,哐当砸落在地面上。
  藏身于盾牌后的魏武卒直接口喷鲜血,生死不知。
  一个冲锋就将他们这批魏武卒损失了三分之一。
  汤都尉见到这一幕,高兴道:“敌军已破,随我冲杀,将他们杀个片甲不留。”
  在他命令之下,战车的上的赵兵开始拉弓射箭,用长枪补刀。
  他们没有注意到的是,他们的一波冲杀并没有让这批魏武卒彻底丧失斗志。
  魏武卒依旧维持着基本的阵形。
  有一名千夫长见这批战车进入了他们预定的埋伏范围,立刻反应过来,大声吼道:“组阵,猎!”
  幸存的魏武卒迅速稳住心神,他们利用战车无法灵活转向的弱点,在赵国战车入埋伏范围后,突然从侧翼和背后进行突袭。() ()
  他们纷纷以钩枪等武器,捕获敌方车轮,或者干脆用铁棍卡住战车车轮,让战车失去机动性。
  然后其余早已等候多时的其余魏武卒,奔袭而至,一拥而上。
  战车上的赵国士卒都是精锐,也都是开脉境的武夫。
  只是在面对魏武卒极为有序的攻击的方式,轮流消耗他们的体力,他们根本不是对手。
  更别说,这些魏武卒经历了刚才的惊心动魄之后,每一个心中或多或少都憋着一股怒意,士气正盛。
  熬了片刻之后,战车上的赵国士兵都被这些魏武卒挑翻在车下,乱刀砍下首级。
  “胜、胜、胜!”
  许多魏武卒砍下敌人首级后,大声长啸着,发泄心中的情绪。
  刺死一个魏武卒汤都尉回头一看,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五百战车已经死了七七八八,只剩下他和零散的一批人“孤军深入”。
  他顿时头皮发麻,意识到了不妙,拨动着缰绳,转身欲逃。
  但是他不知道魏武卒实行的军功制,让他的这一身银甲装扮极为显眼,简直行走的大功劳。
  许多魏武卒都盯上了他。
  砰砰!
  汤都尉全身真气上涌,一刀一个,砍死挡在身前的魏武卒。
  饶是这些魏武卒再怎么凶悍,修为还是有些低。
  在面对先天武夫的时候,他们单独对上丝毫没有胜算。
  汤都尉手中所持的长刀重达百斤,每一次横斩,都带着巨大的冲击力。
  能够无视魏武卒重甲防御,或杀或重伤。
  只是他刚砍死几个魏武卒,又有其余的魏武卒默然冲出。
  “这些魏武卒,为什么一个个都不要命!?”
  汤都尉牙呲欲裂,心中不由的生出了许多烦躁。
  面对接连冲出魏武卒,他不得不选择继续硬抗。
  一时间他手上沾染了许多魏武卒的血,引起了吴起的注意。
  吴起面色一冷,直接策马奔去。
  坐在马背上的吴起,骤然俯身捡起地上一把染血的长枪,朝着赵军的都尉枪冲去。
  此时,赵军的汤都尉还在应对魏武卒宛如的潮水般的攻势,尽显疲态。
  这些魏武卒就像是韭菜一样,割完一茬又一茬。
  魏武卒用对付武夫的绞杀军阵,消耗他的体力,不给他任何喘息的机会。
  这些魏武卒虽然单个都不是他的对手,但再这样下去,他也早晚交代这里。
  架马而出的吴起眼神凌厉。
  赵军都尉就如同一只被猛禽盯上的猎物,被他那锐利如鹰眼般的视线锁定。
  赵军都尉突然脊背一凉,全身的寒毛都倒竖而起。
  眼前寒光一闪。
  呼啸声中,一杆长枪破风而出。
  原本就已经疲于应对的赵军都尉,一时反应迟钝。
  噗嗤!
  在猝不及防下,他被长矛刺中了喉咙。
  人力与马的冲势合一,这位赵军都尉直接被一枪从马背上挑了出去,然后被吴起强大的臂力如同一面大旗般高高挑起。
  大量的鲜血顺着枪身不断流出,赵军都尉身上的气力随着的鲜血的流逝也渐渐消散。
  他抓住枪杆的手最终无力的垂落了下来,眼神充满了不甘。
  吴起见赵军的战车大部分缴获,意识到时机已到。
  他挑着赵军都尉的尸体,朗声喊道:“全军出击,攻破赵军!”
  咚咚咚!
  急促的战鼓声响起。
  战场上所有的魏武卒发出怒吼声,开始朝着赵军冲杀而去。
  吴起长枪一甩,将赵国都尉的尸体砰的一声丢落在地上。
  突然他全身一震。
  只觉得体内的真气莫名飞速运转了起来。
  咔!
  他似乎听到体内有什么东西已经被崩裂破开,脑海中听到了冰面碎裂的动静。
  吴起立刻意识到,是突破!
  是他的修为在战场上突破到了先天之境。
  吴起连忙在意识中观想天地之桥。
  当他观想出的一刹那,他全身的气血翻涌不止,所有的真气穿过他观想的天地之桥,转化为了无上杀意。
  仙武功法与其他武学最大的不同,就是能够凝聚武道真意。
  杀经作为仙武功法,凝聚的是无上杀意,震慑于无形。
  吴起发现,一道血色的印记在他观想的天地之桥另外一端缓缓凝聚,并模仿他的形状,一点点蜕变成人形。
  就在这枚印记成型的一刹那,他就感到一股来自于神魂的畅意。
  全身的细胞血肉,仿佛都在欢呼着他的突破。
  一股无形的威严从他身上扩散开来。
  “哈哈哈!”吴起在战场上发出畅快的笑意,爽朗道:“众将士随我杀敌!”
  “杀!”
  面对突然魏武卒的突然总攻,让赵军彻底乱了阵脚。
  深入战场上的赵军见五百战车丝毫拿不下这群魏武卒,士气跌到了谷底,顿时心中生出了退却之意,局势呈现了一边倒。
  “列阵!”魏武卒的各千夫长组建着队形。
  弓弩手率先洗地,轮流射击,不断收割一批还在射程中的赵国士卒。
  之后长戈手奔跑着齐齐压上,正面冲击着赵军。
  最后刀盾手压上,收割零散的赵兵。
  整场下来,只剩下约莫十万的赵军不断地被魏武卒冲杀了好几个来回。
  赵国士兵从最初的十八万之数,只剩下了五万。
  一场大战折损十三万大军。
  所有在场的赵国将领见到这一幕都彻底无言,陷入了震惊之中。
  这才一天的功夫。
  一个正面交锋而已,以往悍勇的赵军竟然就这般不堪一击,被区区三万魏国兵冲杀成这种程度。
  “将军,大势已去,我们快点收拢残兵回河西休整,等浩然宗长老及十二万大军到齐,我等再战。”
  李幕也知道今天他是遇到了对手。
  剩下的五万溃兵终究无力回天。
  他长叹一口气道:“鸣金收兵吧!”
  站在将台上,李幕皱眉看向了大军中不断冲杀的吴起,喃喃道:“吴起……”
  身在大军中的吴起似有感应的看向了远方,与李幕对视了一眼。
  身在大军后面的赵弘明见到自己的魏武卒,反攻入赵军的营地,忍不住从马车中走了出来,高兴道:“以三万对十八万大军,大败赵军,此乃大胜!”
  发的时候少发了十几个字,虽然后面补上了,但智能推没了一天……实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