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赈灾

  苏毅澜心下觉得事情应该不像贾永龙说的那般简单,但从他嘴里也问不出什么,便不再多言。
  过不多久,趁他被随行的一位官吏叫到前边时,苏毅澜将心中的疑问与一旁的林如汉道出。
  皇上这次派林如汉来庐安府,一番心思怕是要被他辜负了。
  这林大人长年在官场行走,处事练得非常圆滑。他深知官场水深,在来庐安前,就已打听过,知道庐安知府不一般,因而早已做好了走个过场的准备。
  面对这还带着一丝青涩,又一脸认真的五殿下,林大人打了个哈哈,说:“殿下,您多虑了,那些个就是刁民,向来如此,否则流民到了檀丹城,为何发生抢劫的事?他们要逃难到别处去,官府也管不了啊。”
  苏毅澜还想再问点什么,想起了临行前师傅的叮嘱——“你只跟着去历练,到了那边多看少问……”
  罢了,还是不要去深究这件事。
  原本乱糟糟挤着的灾民们在官差衙役维持秩序的呼喝声中,开始秩序井然地排起长队,依次领粥。
  难民们眼神阴郁,在逶迤的队伍里没有规律地缓慢前进,一个老者许是饿了太久,颤颤巍巍跟着队伍往前走了一小步,突然瘫倒在了地上。
  他身后的人仿佛并没有看见眼前发生的一幕,立刻绕过他,继续滞缓地往前挪动。
  毕竟前面多一个人,就少了一分领粥的机会。在极度的饥饿面前,怜悯和同情变得不值一文。
  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少年刚领到粥挤出人群,小心翼翼地捧着碗,像捧着一件稀世珍宝,少年正准备找个地方坐下来好好享受一番时,一眼瞧见了倒在泥地里的老人。
  捧着粥的手紧了紧,少年的目光在冒着热气的食物和地上饥饿的老人之间来回看了几眼,挣扎片刻后,还是咽下一口口水,蹲下身,将粥递了过去。
  “阿翁,给,你先吃着,我一会再去领。”
  老人虚弱地撑起身,视线从面前的陌生少年身上移到了那碗粥上,也顾不得客气,捧过眼前缺了一个小口的灰色陶碗,小心翼翼凑近嘴边,生怕漏掉一滴米汤,大口大口喝了下去。
  “多谢了,你快……”
  老人肚子里填了东西,有了些力气,抬手指了指队伍里一个着灰麻衣的矮个年轻人的背影,道:”快去排我站的位置,就在那青年人前边。”
  少年应了一声,赶忙拿起空碗往麻衣青年面前挤。谁知那青年连同后面的几个见少年插入,立时将他轰出队列,无论少年和地上的老人如何解释,也不答允。
  少年抓了抓乱糟糟的头发,只好忍着饿,往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尽头走去。
  隔着老远,看见一群衣着鲜亮的官员从后面走上来,快到近前时,小少年斗胆偷偷瞄了他们一眼,看见了当中一个未着官服的年轻人。那人挺拔高挑,在一堆官员当中很是显眼。
  少年先是愣怔了一下,下一瞬又立刻展开了一个惊喜的笑容,朝那队官员小跑了过去……
  苏毅澜脑中正在琢磨灾情的事,忽然听见前面陡然传来一声暴喝,“站住,你想干什么?”
  一个少年的声音紧接着大喊:“大哥!大哥!”
  “不许动,给我退后。”衙役命令道。
  苏毅澜诧异地侧眸,就见左前方距离他五六丈远的地方,那排队领粥的人群里一个瘦骨嶙峋的半大少年冲他伸着脖子,大声喊着。看样子似乎想跑过来,被维持秩序的衙役一把按住了。
  小少年在对方的喝骂声中瑟缩了一下,才闭了口。
  盘阳镇小叫花?
  苏毅澜朝他走了过去。
  小乞丐见苏毅澜似乎是认出了自己,心里顿时有了底气,瞟了一眼凶神恶煞的衙役,开始用力挣扎。从那人身后伸出个脑袋,一边使劲挥手,一边冲着苏毅澜开心地大喊:“大哥,是我啊!大哥!”
  周围安静排队的人群顿时有了小小的骚动。一个衣着破烂的瘦小少年竟然冲着锦衣华服的公子喊大哥,这场景着实稀奇。
  灾民们的目光被吸引了过去,却又都不敢落到贵人身上,只好纷纷看向那被拦住的小少年。
  很快,一些正等着看小乞丐笑话的人却惊奇地发现,那被官员们簇拥着的青年公子竟然上前,隔着几步对那衙役道:“无妨,放开他吧。”
  小叫花子他乡遇故人,在一群灾民的注视当中,拿着一个破陶碗笑嘻嘻地挤上前,仰脸问道:“大哥,你怎么也来了这儿?”
  小乞丐蓬头垢面,浑身散出久未清洗的酸臭味。林大人见他挤在自己身侧,不悦地皱了皱眉,退后半步纠正他:“哎呀,不知礼数,要称殿下。”
  少年不懂大哥如何成了殿下,但见围在他周围的个个都着官服,也不敢问,只胡乱地点了点头。
  苏毅澜偏头对林如汉道:“无妨,随着他叫什么。”又对小乞丐微笑道,“我来此地有些事情,小兄弟,你怎么不待在盘阳了,竟跑了这么远的路来庐安?”
  “大……”小乞丐惯性地想称苏毅澜为大哥,卡了一下,又继续道,”呃……殿下,我四处流浪,哪儿都去呀,我在盘阳待腻了,想四处走走,哪里有饭吃我就去哪儿。”
  小叫花子看了一眼刚才与他一道排队的灾民,又道:“这不,听说这里有粥吃,就跟着大伙来了,嘿嘿嘿!想不到你也在这儿。”
  苏毅澜似笑非笑地看着他,调侃道:“这边正闹灾,你还真会找地儿。”想起还不知道他的名字,又道,“对了,小兄弟,怎么称呼你?”
  “芋头,大家都叫我芋头呢。”小乞丐冲口而出,说完眨了眨眼睛,有些迟疑道,“……要不还是叫我芋青吧,好久没人这样叫了,嘿嘿嘿,叫我芋青吧。”说完摸了摸颈子,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又笑笑道,“以前爹娘都这么叫的。
  “你爹娘呢?”
  “爹娘?”芋青脸色黯了黯,“早都不在了。”
  不知芋青来了庐安多久了,若是到了有些时日,应该知道些官府施粥的事,寻着机会私下里该问问他。
  想到此,苏毅澜道:”芋青,你何时到的庐安?”
  “昨日。”走南闯北的小乞丐说完又有些得意地补了一句,“前几日我还去了海边,昨日刚从那边过来哩。”
  苏毅澜眉尖蓦地一跳,目光微亮,盯着他,“这一带靠着海?”
  贾勇龙这时正好返回,闻言上前解释道:“殿下,我们庐安不靠海,但檀丹有很长的海岸线,离咱们这最近的一片海域叫……对,那地方叫棠湾,是个海湾,当地盛产蛏子牡蛎,味道极其鲜美,海景也不错。”
  海湾,蛏子牡蛎,这些都是苏毅澜极其熟悉的东西。
  这么多年来,他始终没有真正去哪里寻找过父母,这会忽然听了,心思不禁浮动了起来。
  他微微笑了笑,装着不经意地说:”听起来是不错,我还从未观过海,那地方离得远么?”
  贾勇龙见苏毅澜来了兴致,有心想讨好这位五殿下,便主动道:“两地相去不远,殿下,您若想去棠湾玩玩,下官陪您去,有个一日的车程就能到。”
  “贾大人官务繁忙,就不劳您费心了。”苏毅澜看向林如汉,“林大人在此先等我两日如何?我去檀丹走走,很快就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