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赵府

  时光仿佛又将他拉回到了多年前的那个清晨……
  那天,甜睡中的苏毅澜迷迷糊糊醒来,发现父兄不在屋里,便飞快滚身下榻,趿着鞋往外间跑。
  “阿娘!”苏毅澜小跑着来到堂屋,对着正在缝补衣裳的母亲满脸委屈,“阿爹和阿兄去陆地卖鱼,为何不唤我起来啊?”
  说到后面,稚气的嗓音里已经带上了一丝哭腔。
  昨日夜里,他爬上阿爹床榻,搂着爹脖颈使劲撒娇,央求明早带上他,并一再保证会乖乖听话。
  他爹苏哲最后松口,说了一句:明早看情况再定。苏毅澜觉得这就是答应了。
  母亲停下手里的活,拉过他,捏了捏鼓鼓的小脸,又进里屋拿出一把旧木梳,开始利落地为他梳头绾发,一面温声责备: “就你这贪玩的性子,若让你跟了去,他俩还不得时时照看着你啊,这万一不留神,你跑远了,走丢了,咋办?”
  “哼!才不会!”
  苏毅澜更生气了,撅着小嘴,气鼓鼓地杵在母亲身旁,一动不动。
  阿娘摸了摸他的脑袋,又到灶间端来了一碗飘着三两粒海蛎的咸粥,俯身拉起他的小手,放柔了声调哄劝:“二郎乖,快些吃饭罢,等你爹和阿兄回来,娘给你做好吃的,好不好?”
  “哼!”苏毅澜使劲甩开被娘拉着的胳膊,一扭身子,气鼓鼓地往外走,口中大声嚷着:“不吃啦!不吃啦!你们大人说话不作数!”
  他生了爹娘的气,使劲甩着两只小胳膊往外走,心里和爹娘赌着气。
  任娘在身后一声声唤着,头也不回地出了家门……
  长风卷过,路旁的树枝荒草呼啦啦地响,苏毅澜迎风而立,低低道,”师父,我离家的那天,还在跟我娘生着气呢。”顿了顿,”还有,师兄他……”
  一想到师兄临死前的模样,苏毅澜的心像被刀割过一样,又痛了起来。
  师兄临死前说的私心,或许是不想他为难,抑或也觉得没有什么希望,话只说了半截,但他跟师父都明白他想说的是什么。
  过了片刻,苏毅澜转过头,语调坚定,平缓地对冯宇荀说:”师父,徒儿已经答应了师兄,要替他去看看母亲的,您放心,我定会事事谨慎。”
  ”此去的路若是荆棘密布,徒儿便披荆斩棘,无论怎样,我也是要闯一闯的。”
  冯宇荀神色凝重地望着徒弟,下了决心似地点了点头,“好!”
  “只是……”苏毅澜有些愧疚地望着这个养育了他十年的男人,“如此一来,师父便做不成这隐士了,徒儿对不住您。”
  “你无需自责。”冯宇荀的身形被落日拉出长长的影子,乌黑宽大的袍袖在风中猎猎翻飞,“我当年因为官场的黑暗,心灰意冷,生了避世的念头,如今想想,只要不失了气节,与世浮沉又何妨,那并不矛盾。”
  ”那日得知圣上欲接回崎儿的消息,我便打算着要陪他去都城,现下这样的情况,我既无心,也不可能再继续闲看山水了。”
  隐世并非冯宇荀的理想,一个士人没有担负起家国天下的那份责任,他的心中不是没有遗憾的。
  “为何?为何不能……”何苏毅澜听着他话里的意思有些不对,问道。
  冯宇荀稍微停了片刻,说:”有一事你可能未想到。崎儿被送到我这里来寄养,他的安危便系在了我手上,而他遇刺那晚,我不仅未能护住他,甚至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虽说皇上从未爱重过他,甚至好似都忘了有这么个儿子。但如今他想起来了,要接他回去了,却好端端地突然没了。”
  ”你说他会作何反应?他要拿我问罪的。”
  自从昨日师兄去世,苏毅澜一直沉浸在悲痛中,并未想过其他,这时闻言一怔。心道师父方才不提这事,反而劝我想清楚再去离黍,还好自己并未退却。
  正走神间,冯宇荀又问起了别的事:“澜儿,你再仔细想想,当初那驴车究竟走了多久才到的离黍,若能想得起来,应该可据此推断出你故乡的大约路程,我们可以缩小寻找范围。”
  苏毅澜再一次努力回想,却依然毫无印象,能想起来的只有无尽的饥饿和每日盼着的一个冷硬的馒头。
  冯宇荀见他眉头深皱,一语不发,宽慰道:“想不起来也无妨,便是多费些功夫罢了,只要去找,终归有一天能找到的。”
  苏毅澜低低地嗯了一声。
  冯宇荀想了想,又开始细细嘱咐起一些事。
  “到了离黍,寻爹娘一事需谨慎行之,切不可着急,让人察觉。还有……“顿了顿,又道,“凡事顺其自然,有些事办不到,莫要强求,相信崎儿的在天之灵也会明白的,一切务必以安全为重。”
  提到师兄,他虽未言明,苏毅澜也明白他指的是什么,又点了点头。
  久未下雨的离黍城在傍晚下起了暴雨,街上行人纷纷避到檐下躲雨,一辆马车冒雨前进,很快在赵府的一个侧门前停下。
  赵均宁坐在房里喝茶,抬眼看了看外面渐大的雨势,起身在房里踱了几步,又停下看屋外。
  过了一会儿,心腹林传福收了滴水的油纸伞,出现在屋门口。
  赵均宁立刻示意侍候的两个丫鬟退下。
  林传福将伞搁在屋檐下,一进屋便回身将房门掩上。
  “办得怎么样了?”赵均宁坐回太师椅上,拿起茶盏,用茶盖拔着茶叶,淡淡地问道。
  “放心,事情已经办妥了。”林传福凑近前,略微弯腰,压低了声音, “那边说了,鹰丛岭上那人中了他们一剑,已经坠下山崖身亡。”
  赵均宁正将茶盏凑到唇边,欲饮茶,闻言停了下来,微微皱起眉,“怎么还弄出个坠崖身亡?有亲眼见到尸身?”
  手下的回答明显让他不满意。
  “……好像没有。”林传福摇头,觑了一眼老爷脸上的神色,顿了顿又补充道,“那庶子警觉,刺客对山上地形不熟,又在夜间。不过……他们说了,那悬崖底下是万丈深渊,掉下去必死无疑。”
  “这总归是让人不放心。”赵均宁放下茶盏,靠在梨花木椅上,抬指揉着眉心,“目前也只能这样了。”
  “老爷,属下有所不解,听闻这庶子生来克双亲,皇上怎么还接他回来?还有,皇后她……她就不能用这事当面阻拦?”
  “这你就不懂了,那庶子好歹也称她一声母后,娘娘得表现出慈母的风范,否则会落人话柄,让天下人议论。”
  林传福附和地点了点头,“老爷说得是。”
  “谁知道呢。”赵均宁皱眉道,”圣上如今年纪大了,不知怎么突然就觉得对不住这个儿子了,说那使巫术之人的话不可信。两个月前又差人找了一位威望极高的大师,为五皇子重新算了一卦,结果那大师的卦与当年巫师所言全然相反。”
  “怎么会这样?”林传福诧异道,”那巫师平白让五皇子流露在外这许多年,陛下岂不是要治他的罪?”
  “想治罪也得寻得到人啊,这么多年了,那巫师死了都不一定。”赵均宁徐徐立起身,看着窗外密集的雨,“近期代王那边动作频频,加上林妃逐渐得势,娘娘已经颇为头疼,这庶子若回来,燕王势必又多了一个竞争对手。\"
  雨随风飘了进来,林传福掩上窗门,嘀咕道:“娘娘为何这般在意,按理说,一个地位低下,毫无根基的庶子,对燕王造成不了什么影响吧?”
  “这点我也不清楚。”赵均宁背着手往回踱步,”不过据我猜测,大约是杀一个地位低下的庶子容易些吧。虽说继承皇位只论长幼,但先皇也并非长子,却在皇位争夺中登上了至尊之位,这庶子按序齿是在三殿下之后,但皇位之争是最难预料的事。“
  赵均宁重新坐回太师椅上,听着窗外哗哗的雨声,停了片刻,继续道,“倒是有一点让我有些疑惑……不知为何,娘娘对这个庶子似乎颇有些忌讳。”
  “老爷,今年那边生意不错,月初又走了一船。”见主子皱着眉心,林传福有些讨好地提起另一件事,虽然屋里并没有其他人,他还是谨慎地压低了声音,”赤琼那面也很爽快,钱款当场就结了。”
  “嗯,好。”赵均宁满意地拿起茶盏,抿了一口茶,“吩咐下去,凡事一定要警醒一点,别出什么岔子,檀丹府衙那边多塞一些银子打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