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直呼吃不消,要找姐妹分担

  翌日清晨。
  天空升起刹那惊艳,红光满天,宛如娇艳玫瑰花蕊般绽放一般。
  透过窗户传来一阵暖意,温暖而柔和,自然而不刺眼,炫耀而不夺目。
  屋里又恢复静寂,只听到急促呼吸声,似乎刚经历强烈的运动一般。
  这时,邹氏才终于得以喘气的机会,俏脸绯红,媚眼中透露出心满意足之色,瘫软在刘琦的怀里。
  经过片刻的温存休息。
  邹氏微微抬首,望着刘琦媚笑,“夫君你真是个牲口,这不眠不休也不知疲惫,奴家身体都快散架子啦,你赶紧找个姐妹来分担吧!”
  说着,玉手爱抚健壮胸膛,并为其擦汗水,温情脉脉的眼眸,温柔至极,仿佛要迸发出万种媚丝。
  想不到昨晚那无尽的缠绵悱恻,不禁羞红着脸,又不禁暗自窃喜。
  再想到刚才和他舍死忘生的博斗,把她领进那前所未有的仙境,宛如打开了人生奥秘一般。
  不由芳心暗许,扑通扑通直跳,玉手抚摸的强健体魄,都爱不释手。
  闻言,刘琦舔了舔嘴角,回味悠长,一脸得意地看着她笑道:“嘿嘿嘿,强一点不好嘛,至少能保护你!”
  “至于给你找姐妹分担的事情,但是可以考虑,我现在算是奉旨泡妞,以后你可不要吃醋!”
  邹氏风情万种地白了刘琦一眼,朝他娇媚横生地说道:“奴家巴不得呢,再说想阻止也不可能,以夫君的身份,要是只有奴家一个伺候,恐怕别人都会觉得奴家不懂事呢!”
  不得不说,古代女子是地位真低,接受的教育思想都是服从。
  刘琦也没有再纠结这个话题,转而说道:“现在南阳战事已经扭转,黄巾不过是秋后蚂蚱,不足为虑!不日便会平定,我今日也在出发前往冀州,我派人护送你回襄阳城居住!”
  邹氏闻言满脸不舍,又理解刘琦的安排,沉思片刻,娇滴滴地说道:“那夫君你在外要照顾好自己,也在注意安全,奴家在家里等你……”
  “都说小别胜新婚,夫君此去不知何时归来,奴家以泪洗面相待,不过嘛……现在留点东西吧!”
  话音刚落,她猛然翻身,雪白粉嫩的玉腿,横跨在刘琦的身上。
  刘琦闭着双眼,静静地享受其中的乐趣,品尝邹氏带来的温暖。
  战斗一触即发,一阵龙争凤斗,打得不可开交,难舍难分。
  房间内春色撩人,靡靡之音,清脆悦耳,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这幅春阳花图,令人窒息不已!
  ……
  中午送走邹氏,刘琦带着两百亲兵,马不停蹄地赶往冀州广平郡。
  在他决定剿灭黄巾时,就曾做了一系列的安排,例如冀州各类人才的去向,此行第一站便是沮授处。
  沮授年少时即心存高远,富有权谋,曾任仕州别驾,举荐为茂才,担任过两次县令,因得罪上司闲赋在家。
  刘琦风尘仆仆赶到广平郡,找了一家客栈,派人给沮授送上请帖。
  约其中午时分,季凤酒楼会面,共谈剿灭黄巾之事,不见不散!
  沮授正在府中品茶,当收到刘琦的请帖时,微微一愣,疑惑不解。
  他对刘琦并不了解,仅仅知道他是荆州刺史刘表的长子,没有闻名天下的事迹,默默无闻的小透明。
  疑惑刘琦刚赶到广平郡,就给自己送来请帖,不知他意欲何为,但看到请帖上的签名,知道是刘琦无疑。
  到底刘琦请自己的不怀好意,还是别有用心,沮授沉思片刻,最终还是吩咐下人备轿,前往客栈。
  此时太阳高高升起,天空呈现出耀眼夺目的光芒,刺眼而燥热。
  广平郡的街头,行人络绎不绝,车水马龙,人海茫茫,热闹非凡。丝毫没有受到黄巾起义的影响。
  刘琦站在客栈门口,焦急地等待着沮授,他十分重视这次会谈。
  为了能有安静的环境和隐私性,他将整个客栈都包了下来。
  当沮授的轿子终于出现在客栈门口时,刘琦顿时喜上眉梢,快步上前迎接,颇有一副礼贤下士的风范。
  要知道,此时沮授被贬官沦为白身,而刘琦则是荆州刺史长子,上次向朝廷上书出兵讨伐黄巾,灵帝刘宏还赐封他为五品讨寇将军。
  客栈门口,夕阳照在刘琦的脸上,与他的热情洋溢耀相生辉,神情坚毅而热情,执着而温和。
  他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他知道,这代表的不仅仅是沮授的到来,更是代表他对自己有兴趣和好奇。
  他内心深处的渴望,他希望能获得沮授的支持,实现自己宏图大志。
  “学生刘琦拜会先生,您里面请!”
  刘琦拱手抱朝沮授激动地说道。
  “不敢,不敢,在下一介草民,刘公子真是折煞在下了,请!”
  沮授见刘琦这副态度,满意地微笑着点点头,他的目光中满是欣慰。
  他仔细打量了刘琦一番,心中感叹着这个年轻人宠辱不惊,谦逊有礼。
  “叮,系统检测到智力101沮授,可做选择!”
  “选择一,收服沮授,奖励李靖及一万玄甲军!”
  “选择二,不收服沮授,奖励隋唐演义中李元霸!”
  “选择三,杀掉沮授,奖励一万两黄金!”
  “选择一!”
  不是李元霸不香,而是现在更缺兵少将,李元霸虽勇猛无敌,可不懂带兵,只能当冲锋陷阵的猛将。
  而李靖则不同,个人武力不低,且更懂得排兵布阵,在历史长河中,能够排在前十的帅才。
  而玄甲军,也是追随唐太宗李世民南征北战的精锐部队,在历史长河中,也是数一数二的精锐。
  ……
  刘琦和沮授坐在包间里,面前摆着热气腾腾的酒菜,周围安安静静,没有喧闹的食客和跑堂。
  刘琦夹起一块牛肉,看似随意却饱含深意地说道:“黄巾起义已经席卷整个大汉,各地守军自应不暇,学生不忍天下陷入绝境,特向朝廷上书出兵讨伐黄巾。”
  “现在麾下大将在南阳、颍川取得进展,而冀州黄巾老巢却无从下手,先生可有何良策教我?”
  沮授闻言眉头微皱,沉思片刻,他接过话题,严肃地说道:“破黄巾军不难,下策以优势的兵力强行剿灭,中策谈和,二分天下,和平共处;上策分化之,不过,难的是导致黄巾军出现的根源。”
  说到这里,他欲言又止,不知如何开口,一副难为情的表情。
  刘琦微微点点头,也知道他的顾虑,无非是实话有些僭越,“是啊,与其说是黄巾造反,不如说是官逼民反。”
  “天子昏庸,宦官当道,世家鱼肉百姓,兼并土地,导致民不聊生!”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