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送这些叛军和异族去见昊天

  投降大概率是没有机会的,这一点,失去了战马的回鹘骑兵很清楚,但是逃跑呢?
  有马的时候,他们可是视辽东叛军如草芥。
  但是现在,他们的战马已经没有了。
  没有了战马之后,光靠两条腿走路,他们的行动能力,未必就能比那些看起来就是杂兵的辽东叛军更强。
  更为重要的是,这里以北都是辽东叛军的地盘,往北不到十里的地方就是辽东叛军的营地,往北跑就是死路一条。
  从这里往南确实是唐军控制的范围,但是,到达唐军控制的范围之前,有一条宽度达到了五十里的中间地带。
  五十里,足够普通的步卒走两天了。
  从时间上看,现在已经来到了四月中旬,虽然不像寒冬腊月那样的寒冷,但是在这辽东大地依旧被皑皑白雪覆盖。
  且不说他们能不能逃脱这些辽东叛军的追击,就算他们真的运气够好,逃过了这些辽东叛军的追击,又能如何?
  要知道,骑马逃跑那些家伙带走的不止有战马,还有他们随身携带的水、干粮以及其他的补给。
  没有水,没有粮,没有寒衣,光拿着一把破刀,穿着半身披甲,在冰天雪地里强行军两天,那也是要绝对会死在路上的。
  至于打。
  看着,从北边压过来,黑压压一片的辽东叛军,每一个回鹘人都感觉头皮发麻,别的不说,光人数就已经绝对碾压了。
  就算他们战斗力不行又能怎么样,堆尸体也能把自己这些人堆死,哪怕有长生天的护佑,他也未必能干掉对方。
  更何况,这里是辽东,是唐人的地盘,好像是归属唐人的神仙管理,长生天的手似乎伸不过来……
  打,打不过,
  逃,逃不掉,
  降,降不了,
  被晾在战场上的回鹘骑兵们心里苦,但是这苦没地方可说……
  随着辽东叛军越来越近,这些被自己的同族扔在战场上的回鹘骑兵几乎陷入了绝望。
  然而,人终究是有求生欲望的,更何况这墙头草,随风倒,得到机会,连神仙都不介意坑一回的回鹘人。
  这些见风使舵,见缝插针的家伙不是傻子,逃不掉、降不了没什么可说的,但是,打不过,却是有限定和目标的。
  打不过,指的打不过汹涌而来的辽东叛军。
  打不过外面那些人数碾压他们的辽东叛军么,不代表那是龟缩在边堡和烽燧堡里那些老弱病残他们也打不过。
  之前进攻的慢,是因为他们不着急,也不想付出太大的伤亡,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纵然,拿下了那些被老弱病残守卫的边堡和烽燧堡,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一定能活下来,但是却切切实实的可以给他们带来一个短时间内保护自己的空间。
  哪怕多活一刻钟也是好的。
  能发现这一点的不止一个人。
  于是乎,回鹘人的目光从远方转到了眼前,原本他们相互推诿,避之不及的几个目标。
  两座可以驻兵五百人也就是一个折冲府辅兵规模的大型边堡,
  两座承载两百人规模也就是唐军一个团规模的烽燧堡,
  这是回鹘人进攻范围内最主要的四个攻击目标。
  当然,边堡和烽燧堡之间每隔一里还有烽火楼或者望楼的存在,但是,这些只有预警功能而没有防御功能的小型烽火楼和望楼早在第一波就已经被全部拿下。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些只能承载几十人或者十几人,一波就能被拿下的小堡,显然无法成为护佑他们的堡垒,尤其是在这种大规模的进攻之下。
  相比较普通的烽火楼和望楼,烽燧堡和边堡的防御较为完整,进攻起来不仅费时费力,还要拿命去填。
  所以,最初,没有人愿意主动去进攻。
  但是,现在,这四座规模较大的堡垒曾经的弊端反而成为了他们生存下来的最大保障,于是乎,四座堡垒,就成为了这几千被遗弃在了战场上的回鹘人的攻击目标。
  不需要指挥,不需要命令,不需要协同,趁着辽东叛军的大队人马还没有抵达的功夫,这些被逼到绝境的回鹘人,拿起了手中的兵器,不计损失,不计伤亡,以搏命的姿态,嗷嗷的冲向了他们正在进攻中的边堡或者烽燧堡。
  在拼命的,不惜代价的猛攻之下,两座烽燧堡迅速陷落,但是两座作为整个防线支点的大型边堡中驻扎的却不是那些老弱残兵。
  最终,赶在辽东叛军的援军赶到之前,回鹘人用数不清的尸体堆下了其中的一座边堡,而另一座则被叛军死死坚持到了最后。
  辽东叛军的战斗力差不假,但是这也要分情况和时候,逆风仗他们确实打不了,但是痛打落水狗的顺风战还是没有问题的。
  面对着这些回鹘人,以高句丽、新罗、百济为主的辽东叛军充分的发挥了他们欺软怕硬的棒子作风,红着眼睛,挥舞着刀子,疯狂的过去。
  侥幸残存的回鹘人借助堡垒,暂时防御住了叛军的围攻。
  而那些没有进入堡垒中的回鹘人,比起失去主人的流浪狗也好不到哪里去,在内外夹击之下,迅速被屠戮殆尽。
  随着堡垒之外的回鹘人被屠灭,战局出现了一百八十度的逆转,一个时辰之前进攻的回鹘人如今变成了防守的一方。
  残存的一千多回鹘人分布在两座烽燧堡,一座边堡中死守。
  当王铮率领的骑兵赶到战场的时候,看到的正是辽东叛军围攻三座堡垒的场景。
  骑兵来自北方,来自自家营地的方向,在辽东叛军看来,这定然是自家的兵马,带来的也肯定是自己的增援。
  然而,王铮以及三千已经养精蓄锐骑兵抵达,带来的却是杀戮和死亡。
  一个冲锋之后,本就是杂牌的辽东叛军顷刻土崩瓦解。
  说实话,比起打仗,这些以新罗、百济、高句丽为主的叛军更擅长的是逃跑。
  然而,这里是偏远,不是他们所熟悉的山区。
  而追击他们的也不是大唐的重步兵,而是骑兵,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刚刚吃饱喝足,状态全满的大唐精锐骑兵。
  对于这些来自各族的叛军,王铮以及王铮麾下的精锐们,严格的执行着郭戎率军从长安出发之前,太上皇李诵下达的那一条敕令。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凡唐旗所展,兵峰所至,皆为臣妾!
  凡内外诸夷,敢称兵者,皆枭其首,斩其颅,焚其宗,赤地千里!
  凡四方胡虏,有敢犯者,必毁其城,亡其国,灭其种,绝其苗裔!
  长矛,马槊,马刀不停的挥动,收割着一条又一条属于叛军的生命,随之而来的就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用郭戎的话说,昊天有好生之德,原谅这些家伙是昊天的事,而他们的任务很简单,送这些叛军去见昊天。
  相比较已经被杀得狼奔豕突的辽东叛军,侥幸生还的回鹘人的心境截然不同。
  原本这些回鹘人已经绝望,坚守堡垒也只不过是在苟延残喘而已,而唐军的突然抵达,显然带给了他们无尽的惊喜。
  确定了正在疯狂的劫杀辽东叛军的是唐军之后,这些回鹘骑兵很有一种绝处逢生之感,随后一个个几乎瘫软在地。
  然而随着时间的进行,危机的彻底解除,这些回鹘人的心态又逐渐有了变化。
  自以为安全得到了保证之后,他们回过神来,救了他们的是唐军不假,但是没有按照约定进攻叛军,使得自己腹背受敌、陷入绝境的根源也是他们。
  随着体力、精力缓慢的恢复,这些刚刚死里逃生的回鹘骑兵们迈开了腿,张开了嘴。
  “混账东西!”
  “该死的唐军!”
  “我的兄弟们不能白死!”
  “背信弃义的混账,长生天不会饶过他们的。”
  侮辱、羞辱、谩骂各种各样的污言秽语开始连绵不绝,为首的几名回鹘头人甚至找到了王铮,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看着几名怒气冲冲的站在自己面前的回鹘人提出自己要求,王铮以一种似笑非笑的状态看着他们说道。
  “你们要求得到战马,每人一匹,希望得到甲胄,一半铁甲,一半皮甲,……得到弓箭,得到补给?”
  “是的!”几个回鹘人的底气很足,而且给出了充足的原因,
  “是你们答应了我们进攻边堡之后,你们进攻叛军的营地,里应外合,但是你们骗了我们,你们根本就没有在第一时间进攻叛军在后方的营地!你们这是背信弃义,因为你们的背信弃义,临阵脱逃,才导致了我们的损失,所以……”
  “所以,你们不满意是么?”
  “是!”
  “所以,你们希望得到补偿是么?”
  “是!”
  听着几个回鹘人斩钉截铁的回答,王铮点了点头。
  “你们的要求是合理的!”
  听到王铮的这句话,几个回鹘人挂上了愕然的表情。
  他们不是傻子!
  相反,他们很聪明!
  回鹘诸部本质上属于草原上的铁勒人,是铁勒人中最能见风使舵的一部分,草原上谁是老大就跟着谁混。
  鲜卑人称霸的时候,他们就以鲜卑人为尊。
  突厥人横扫草原的时候,他们就跟着突厥人劫掠。
  薛延陀牛逼的时候,他们就跟着薛延陀一起作妖。
  大唐无敌天下的时候,他们就是唐军最好的辅兵和跟班。
  等到草原以及草原各个势力都衰落的时候,他们一跃而起,成为了整个草原上最大的战争贩子。
  而拔野古人则是回鹘诸部里面在经商上最为出名的。
  折云谷帮助莫灵均抽调的一万回鹘骑兵大部分出自回鹘诸部中的拔野古以及附属拔野古的小部落。
  拔野古出身的他们知晓拔野古部落在回鹘和大唐之间的特殊地位,很理所当然的认为大唐爱需要他们。
  借助被坑的名义要求补偿在他们看来只不过是一场生意,做生意是要讨价还价的,所以他们本来就提出了一个看起来有些过分的条件。
  然而,如此苛刻的条件王铮竟然连讨价还价的都没有。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出价出低了!
  “这个,王将军,这中间好像有点计算的……”
  几个人刚刚开口,试图提高一些报价,就看到王铮骤然皱起了眉头,脸上的不悦已经清晰而明确。
  王铮脸上有些不悦的神情,这帮家伙没有敢再贸然提价。
  看着几个回鹘人没有再叽叽歪歪,王铮收起了脸上不悦的神情,转而开始询问具体的情况。
  “但是我需要知道你们还有多少人,看一看缴获的战马和装备是不是够,如果不够,我需要考虑一下,从哪里给你调拨……!”
  几人对视之后,点了点头,本着见好就收的原则,直接开始配合。
  “王将军,我们……”
  听到几人报出了数字,王铮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朝着身边的几个骑兵军校说道。
  “听到了么?”
  “听到了。”
  “去准备一下吧,尽快安排好,不要耽误了莫中郎和大将军的任务。”
  “是!”
  “诸位也去安顿一下你们的人,把,顺便集中一下,稍后我们尽快解决,好方便配合莫中郎下一步的任务。”
  看着王铮有条不紊的布置,几个回鹘人连声称是,同时开始返回,将残存的回鹘人缓缓的集中了起来。
  大概两刻钟之后,从剩余的三座堡垒中幸存的近千回鹘人,缓缓的集中到了一起。
  随着回鹘人全部从烽燧堡和边堡中走出,并且渐渐的集中到了一起,几个带头的回鹘人再次出现在了王铮的面前。
  “你们的人集中的差不多了?”
  “是的!”
  几个人的回答中充满了笑容,殊不知随着时间的推进,追杀辽东叛军的骑兵已经缓缓的集中了回来,而且已经隐隐的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
  从几人的口中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再看了看聚集在一起的一千多人,王铮的脸上更是挂满了笑容,随即向着身后的几名骑兵说到。
  “人家都已经准备好了,你们在愣什么呢,还不快动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