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这没完了么……

  半天之前,刘总还在嘲笑王承宗,然而现在看到了来自卢龙的一队又一队信使之后,刘总已经彻底进入了懵逼的状态。
  因为,这支朝廷所属的骑兵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短短两天的时间,这三万朝廷的精锐骑兵已经突入卢龙腹地近百里的范围。
  妫州、檀州、易州、幽州、饶乐甚至距离河东、漠南数百里的涿州、蓟州,都已经出现了朝廷治下骑兵的踪迹。
  这些东西对于刘总来说不亚于是五雷轰顶!
  妫州、檀州、饶乐对于刘总来说不过是边州,人口不多,主要的作用是防备草原民族南下的袭扰,属于可有可无的部分。
  易州,那是属于刚刚占领的地区,本就不是他刘总的地盘,目的是扩大防御的战略纵深,损失了也无所谓。
  但是,幽州、蓟州、涿州,聚集了卢龙镇超过七成的人口,那可是卢龙镇的基本盘,刘总的心头肉!
  直接被突入到了这里,不亚于直接在刘总的心口捅了一刀,而且直插心窝,捅得刘总是眼冒金星,头晕目眩一波直接栽倒在地。
  刘总的突然栽倒,吓得厅堂之内所有人一阵心惊,这其中自然包括了刘总的盟友,成德节度使王承宗。
  如今在朝廷强大的压力之下,自己和刘总被迫抱团取暖的,也只有两军和合力,或许才能有机会抵挡住来自朝廷的压力。
  只有抗住来自朝廷的进攻,让所有异心之人看到朝廷并没有那么强大,才能等到机会。
  卢龙镇的掌控的州郡众多,人口庞大,民风彪悍,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冠绝河北诸镇,只不过卢龙强大的同时,内部的问题却也不少。
  卢龙同样以燕赵的汉唐人为主,但是又不仅仅只有这些,其内部的势力分布和权力构架同样是错综复杂。
  既有昔日安史叛军的残部和后裔,又有来自草原的异族残留,既来自辽东的满族存续,又有刘总花费重金从天下网罗而来的江湖游侠。
  和太上皇李诵达成协议之后,举家从卢龙搬迁到长安的张光朝一家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富庶、广大的河北之地是华夏豪门的发源地,大名鼎鼎的五姓七家皆出于此,然后从这片土地向外扩展,开枝散叶。
  范阳张氏同样出自于此,只不过范阳张氏出现太晚,远远无法与那些传承了千年的豪门大族相提并论。
  张氏祖辈在边军效力,安史之乱后李怀仙掌控卢龙的时候开始,张氏就常年在卢龙军中担任州郡兵马使等掌握兵权的要职。
  从李怀仙时代到朱希彩、朱泚、朱滔三朱时代,再到刘氏祖孙相继,整个卢龙城头变幻,然而范阳张氏非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在几代掌舵人的灵活的游走之下愈加繁盛。
  几十年下来,人脉众多,根基深厚,已经从单纯的武将家族变成了文武兼修,虽然无法与范阳卢氏等五姓七家的顶级豪门相提并论,但是单单放在放在卢龙也绝对有足够的影响力,是支撑刘氏掌控卢龙重要的力量之一。
  如果刘氏在叛乱中彻底倒下,范阳张氏很可能是未来最有可能掌控卢龙者。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卢龙根基深厚的家族,在昔日太上皇李诵抛出橄榄枝之后没有任何犹豫的选择了接受。
  不仅如此,还放下了整个家族花费几十年的时间在卢龙攒下的深厚的根基,直接直接举家搬迁到了长安。
  如此的迅捷,如此的果决,甚至让刘总都颇为震惊。
  只不过,对此刘总却不以为意。
  文武双全的张光朝留在卢龙确实是自己的助力,但是根基身后的他同时也是一个随时可能背刺的影子。
  现在,张光朝走了,虽然听起来是被太上皇亲自挖走的,但是没有任何犹豫就放走了举家搬迁的张光朝,放走了隐藏在内部的一个威胁。
  这固然有张光朝不看好刘总注定会参与、发动的叛乱不看好的因素,固然有太上皇许诺的东西太过诱人,但是毫不犹豫的举家搬迁已经很能说明卢龙本身存在的问题了。
  表面上看,这仅仅是张光朝的个人行为,最多也不过上升到张氏的角度。
  但是,考虑到张氏以及张光朝在卢龙军中核心支柱之一的分量,这种核心力量的流逝表明,整个卢龙军内部的崩溃趋势已经到了一种不可扭转的程度。
  否则,张光朝何必采取这样一种近乎于直接跳船的方式逃离卢龙,张光朝眼中会迅速沉没的一艘破船。
  张光朝的出逃,对于卢龙军来说可以看做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随着张光朝的出逃,意味着卢龙军内部的稳健派和温和派彻底离去,整个卢龙军已经进入了崩溃的快车道。
  至于现在,卢龙为什么没有直接崩溃,相反还联合各方势力,组织起了大唐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叛乱,一部分是因为卢龙军中的激进和叛乱分子的野心。
  正所谓功高莫过救驾,那么最多的利益也来自于叛乱,毕竟还有什么比投资换地更有价值呢?
  于是乎,叛乱所带来的巨大利益,彻底蒙蔽了这些本就贪婪无度家伙的视野。
  至于第二点,则是刘总残暴、变态到了极点的残暴的统治方式。北
  在这种极端高压之下,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方式,将所有剩余的人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之上。
  如今叛乱在事实上已经失败的情况下,卢龙能够维持作为一个整体存在而不是直接分崩离析,维持这一切的正是刘总。
  刘总只要还在,整个卢龙军就还勉强维持、
  如果刘总出现了问题……
  王承宗可以预见的是,如今作为自己最大要靠和依仗的卢龙恐怕就会彻底分崩离析!
  失去了来自卢龙的兵员和物资,王承宗是没有信心能坚守住邺城的。
  再次想了想刘总出问题的后果,王承宗直接心中就一颤,整个人感觉都不好了。
  然而,下一刻,王承宗的脑海中出现出了刘总出意外之后卢龙可能存在的另一种情况。
  随着刘总的突然暴毙,群龙无首的整个卢龙迅速分崩离析,在最短的时间内彻底变成了一盘散沙。
  想到一盘散沙,毫无抵抗力的卢龙,王承宗的心中的贪婪被迅速激发了起来。
  这么多年以来,同属于河北三镇,但是地盘更大,人口更多,兵马更强的刘总始终深深的压制着自己。
  刘总死了,卢龙一盘散沙,这不就他王承宗自己的机会么?
  带领自己麾下的成德军,挥师北上,王承宗相信一点,这些分崩离析,一盘散散的卢龙根本就不可能是自己的对手。
  只要拿下了卢龙,成为了卢龙、成德两镇就将全部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
  到那个时候,他王承宗将成为整个大唐最强大的诸侯。
  到那个时候,他就可以丝毫不畏惧朝廷的讨伐兵马。
  到那个时候,他甚至有可能正面击溃朝廷的讨伐兵马,然后振臂一呼,或许自己真的有……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这个念头产生之后的下一刻王承宗直接就是一怔。
  刘总为什么会气急攻心,为什么会在气急攻心之下突然栽倒在地,不就是朝廷的骑兵突然大规模突入,一下子打在了他们的七寸之上。
  以如今卢龙乃至整个河北的局势,根本就禁不起任何波澜。
  即便朝廷的那些骑兵只是掠过,这产生的涟漪就足够让整个卢龙彻底翻天。
  如果朝廷的那些骑兵……
  王承宗已经不敢在继续想下去了……
  就在王承宗胡思乱想的时候,王承宗的身边,在一行人的忙碌之下,刘总已经醒了过来。
  王承宗带着一丝浓浓的不安,小心翼翼的看向苏醒了的刘总。
  很快,王承宗放下了心,刘总并没有中风,也没有把脑子摔坏,仅仅是被摔的迷糊了而已。
  人虽然没事,但是此时的刘总再也没有了之前那种看起来风轻云淡,更没有了之前对于王承宗的嘲讽、不屑。
  整个人处于了一种震惊带来的恍惚的状态。
  整整一刻钟之后,刘总才从那种震惊带来的恍惚之下缓过神来,看向了身边带着浓浓不安的王承宗。
  两人对视一眼之后,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几乎一样不安的神情。
  从一开始,他们就知道反叛之举,不成功,就要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彻底压上。
  而现在,形势已经愈发的恶劣,苦思冥想之下,想不到希望的王承宗已经近乎陷入了绝望。
  然而,在同样的情况下,刘总却没有放弃,不仅没有放弃,反而通过思索渐渐的寻找到了一丝的线索。
  于是,就在王承宗几乎已经陷入了绝的时候,刘总却盯上了几案之上那一份份来自卢龙的军报。
  下一刻,却迅速的从刚才的状态下回过神来,在王承宗惊愕的眼神之下,呼唤身边那些他从卢龙带来的卢龙军的军校。
  紧接着,这些军校开始在刘总的组织之下,现场分析到现在汇总到的所有信息。
  要知道刘总虽然为人残暴,但是这样一个毫无顾忌的杀兄弑父的家伙怎么可能这么容易束手就擒!
  很快,刘总从这些里面找到了大量信息,然后,王承宗眼中的刘总脸上的紧急、窘迫、忧虑、不安的各种情绪渐渐隐去。
  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种亡命徒一般的穷凶极恶,
  “承宗兄,我们还没有输!”
  听到这咬牙切齿的声音,看到凶残到了极点的神情,甚至让王承宗感觉到了无限的恐怖。
  “承宗兄,我们还没有输!”
  直到刘总说到第二遍,王承宗才从那种惊惧交加的情绪中回过神来,然后他明白了刘总重新找到希望的原因。
  进入卢龙之后,朝廷的骑兵看似杂乱无章,但是其实也还是有一定的规律,而这些规律则正是需要不断的梳理才能做出的判断。
  根据卢龙信使传来消息进行汇总之后,可以看出朝廷的兵马主要是从和妫州临近的河东蔚州出击。
  进入卢龙境内之后,朝廷的兵马实际上分为了三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从妫州进入之后,这部分兵马迅速南下,直奔刚刚被卢龙、成德瓜分的曾经的义武军所辖地,定州和易州方向。
  第二个方向,进入妫州之后,这部分骑兵马不停蹄的朝着正东方狂奔,来自幽州的求援信其实就是来自这个方向。
  至于第三个方向,进入妫州之后,这部分骑兵从妫州直接奔着东南方向的涿州而去。
  当所有的求援信和战报被梳理到这里的时候,一切已经明朗了很多,就连王承宗也明白了一切的来龙去脉。
  朝南的方向的那支骑兵,是利用新占州郡地方不稳而尽可能分散兵力,引导骚乱,搅乱刘总和王承宗的视野,同时配合东进的那支河东军,威胁邺城和后方的生命线。
  至于朝正东方行进的那支兵马,则是尽可能削弱刘总麾下卢龙军剩余留守兵马的战斗力和注意力,同时削弱刘总可能有的战争潜力。
  认真说起来,这两路其实都是吸引卢龙军注意力,分散卢龙军兵力的行为,而他们的目的正是通过这两路,把刘总留在卢龙的助理的左右手都调动开,从而将刘总或者说卢龙的胸膛直接漏出来——涿州。
  从地理位置上,涿州是卢龙、成德地理位置上的中心。
  从经济的角度,涿州是整个卢龙、成德最为富庶,人口最为密集,豪门大族最多,战争潜力最强的地方。
  从卢龙和成德两镇的位置来看,镇州-易州-定州-涿州构成了双方真正的分割线。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涿州都是卢龙和成德最为不能失守的一个位置。
  确定了这一点,涿州才是朝廷的骑兵真正目之后,两人终于可以松了一口气。
  骑兵这东西不是大白菜,尤其是一人三马的骑兵,那更是精锐中的精锐,从上到下能有三万已经很吓人了。
  在他们的眼中,只要能拿下入寇涿州的骑兵主力,一切就好还有希望。
  很快,简单的商议之后,两个人联手从邺城的防御体系中,直接抽调了整整十五万兵马北上。
  兵派走了,然而,王承宗却感觉不到丝毫的安心,因为他突然发现,朝廷似乎一直在用明修栈道……
  这tm没完了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