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流放边疆27

  汪氏懵了,眼前的人就跟换了似的,以前可没这么大的脾气。
  那是因为以前你也没这么找过事儿。
  你要好好过日子,和睦相处,苏还丹疯了才会见谁跟谁杠。
  “还有事儿吗?没事儿我就回了,以后要不是真的身体问题,最好别来找我,我不耐烦掺和别人家的事儿。”都分家了,想什么呢?
  你们婆媳之间斗法,凭啥把我牵连进去?
  汪氏冷着脸,低着头,一声不吭,就靠着床架子坐着,苏还丹也没搭理,转身就走。
  一出门就遇上老夫人了。
  老夫人的脸色着实算不上好看。
  “回去吧,你说的对,有病了找你来无可厚非,你也不是见死不救的人,没事儿了,还老折腾你,那就是叫你来的人不对。”老夫人心底的火气噌噌直冒。
  可这火气不是冲着无辜的苏还丹来的。
  萧家被流放了,一开始,一家人凝聚成一股绳过日子的经历,是老夫人最喜欢的时期。
  在国公府过日子的时候,萧家都没那么齐心协力过,只是比大部分的权贵世家强而已。
  可经历过那个时期后,如今家里又变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小算计,老夫人就觉得这个变化让她格外的不好适应。
  人心思变,这话果然是真理啊。
  生活水平的变化,都能改变人心。
  更别说萧家如今不只是生活水平变了,权利也重新拿回来了。
  苏还丹平静的跟老夫人说了两句话,就回去西跨院了。
  一回去孟氏就拍了拍苏还丹的手:“受委屈了,等着,娘一定给你找回来个公道。”
  吃完午饭,苏还丹和张氏都哄着孩子午睡去了。
  孟氏去厨房让厨娘做了一道芝麻花生馅儿的甜口合意饼,去看老夫人去了。
  孟氏一来老夫人就耷拉着眉眼,这是儿媳受委屈了,当婆婆的来讨公道了。
  都说三房人口少,事儿也少,所以三房的日子过的最和美。
  老夫人可不信这个话,三房之所以过的这么和美,全靠三房的人不爱找事儿,孟氏这个当家主母又是个聪明人、明白人。
  上,能管得住丈夫。
  老夫人自己生的儿子,心里能没数?
  小儿子那就是一点就着的炮仗脾气,很多事儿都明白怎么处理,可脾气上来了,就啥不顾及了。
  没娶孟氏之前,小儿子闯了多少祸?
  娶了孟氏之后,老夫人心塞的表示,有些话,当娘的说一万遍,都不如儿媳妇说一句。
  也不是埋怨小儿子娶了媳妇儿忘了娘,而是老夫人一开始不明白,同样的事儿,自己说一万遍都不管用,凭啥孟氏说一遍,小儿子就记住了?
  后来老夫人才知道,孟氏拿她小儿子当几岁大的孩子哄着过日子呢。
  老夫人:……
  这一点,她这个当娘的的确做不到!
  知道这个情况的时候,真的很心塞,可小儿子的日子过的和和美美,她这个当娘的就只能装聋作哑了呗。
  对下,孟氏对两个儿子来说是真正的严母,就是对两个孙子,那也严厉的很,唯独叫孟氏心软的只有曦姐儿这个萧家几代人盼来的小孙女。
  对俩儿媳妇,孟氏从来是拿出对女儿的心来相处的。
  哪里做的不合适了,当众说,从不藏着掖着。
  做的好了,当众夸,从不觉得自家人夸自家人有什么不对的。
  谁要是敢越过孟氏拿捏孟氏的俩儿媳妇,那不好意思,就是老夫人这个当祖母的多说两句,孟氏都不会高兴,找机会就会跟她谈个心之类的。
  这不,苏还丹刚被汪氏找过那么一次,苏还丹也没吃亏,甚至还把汪氏的小心思都给说破了,结果孟氏这个当婆婆的还是找上门了。
  老夫人有时候觉得,看着孟氏这个小儿媳,她心底都会咯噔一下……
  “娘,今日身体可还安好?丹娘的医术您是知道的,要我说,咱家也该一个月,或是半个月诊一次脉?”孟氏一来就直戳诊脉的事儿,摆明了是在指责汪氏不懂事儿嘛。
  “行了,你来的目的我都知道了,汪氏今儿做的是不对,不管她跟你大嫂之间有什么事儿,都不该把丹娘牵扯进去,这事儿以后不会再有,娘跟你保证,你赶紧回去吧,看着你就头疼。”老夫人不是真头疼,而是心烦。
  本来没啥大事儿,孟氏特意又来找一次,老夫人都有点儿心虚气短之感了。
  孟氏这个儿媳绝对是家里玩心理战玩的最溜的人了。
  孟氏来的目的,就是想告诉老夫人,不管您多可怜萧瑜和汪氏,那都不是汪氏能自抬身价随便折腾我们三房的人的理由。
  什么玩意儿呢?
  孟氏回去了。
  离开正院的时候,远远的跟崔氏对视了一眼,妯娌俩相视一笑,孟氏走了,崔氏也扭脸进屋了。
  接下来一直到汪氏生产,苏还丹都没再给汪氏把过脉。
  汪氏的身体是真好,在萧家,除了苏还丹,就属她生的最顺利。
  一口气生了个儿子,汪氏狠狠的松了口气。
  出了月子后,汪氏有子万事足,又变回以前那个,谁说话,都能给一张笑脸的汪氏了。
  张氏惊叹:“都是些什么妖魔鬼怪呢?这性子难道不是天生的底子,后天规矩礼法教导着,才形成的性子?怎么做到说变就变的?”
  孟氏抬头瞄了眼俩儿媳,还是她命好,俩儿媳一直都是表里如一的人。
  也不是说,汪氏这样就不好,就是相处起来,不那么舒服安心罢了。
  西北的日子,那真是要掰着手指头,数着过。
  五年的时间,在别的地方可能眨眼就过了,苏还丹却觉得在西北这地方,就着实很煎熬了。
  每年冬天,西北这边儿城镇村子,搭建起来的灵棚不到每年的战争结束都拆不掉的。
  “今年夏天,我们说不定能回京城了。”萧勤觉得这是个值得高兴的事儿。
  他不怕打仗,却不代表他不向往京城。
  “什么情况?”苏还丹还想着回京城要在西北待够二十年才有机会呢。
  还能为什么?
  五年的时间,新皇彻底把控朝廷了,皇帝也能拿捏得住那些权贵,定国公府虽然没死人,可文家人在朝廷里没话语权了。
  新皇比萧家人预期还能干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