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九零进城记7

  去学校的路上遇上同村的几个同龄人。
  大家说说笑笑的就一起去上学去了。
  上沙村距离乡政府的中学不算近,走路差不多一小时左右。
  苏还丹家里有自行车,特别老旧,骑着咯吱咯吱,除了铃铛哪哪都响。
  就这破自行车,在上沙村也没几辆,姜春华怕自行车放学校里丢了,就不准苏还丹骑。
  上辈子,为这事儿,苏还丹还没少生亲妈的气。
  这辈子,你倒给钱,苏还丹都不愿意骑。
  葛弯乡一共十九个大队,就这一个中学,只教初中三个年级。
  各个大队内有各自的小学。
  葛弯乡中学如今还都是平房,左侧的三排砖瓦房都是教室,每个年级各有八个班。
  右侧是办公室,办公室后面两排齐整小院是给教职工的宿舍,教职工宿舍之后就是操场。
  苏还丹上课的教室在最后一排,她是三七班的学生,坐在靠后窗的位置,后窗看过去就是一大片沙枣林。
  春天的时候,沙枣树开花,整个学校那叫一个香。
  如今是秋天,沙枣树上的沙枣早早就被撸光了。
  90年,农村孩子谁不缺零嘴?
  沙枣林都被孩子们包圆了。
  虽然开学了,可教室里只有一半的学生。
  好多学生都没回来上课,家里正在抢收,别说初中生了,好多五六年级的孩子就要下地帮忙干活了。
  学校的老师们最不喜欢这种情况,落下课程了,考试成绩不好,回头家长还要找上门说老师没把学生教好,就说这种情况,老师们烦不烦吧。
  早上九点上早自习,班长带着一起读课文。
  十点才正式上课。
  第一节课就是语文,班主任老唐是个五十岁的老教师了,一口的湖南话,粉笔字写的格外漂亮,本身是个很有文采的人,也喜欢作文写的好的学生。
  巧了不是,苏还丹总体学习成绩不咋滴,偏偏作文写的好,老唐就喜欢夸苏还丹,夸的苏还丹也不好意思不听课。
  这么一来,苏还丹的语文成绩是相当好的。
  这就是上辈子的苏还丹的学习现状,只能听得进去夸,听不进去一点儿不好的话。
  这个年代可没因材施教的说法。
  别的科目的老师也不是老唐这种看见喜欢的学生会夸两句的性子。
  英语老师李志金又是个格外喜欢骂人的老师。
  张口就是:你们这群造粪机!
  英语,别的中学不知道,反正他们学校就没有一个学生学的好的。
  一上午,语文两节课,英语两节课就结束了。
  之后就是一大堆的作业。
  中午,好多学生都带饭的,学校也有食堂,校长家的亲戚开的。
  食堂饭菜特别单一,就是米饭菜,米饭用的米都是陈米,菜就是应季节的蔬菜,别说肉了,就是水煮菜,加点盐,一份儿两毛钱。
  苏还丹上辈子刚上初中的时候,兴冲冲的跑去食堂吃饭去了,进去才知道,人家食堂是先收伙食费,按照人头给你做饭。
  一次交清一个学期的那种。
  苏还丹还真交了一个学期,吃了两天受不了了,开始自己带饭了。
  她家的饭菜,可比食堂的好吃多了。
  姜春华为了把饭钱退回来了,还来学校闹了一次。
  一边儿吃着手里的素包子,一边儿回想着上辈子的事儿,苏还丹想说,她在学校可没多少美好的回忆,一点儿也不觉得这些记忆有啥美好的。
  吃完了饭,苏还丹身边就凑过来俩小伙子。
  穿戴的干干净净,跟班里大部分灰头土脸的同学完全不一样。
  张军和赵红兵,是班里俩混子。
  上课不听讲,下课不写作业,考试交白卷,家里条件还都不错,又是被父母捧在手里疼的儿子,兜里啥时候都有一两毛钱,身边就常围着一些想混些好处的学生。
  混什么好处呢?
  男孩子这个年纪都喜欢尝试一下抽烟是什么感觉。
  学校对面的小卖部里就有卖莫合烟,自己卷的那种。
  一毛钱能买到的量差不多能卷五根烟。
  沙枣林里,时不时就能看见十好几个男孩子凑一起,点上一根烟,你一口我一口的吸烟。
  张军和赵红兵身上有烟味儿,脚指头想都知道刚从沙枣林出来。
  张军长的很好看,五官分明立体,下颚线很锋利,略圆的丹凤眼,就是个子不够高,可能是长个子晚的类型,如今比苏还丹矮半个头。
  一看见苏还丹就笑,笑的一口大白牙晃呀晃的。
  “离远点儿,一身烟味儿,熏死人了。”苏还丹没好气的赶人。
  上辈子,苏还丹的第一个追求者就是张军,从初一到初三,全校都知道的那种。
  苏还丹还真就没搭理过他。
  “拿着,快吃吧。”张军没少被苏还丹这么赶人,也不生气,嬉皮笑脸的把口袋里掏出来的大白兔奶糖放在苏还丹面前的桌子上。
  一毛钱三颗大白兔,学校对面的小卖部靠着莫合烟和大白兔也没少赚钱呢。
  张军看苏还丹不搭理他也不生气,他就坐苏还丹后面,等苏还丹把糖扔回来,他又给送回来,剩下的午休时间就这么来来回回的过去了。
  下午是物理课和化学课,上完课就放学回家。
  回家的路上,张军、赵红军是一定会把苏还丹送到上沙村村口才走的。
  村口远远的,就能看见她大姐用方巾抱着头,在等她。
  姐妹俩汇合后,大姐就想把手里的方巾包在苏还丹头上。
  “村里已经有人家打稻子、碾米了,草渣子多,尘土也大,包着点儿,明儿上学书包里装一块儿方巾,进村之前包上,要不然你就天天洗头去吧。”
  不说我也知道了,一到村口就呛鼻子,不到十一月底,这种呛鼻子的大环境都过不去。
  回到家她大姐又嚷嚷了:“妈,我去接老三,又看见那俩小子了,追的还挺紧。”
  苏还丹:……
  无不无聊呢?
  我又不搭理他们俩,再说年底搬去城里后,就再也不联系了,有啥好说的?
  就她大姐这一嗓子,苏还丹今天晚上一直到睡觉前都被亲妈叨叨:你年纪小,别搞对象,那俩小子不是好东西,不长进的东西,给不了你好日子……
  嗯,一晚上就在絮叨这些话,听着可烦可烦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