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谋划与布置

  清晨,汉故城门口,依然熙熙攘攘,混乱不堪。程知节大军抵达后,不仅带来了大批骑兵,还有秦卿这丫头细心安排的商队,以及李捷所需要的物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豆粕,这是草原上牲口群不可或缺的食料。
  经过连日的叛乱和战争,各个部落的牧民冬草储备已经所剩无几,不得不精打细算地饲养牲口。
  现在,终于有哺育的食料分发,大小部落和贵族都对李捷产生了些许感激。在城门口,那些在叛乱中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叛军贵族,已经在冰天雪地中被冻了好几天。经过半个晚上的女人谈判,裴莹这个丫头的好奇心被激发出来,跟在李捷身后出了城门。
  城门外,突厥大小头领簇拥着两位朝廷天使,送他们出城。城门口的大寨中央,八百人队伍已经整装待发,一辆辆大车装载着妇女孩童,她们茫然地看着左右,不知道未来的命运如何。
  “这些就作为献给父皇的俘虏吧。年轻贵族女子充为宫娥,年老的去尚衣局,男童怎么圈割我就不管了。”
  李捷叹息着说,他虽然赦免了这些人的性命,却将他们变成了奴隶。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谁又能怪得了谁呢?
  武媚娘对这些人群毫无感觉,也许她早已看惯了世事轮回。她只是瞥了一眼,然后回头和李捷拱手道:“殿下放心,婢一定会把他们都平安带到长安的。有了这些进贡,相信陛下也会龙颜大悦。
  好了殿下,我们上路吧。”在告别之处,武媚娘再次向李捷拱手告别,随后她带领萧公公开启了前往长安的车队。在送走武媚娘之后,李捷目送着这个传奇女子换上唐宫女官服,英气勃勃地翻身上马,他忍不住摇头叹息,“真是个百变妖精!”
  他心中暗想。杨翊曾嘱咐他要掌控住这个女人,但李捷心中却不禁疑惑,自己真的能做到吗?历史上,武媚娘因遇到李治而获得最大的机遇,若非李治将她从感业寺接出,她或许只能在寺庙中度过余生。武媚娘曾深爱着李治,助他击败众多强敌,长孙无忌最终也败于她手。然而,如今这个女人视他为依靠,但如果她再次遇到李治,会发生什么呢?“好了夫君,别再看了,武姐姐已经走远了。”长孙织酸溜溜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李捷回过头,看到长孙织醋意十足的小脸,她正不满地盯着他。
  “我?我会想她?”李捷哑然失笑,对于武媚娘这种强悍的女人,他真的希望离得越远越好。与这位狠辣的女魔头斗,他还太嫩。长孙织显然不信他的话,抱着胳膊哼哼道:“是吗?我的夫君大人,你若不喜欢武姐姐,怎会向陛下举荐她做御前秉笔女官?”
  此前武媚娘的品级是才人,属于嫔御一阶,需侍奉陛下。然而,由于李捷的举荐,她从才人晋升为秘书省的女官。
  听到这些,李捷惊异地指着自己鼻子,“我,把她要出来?”他真的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成为了推荐武媚娘的人。而长孙织的小脸更加酸溜溜了,“夫君大人就别装了。”
  这位女官可是有可能被赐给大臣的!」长孙织说着,挽住李捷的胳膊,将冬衣棉裙下那一对鼓鼓囊囊的小兔挤得扁扁的。
  她一副早已看穿一切的样子,让李捷真是哭笑不得。他终于明白,上次他询问和亲事宜时,武媚娘为何会那么快回答他;这次他父亲为何会派长孙织作为使者,甚至威胁说带不回成果就掉脑袋。
  这一系列的事情,如今都有了合理的解释。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对武媚娘产生了深刻的印象。长孙织看着李捷满面笑容,又狠狠地哼了一声,撅着小嘴,仿佛在吃醋。突然,她身子一轻,被李捷扛在了肩头,紧接着就是两声清脆的响声。在众人面前被丈夫打了屁股,长孙织羞得差点找个地缝钻进去。她张牙舞爪地在李捷背后挣扎,但他却没有放手的意思。
  李捷扛着长孙织,像个胜利者一样大步走回去,一边调侃说:「嫉妒可不是好习惯!这两下是惩罚你不听话,从长安跑出来。」其他几个女孩,包括绿珠、秦卿和裴莹,都羞红了脸。
  但她们还是忍不住跟在李捷后面,乖乖回去领罚。突厥人民看到这一幕,都哈哈大笑。游牧民族的人就是如此直爽,短短半天的时间,城内外的三十万多名牧人已经准备完毕,将生活用品放在高高的勒勒车上,赶着牛羊组成了浩浩荡荡的迁徙大军,目标:南方。
  中午的会议上,李捷简单地说了一句:「靠近长城的南方地区,朝廷会提供赈济。」这句话说服了所有的部族长老。
  为了食物,为了生存,他们愿意南下。除了被阿史那思摩带去单于都护府的葛罗禄部落,其他的大小部落对迁徙地并不在意。在这漫长的迁徙大军中,唯独缺少了一支队伍。李捷看着曾经奋战的红色汉故城和平静的净水湖,满是不舍。
  他转向身高一米八多的突厥族长呼图忽失温,慎重地说:“这一万户就交给你了。或许我无法再回到草原,所以这是我能留下的最大利益。
  请务必帮我守护好它!”呼图忽失温深感责任重大,他跪在雪地中,右手抚胸,郑重承诺:“天神放心,我会按照您的意志建设好这里,等待您的归来!”李捷对这个带着全族战士北上、勇敢脱离程咬金大军并保护自己的突厥英雄深感信任。他再次留恋地看了一眼汉故城,重重地点了点头。他翻身上马,加入到长长的队列中,再次踏上旅程。五天的奔波后,他们带领突厥降众抵达了长城的雄伟关隘前。
  此时,李捷的心情难以言表。他没有时间再感慨,迅速为各部落划分领地后,便与一群幕僚跟随中郎将郑宝进入关隘,前往怀化城。城中,长安的世家门阀因李捷的拉拢而成为棉纺织行会的力量,使得怀化县城在短时间内繁华了数十倍。大街上,商人们忙碌地穿梭,麦、豆等杂粮占据了半个城区。羊毛纺织品毛线成为长安的新宠,每一个贵女都希望为自己心爱的人织一件毛衣。由于第一批毛线供不应求,这回的商人们打算多拉一些回去,大赚一笔。除了毛线,还有肉干、易于保存的起司、奶酪和奶干等商品在市场上受到热烈欢迎。在草原的商品交易中,优格羊皮等草原特色商品引起了商人们的极大兴趣。他们迫不及待地出城,打着棉纺织行会的旗帜,参与这热闹的交易。
  看着这繁忙的景象,李捷心中满是大展宏图的喜悦,即使他的父亲李世民反对他回到草原任职,但他深知,他的战略目的已经实现。如此大规模的贸易交流,突厥人尝到了甜头,他们将更加依赖大唐。后突厥的威胁,对他来说只是个笑话。
  冷笑着,李捷带着他的追随者们返回中郎将府。按照武媚娘的计策,他们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返回长安,以显示李捷的清廉与不贪权势。他们在中郎将府简单地吃了顿午餐,然后带领着从突厥队伍中重新集结的五百多名朔王府卫士,再次踏上旅程。在府门口,郑宝郑重地承诺:“殿下放心,下臣一定会处理好突厥的局势。”郑家的代言人郑崇俭也紧随其后,表示:“殿下请走好,殿下在草原的善举,郑家铭记在心,定当全力相助。”听到这些保证,李捷心中冷笑,他才是能让郑家在草原市场大展拳脚的人。否则,利益将被太原王氏垄断。如果郑家不全力相助,他李捷可是要考虑换一家合作了。当然,他不会表露出来,而是满怀感激地拱手道:“那就多谢郑大家和各位前辈了。”“殿下,您曾承诺将五原变成另一个朔州,我在这里等待您的佳音。”
  苏烈抱拳道。李捷热情地回应:“定方兄,放心,我胡汉三一定会回来的!”他明白,这个苏烈并没有吹牛,他真的是李靖的弟子、永徽年间的传奇将领苏定方。如果不能把握住这个人才,他李捷的穿越之旅就白费了。李捷的热情保证让苏烈感到困惑,他一面回礼,一面思索着胡汉三这个词是否是突厥语中对尊贵者的称呼。他回头看了一眼,看到老杨翊与朔州军司马、弘农杨家的杨仁基已经完成了简短的交流。
  随后,李捷庄重地施礼告别,翻身上了二狗,带领一批骑士以整齐的步伐冲出,激起街道上的烟尘。然而,李捷的离去并未持续太久。在送别的人群还未完全散去的时候,一个老胖子带着几个突厥贵族跑了过来,他们一边跑一边大声呼喊着:“殿下,殿下,您要为我做主啊!他们郑家太……”“土伦族长,殿下已经回京了。您对最近的榨油生意有什么不满吗?郑家是最讲理的,我们可以考虑不做这笔生意。”郑家的代表郑崇俭看着汗流浃背的老胖子,和蔼地问道。看着空荡荡的街道,埃利金一时语塞,愣了一会儿后才反应过来。
  他尽力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说:“哪里哪里,我觉得郑家非常仁义,我一定要请殿下回京时好好赞扬你们一番!”虽然嘴上这么说,但这位被欺负已久的突厥老人心中仍在流血,他望着李捷离去的方向,久久不愿离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