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战争的利益

  坐在榻上,李捷连衣服都不穿了,一双有神的眼睛直接带着欲求不满下那种极度怨念盯着阿史那思摩长长的萝卜脸。这两天他和这家伙已经随意惯了,没少看到这家伙光着屁股胡闹的身影。
  跟阿史那思摩也不用讲究这些。即使厚脸皮如阿史那思摩,也被李捷看得后背发麻,他忍不住将一张大萝卜脸拉得更长,有规律地抖着小胡子,苦涩地说道:“贤侄,别这样看你王叔我。朔王贤侄大可以把你的美妾召唤出来,你一边做咱们一边谈也行。”
  听到这句话,李捷差点晕倒。比起厚脸皮,他还真比不过这个老小子。他又愤怒地瞪了他半天,最后无力地垂下脑袋说:“王叔是为了处决俘虏一事来的吧?”“没错,贤侄果然聪明,不愧是天可汗的儿子。
  贤侄的智慧就好比那草原上的通天巫一样,广阔而远大····”阿史那思摩眼睛放光,用带点翻译腔语气的关中调昂着长萝卜脸,抖着胡须一阵歌功颂德。不过听的李捷却是头昏眼花直冒金星。他赶紧伸手打住了他的话说道:“不行!”“为什么?”阿史那思摩当即抖着胡子高叫起来。李捷又为难地挠了挠头,才说道:“怀化王叔你我也算是共生死过了,我也不拿什么杀俘不详朝廷大义来搪塞你。真正的原因,怀化王叔你自己应该清楚。”
  在李捷视线深情的注视下,刚刚还嬉皮笑脸的阿史那思摩一下子变得沉默下来。他如何不知道,事情关乎的是朝廷在突厥的统治基础。为了征服突厥,哪怕雄才大略的天可汗李世民都是准备了三年,动员大军几十万,一举击灭了颉利可汗。其中花费的人力物力不可计算,损失将士也差不多有数万之众。
  为了安置突厥降人,李世民与朝廷重臣商议后采用的分而治之的方法。在部落权利下放后,各个部族长老开始划分区域进行游牧。然而,到了贞观十三年,为了讨伐高昌和牵制日益强横的薛延陀,李世民决定册封忠心事主的阿史那思摩为乙弥泥孰俟利泌可汗,并遣返部众回黄河北突厥故地。尽管阿史那思摩非常忠心,但李世民仅给了他三万户,兵马四万人,这和薛延陀的强横力量形成了对持。此外,阿史那思摩的四万单于都护府骑兵是从各部落抽调的,甚至还杂糅了契丹人、奚人鞋羯人等。
  李世民还任命阿史那忠为左贤王,阿史那泥墩为右贤王,以牵制阿史那思摩的权利。这个布置在平时是有效的,能够保证突厥降人的稳定,并将各部落力量凝结成一股劲儿,成为大唐的利剑。
  然而,前些年的真诺水大捷是在突厥内部安定的情况下实现的。这次突厥内部发生叛乱,阿史那思摩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各部落不听他的号令,单于都护府兵也超出一多半变得不可信任。阿史那思摩并非愿意成为诱饵,领着五千汗帐兵到雪原上和八万叛军光膀子拼命。他实在无兵可用,只能从胜州、朔州搬来的府兵加一起两万多人。
  其中一点弹压单于都护府,其余的全部拉出来,一路作为诱饵,一路直接打扮成突厥叛军杀进了薛延陀国界烧杀掠夺。原本计划是阿史那思摩边打边逃,吸引叛军,然后由阿史那忠还有胜州都督府长史苏烈几个南下击破几个缺乏保护的叛乱部落营地,最后哪怕几万叛军被带到了薛延陀,也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不过阿史那思摩很幸运,正好遇到了傻大胆北上的李捷,意外依靠着李捷拖住叛军宝贵的四天。此时虽然战争打赢了,但后续问题却带来了一大堆。创作如下:在汉故城附近,聚集了大量突厥的降人,他们因最近的叛乱而被聚集在此。阿史那思摩,在经历了这次重大的胜利后,赢得了巨大的人望。
  如果他再有权力处理叛乱的部落,他将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这将使阿史那思摩在突厥中的威望真正稳固,使他成为真正的突厥可汗,而不仅仅是之前的空架子。这就是苏烈前来劝说李捷要拖延的原因,一个威望在突厥中无人能及的突厥可汗,是朝廷所不愿看到的。不论个人的忠诚和奸诈如何,只要有才华的人通常都会有相对应的野心。尤其是阿史那思摩,他做了这么多年的突厥可汗,一直都憋屈着。如果放弃这个机会,他可能会一辈子都做这个憋屈的可汗。他的脸上满是纠结和犹豫,满口的牙齿咬得嘎吱作响。
  最终,他下定决心,猛地站了起来。“怀化王叔,淡定!淡定!”看到阿史那思摩这个样子,李捷吓了一跳,赶紧摆手劝说。同时,他向后面退了一点,以避免可能的冲突。
  他记得昨天的战斗中,阿史那思摩的武力值非常高。然而,李捷还是没有躲过阿史那思摩的突然行动。这位俟利泌可汗没有顾及任何礼节,一步就跨上了李捷的床榻。他的鹰目紧紧盯着李捷,双手按在李捷的肩膀上。
  李捷一脸苦涩,以为阿史那思摩的性取向突然改变了。然后,阿史那思摩突然说出一串让李捷心动的话。城外的汉故城此时变得更加热闹。三天前,连续的战斗让谋落、沙博罗、宪马、突骑施和阿儿浑等部落的三十多万部众被聚集在这里。战争中被击破的葛罗禄残部也被收拢在这里。整个城下混乱不堪,八万的叛军被杀了一万多人。连续的攻城又让突厥叛军付出了上万人的代价。
  除了逃散的,还有三万多人被捉回来,被圈成了一个巨大的战俘营堵在城下。阿史那思摩确实学会了李捷的策略,那高耸的冰墙连一只苍蝇都进不去。和他们一起被丢在那里的,还有将近两千名叛乱部落的贵族。
  几乎有一大半的突厥家庭都有人死在了战争中,那种在冰封雪原上捡拾冻硬的家人的悲伤,深深触动了葛罗禄族人,他们心中充满了暴虐的怨气,痛苦的哭泣、恐惧和忧虑,害怕接下来的惩罚和报复,还有失去牛羊物资甚至自己被掠夺的恸哭,所有这些累积成了一座尸体堆积成的小山。
  城下,李捷面对的就是这样一幅悲惨的世界。跟在他身边的裴莹,那个一贯倔强坚强的女孩,也不禁把小脑袋靠进了李捷的怀中,她不忍地说:“就不能让他们过得好一点吗?太凄惨了!”
  李捷心头也是颤动不已,他不知道能对她说些什么,只能用力抱住她,将她的脑袋蒙在自己的怀里,不去看这凄惨的一幕。然而,令李捷感到意外的是,一直紧紧跟在他和裴莹身后的新收养的义女李玉儿,突然用冰冷的语调说了起来:“小娘不用怜悯他们,这一切,都是他们挑起的,这是他们必须要受到的惩罚!
  小娘,你要知道,如果义父败了,我们经受的会比他们还要凄惨百倍!”裴莹愕然地回过头,李玉儿又淡淡地加了一句:“这种凄惨我已经经受了。”
  李捷注视着这个六七岁小女孩冰冷仇恨的目光,忍不住叹息摇了摇头。李玉儿的出身已经找不出来了,但她精通汉学,不是部落贵族就可能是小部落族长。战争给这个幼小的女孩的心灵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将来,也不知道她会变成什么样。“玉儿,不要这样!”裴莹也担心地转回头要劝说她什么,似乎知道她的劝慰言辞一样,李玉儿却抢先摇了摇头说道:“小娘您不用劝了,大玉儿一定要保护好小娘,义父,大玉儿去练剑了。”
  说完,这女孩快速跑下城楼,远远地看着帐篷前,那个小小的身影举着横刀在寒风中认真地练习着盛问剑教给她的剑法。李捷再次叹息并摇头,但对于城外那凄惨的声音,她的心肠变得硬了许多。城外,牧民们经过盘查后被押解到城内,一部分人幸运地成为自由民,但更多的人沦为奴隶。新的万户朔王部落正在逐渐形成,追随李捷北上的突厥府兵、朔王卫士、长安游侠等,都将得到李捷许诺的奖励。
  贵族、百户、财富、牛羊,甚至那些被收编的小部落聚合而成的几万老弱都喜笑颜开,因为成群的牛羊补偿了他们这么多天的损失。在这个新形成的朔王大部落中,他们成为了自由民中的顶尖阶层。是啊,管那么多干嘛,我又不是救世主,只要我的部下和对我重要的人过得好就行,其他的,管他作甚。
  看着城下面容严肃的阿史那思摩和脸色难看的苏烈快步走来,李捷的心情变得轻松,她搂着裴莹娇小的身子,慢慢地迎了上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