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人型坦克

  \"几位大人,目的地就在前方。
  典型的西市胡商住所,杂乱且喧闹,弥漫着难闻的气味。胡人们披着羊皮袄,满身污垢,说着各种难懂的语言,为了一点小利益大打出手。如果不是为了传说中的神兵利器材料乌兹钢,李捷几乎想要捂住鼻子立刻返回。他跟随几个天竺商人左转右转,最终来到一家旅社。店主是唐人,但明显不待见这些随地大小便的天竺商人。
  他回来后没有打招呼,直到看到李捷一身锦衣博带才精神了一点。但李捷已经有些不耐烦,没有心思和一个老头浪费时间。他捂着鼻子不理不睬地上了楼,结果刚一拐弯,迎面而来的腥臭味又让他退了一步。
  正对着走廊尽头的那个屋子,一个突厥老爷们正搂着一个肥嘟嘟的突厥老娘们在那儿亲热,那骚味、汗脚味和那事的臭味让李捷都直恶心。尤其是精神上的恶心,哪怕看丑男与美女,也是一种乐趣,但看着这个肥嘟嘟、脸上黑一块绿一块、同样一身胸毛的突厥女人,那绝对就是精神上的折磨了。
  好死不死,看到英俊倜傥的李捷,那个突厥老爷们还很热情地挥起了手来。“阿扎克秀,极力木。”娘们一样的大唐人,一起玩啊!“草,老子玩你妹,不对,玩你妹都嫌恶心!”一脑门青筋的李捷嘴角抽抽的直接挥了挥手。
  “给老子打!”扎伊克,扎伊克,乌列比利客乌……几个捂着鼻子、被熏得一肚子的游侠拎起那个突厥人扔到墙角就是一通暴打小朋友,打得突厥小朋友惨叫不已,求饶连连。可惜的是几个游侠汉字都没认全,哪儿听得懂突厥语,打得就更狠了。
  这里更证明了学好一门外语的重要性。令李捷恶心的是,这一头突厥人被打的血肉横飞,那一头被拎下来的突厥老娘们居然对着自己直流口水,那种眼神绝对是赤果果的色眯眯。“妈的,赶紧走!”那眼光比没减肥之前的芙蓉姐姐杀伤力都大,头皮发麻的李捷也不嫌弃一鼻子咖喱味了,推搡着几个天竺商人就走到了前面,赶忙两步走过了长长的走廊,在一个咖喱味更浓郁的房间中打开一个大包裹。天竺商人在颤抖中,终于呈现在众人面前十二个乌漆墨黑的铁球子。
  “这就是乌兹钢?”他单手拎起一个,这个馒头大的铁球出奇地重,重量至少有五六斤,相当于一把大唐横刀的重量。
  听到李捷的疑惑,几个天竺商人又是一阵颤抖,其中一个赶快解释道:“尊贵的王爷,这次我们不敢再欺骗您了,这些上等的乌兹钢钢锭就是我们带来的全部。”
  这种珍贵的矿产在我们天竺也是非常稀有的。这次几个天竺人倒也没有说谎,毕竟在唐朝黑漆漆的牢房里蹲一辈子的威胁下,这点小财富又算得了什么呢?虽然这次交易等于掏空了这几个家伙一半的身家。
  李捷听了半天这几个天竺人半通不通的关中话,费了好大劲才弄明白,难怪这几个天竺商人千里迢迢才带来这么几个铁疙瘩。乌兹钢出产于天竺北部,也就是今天的巴基斯坦海德拉巴邦,那里的铁矿纯净而且特殊,不用经过锻打,就带有迷人的天然条纹,锋利、坚固、柔韧,集于一身。但是这么好的东西,产量同样也是少的可怜。这十二块乌兹钢锭,可是足足几年的铁矿开采才积累出来的。
  再加上冶炼、浇铸等工艺的复杂性,使得这种钢铁更加珍贵。
  在世界的另一端,天竺北部的工匠大师们精心炼制出了一种神秘的黑色金属——乌兹钢。这种不起眼的黑色金属,却能打造出世间罕见的神兵利器。大师们严格控制着各种成分的比例,将黑锰矿、竹炭以及某些植物的叶子封在套管中炼制。
  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艺之后,乌兹钢锭这才诞生在世界上。虽然这种乌兹钢的数量很少,但有一次贸易机会还是有可能带来数百块的。然而,最近波斯与大食的战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由于与波斯萨珊王朝的渊源,印度北部的贵霜几乎将所有的乌兹钢都卖到了大马士革。这几块乌兹钢还是几个天竺商人祖上存留下来的。
  原本想在大唐发个大财的,结果因为一些小事情,这些东西就都归了别人了。看着李捷思索着摩挲着几个铁球子,几个天竺商人就像看着自己老婆被别人领上床了一般,那种难受劲儿就别提了。
  不过把玩了好一会几个大铁球,李捷忽然回过头有些郑重地问了起来:“这乌兹钢,你们还能再在天竺弄到吗?” “应该差不多。”犹豫了一下,天竺商人小心的回答了起来。“俺们家祖上就是矿场的工人,认识的人脉也比较广,如果能花上一些钱,还是能再挤出一些份额的。”
  “很好,秦卿,领这几个天竺商人一会去西秦楼,取一百二十贯,这十二个乌兹钢锭我买下来了。”“老大,他们不是说献给咱们了吗?” 到底还是小农出身.刀疤刘当即就急切的问了起来,不过没有回答他,李捷对着几个意外之喜的天竺商人又吩咐了起来。
  “不过我有要求,你们回天竺,这种钢锭有多少搞多少,都给孤带回长安来,还是十贯一块!”刀疤刘几个这才释然,王微的眼中却带了一抹深意。要取得这种乌兹钢锭,必须预先给予一定的利益。
  在这点上,李捷表现出了极大的魄力。刀疤刘背着几十斤重的乌兹钢锭,就像没背东西一样轻松。精明狡诈的天竺商人,在看到李捷得到了实惠后,再次热情地推销他们的货物。李捷看着白叠布上的花纹,摸了摸手感,突然笑了。他询问白叠布的价格,得知每匹要十五贯钱。
  李捷是个热衷于考古的专家,他对大唐物价的了解可谓如数家珍。他清楚知道一贯钱的价值,相当于下品绢一匹。如今天下太平,每斗米的价格降到了十一文钱,十斗米为一石,大约一百二十五斤。也就是说,一贯钱可以购买八到九石米,相当于一吨多的大米。在长安郊区,一户农户三口之家用一贯钱就可以维持一年的生计。
  李捷不禁想起了当时满大街的棉织品,心中不禁产生了疑问:“难道这东西比丝绸还要昂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