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事情难逃,打上门来了

  \"参见父皇,父皇金安。
  \"在含元殿后的御书房中,李捷五体投地地跪在书案前,对李世民行礼问候。
  对于这个一直被他视为调皮捣蛋的儿子,李世民感到一阵无语。
  从太子李承乾到老十五,没有一个像李捷这样调皮捣蛋的。
  回忆起李捷的儿时,他总是气走师傅,逃课,用破罐子旧东西美其名曰考古,但这些都不算什么,毕竟还只是孩子气的调皮捣蛋。
  然而,自从李捷十二岁出了宫后,李世民就更加头疼了。
  这个儿子经常和贵族子弟打架斗殴,甚至还有一次领着一群乌合之众去一个不知名的小地方剿灭土匪。
  最让李世民担心的是,半年前李捷竟然带着一群狐朋狗友悄悄离开了长安,去了一个他都不知道的地方,然后奇迹般地消灭了一个官府多年未能剿灭的土匪窝。当时李世民真是气坏了,把李捷和另一个倒霉的儿子李格带到崇明殿前狠狠地打了一顿。但是李捷并没有因为被打而感到害怕或后悔,反而满眼小星星地问起了当年父亲领着玄甲骑兵冲垮窦建德三十万大军的故事。
  在儿子的崇拜目光下,李世民得意地讲起了当年那段光荣岁月。
  尽管儿子调皮捣蛋,但李世民还是深爱着他的。
  他希望儿子能够吸取教训,明白什么是责任和担当。他知道这个儿子有着无穷的潜力和才华,希望他能够将这些才华用于正道,为未来的大唐做出贡献。
  程知节率领玄甲军两千五百名战士,借着晨雾的掩护,突然袭击了窦建德的大营。
  李世民激动得口沫飞溅,足足讲了一个时辰,才把那场惊心动魄的大战讲完。
  他的脸上意犹未尽,擦了擦嘴,却看到李捷这个小子坏笑的目光。李世民心里一阵郁闷,感叹自己上了这个小子的当。
  他原本要被禁足半年,但第二天就又活蹦乱跳地跑出宫了。李捷虽然是个淘气的孩子,但他的身上有一种特别闪光的地方,那就是讲义气,对兄弟姊妹和睦慈爱。
  有好几次,明明是他犯了错,但他却硬是揽在自己身上,结结实实地挨了板子。
  这一点让经历过冰冷权利斗争的李世民感到欣喜不已,更不用说李捷还是一个很仁孝的孩子。
  当李捷跪在李世民面前时,李世民的火气已经消了差不多。他对着李捷轻轻挥了挥手,让他起来。
  李捷立刻跳起来,嬉皮笑脸地问:“爹啊,找我来到底干嘛啊?我这回来还没吃完饭呢!”这句话让两人的距离再次拉近。李世民把一份奏折砸在桌子上,这是褚遂良弹劾李捷的奏折。李捷仔细地读了一遍,然后在李世民的笑意中,轻轻放回了奏折。
  他蹦出的两个字差点没把李世民胡子气歪:“放屁!”“你刚才说什么?
  有人弹劾我?还说我做的事情是放屁?”李世民忍不住打断道。
  李捷无辜地耸了耸肩膀,“本来就是啊,我安安生生地经营着自己的小店,这位大臣何德何能,一个三品大员不干正事,弹劾我这小老百姓,他是不是闲得蛋疼?
  如果他是五六品的御史或侍御史也就算了,他可是堂堂的宰相啊,难道不应该多关注国家大事吗?
  天天盯着我们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居心何在?”李世民听后突然皱起了眉头。
  作为皇帝,他本能地感觉到这个问题背后的政治动机。
  他需要深入思考一下。李捷没有给他太多时间思考,接着说道:“还有啊,他说我什么伤风败俗,市坊里那么多胡姬酒楼,他怎么不去找事?他以为他是谁,有什么资格定义什么是伤风败俗?”
  李世民听后眉头紧锁,还没等他反应过来,李捷又竖起一根手指,继续说道:“再说了,他这个宰相大人的字眼‘风闻’,是听说的意思吧?
  那不就是道听途说吗?毫无证据就敢上书弹劾皇子,这种做事风格靠谱吗?未免也太嚣张了吧!”李世民回忆起褚遂良的奏折,发现里面确实用了不少“风闻”的字眼。他眉头紧皱,思考了片刻,突然笑骂道:“好啊你这个九郎,又被你绕进去了!
  说到底,你还是违规经营酒肆!大唐诏令说官员不得经商入市,可没说皇子不能这么做吧!”李捷眨了眨眼,无辜地回答:“可我不是官员啊!大唐律里可没有说皇子不得经商这条吧!”李世民顿时又愣住了。还真是!这小子的身份是漠北行军大总管,并不是官员。李世民哑口无言,这个狡猾的家伙!改写如下:“漠北都护府都督都这个职位,上一次他出走被夺了!除了朔王王爵,这小子还真是无官一身轻。
  成年皇子按律当之官,父皇勤俭节约,我的封国还那么偏远,不提前赚些钱,到哪儿怎么过活啊,怎么年年给父皇母妃置办礼物,以表孝心啊!”李捷越说越觉得可怜,几乎都快哭了,把李世民也弄得无可奈何。原本的批斗大会变成了给他出谋划策的会议。“我的皇儿啊,那你不会做的隐秘点,划到别人名下替你办事不就得了!
  “干嘛非得自己出面弄得这么难堪,还让别人有了攻击的把柄,当年你爹我就……咳咳。”
  李世民差点就说漏嘴了,就在他尴尬的时候,李捷的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一样。“那可不成,我这半遮半掩,都有人眼红我的产业打上门来了,再那么隐晦,还不得让人欺负死啊。爹,我让人欺负了,您也是面上无光啊!”“哦?谁敢上门欺负皇儿?”“额,小角色而已,已经被儿臣处理了。”
  估计是哪一个不长眼的勋亲子弟,既然李捷自己处理了,李世民就也没多问,也不知道他若知道了今天和长孙冲的冲突后,还能不能笑得这么和善的坐在这里给李捷出着当年自己用过的法子。
  李世民还有一大堆事儿要处理,就干脆打发李捷滚蛋了,不过得到李世民的暗示后,李捷却一时间没走,犹豫了一下,这一次真是小心翼翼的开了口。“父皇。对于和吐蕃的和亲,我还有些小想法。”“哦?说。”刚刚李捷一些稀奇古怪的点子引起了李世民的兴趣,对于他干预政事也没有不悦,而是好奇的问了起来。不过刚要组织一下措辞,李捷刚要说的时候,外面小黄门却是长长的一嗓子。
  “长孙大人觐见!”真是的,这个老不死的长孙织总算是不怕丢人过来了!长孙织在这方面李捷还真是心虚得很,立马一拱手道别起来。“父皇,既然您还有公事要处理,儿臣就先告退了。”
  “也好,去看看你母妃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