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姜笙成长

  古人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仔细观察也能发现,幼时经历会影响一辈子的选择和习惯。
  姜笙是不幸的,本该自信成长的岁月里都在与狗抢食,但她无疑又是幸运的,在尚未定性的时候遇见兄长,找回至亲。
  当意识到乞讨有损尊严,她学会自食其力。
  当发现赚钱能够帮助更多人,她愿意抛弃懒散。
  当兄长需要援助,她也能勇敢学习陌生的一切。
  世家,礼仪,端庄,娴静。
  哪怕是面对曾经仰望的世家嫡女,她也能大胆站出来,护住失魂落魄的堂妹。
  即使心底有些发虚,即使掌中略微出汗。
  檀月殷殷的叮嘱再次回荡,“姑娘且记住,除了皇家人,江家不畏惧丰京任何世家,管他三公三孤六尚书,只要有理有据谁也不怕,将军就是你的底气。”
  是啊,她也有人撑腰了呢。
  姜笙重新稳住情绪,学着祖母冷厉的样子瞪过去,“还不赶紧走,是想我叫来各位夫人评评理,还是告诉丰京人你做的好事!”
  朱婉婉心惊胆战,不知道对面这个人是谁,但又怕事情闹大。
  姑娘家拌嘴是一回事,往死里逼迫人又是一回事。
  她不敢停留,匆匆扯着同伴离去。
  柳树下重新归于寂静。
  姜笙转过身,定定地望着仍旧失神的江承瑜,轻声询问,“朱家姑娘说的是谁?”
  姚思卿想要阻拦,看着小姑娘坚定的样子,又把手缓缓落回身侧。
  有些事情,总会知道的。
  江承瑜低下头,吞吞吐吐道,“是江承欢。”
  那个真假千金中的假嫡女,曾经矜贵高傲的模样犹在眼前,受惊时犹如小鹿般彷徨,眼底总挂着不安。
  她的人生一落千丈,从天之骄女沦落人人喊打,拥有的逐渐失去,失去的不再回来。
  假如她是个纯粹的受害者,或许也可以靠着往昔的情分活下去,做江家隐形的三小姐。
  但偏偏她不是。
  生母的算计让她享受富贵,也让她跌入地狱,在无知无觉的时刻,命运就已经被既定。
  “就在大伯母知道真相那天,她从云台上跳了下来,是我说的话太难听刺激到她,我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江承瑜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真的知道错了,我不该说那些话。”
  “如果……如果我能开导她,能安慰她,也许她就不会死。”
  没人想伤害一条性命,但无心之失,也已经造成了失。
  姜笙没有阻拦江承瑜内疚。
  她只是遥望远方,想着十二年前被交换的两个婴孩,如果知道了十二年后的命运,她们还愿意被交换吗。
  还愿意走既定好的道路吗。
  没人知道江承欢的答案,但姜笙愿意。
  七年乞讨辗转的日子真苦啊,可她也拥有了世家女不曾得到的自由,还陆续遇到哥哥们,她的人生逐渐丰富多彩,从简单的自由变成努力的富足,从孤苦无依到欢天喜地。
  不同的路径造成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出身注定不同的未来,但无论怎么走,只要心是欢喜的,遍地都是光芒。
  人啊,就得把路越走越宽,把平凡过成美好,把日子过出花来。
  姜笙转过身,为江承瑜揩去腮边泪珠,“出口伤人是你不该,但她的选择并不是你能决定的,我也没想到她竟然走了这条路,更没想到那么久才知道这个遗憾的消息。”
  哥哥们联手扯的谎,本质上是出于善意。
  可她已经长大了,有些事情总是要面对,总是要体会的。
  “姐姐,你不恨吗?”江承瑜诧异地停止哭泣。
  就连姚思卿都有些讶异。
  真假千金中的两位女孩,无论是身份也好利益也罢,都处在敌对位置,都有需要争夺的存在,她们天生就对立,难以兼容。
  更何况,江承欢的一切,都是生母费尽心思算计抢夺而来。
  不仅害得姜笙流离辗转,江廖氏如今也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母女两个更是永无天伦之乐。
  可明明,她们应该很爱彼此。
  江廖氏也许并不算合格的将军夫人,但她绝对是个好母亲。
  她只是没能在正确的时间爱上自己的孩子,她爱错了人,也恨错了人。
  错到离谱,甚至没有悔过的机会。
  “不恨。”姜笙摇摇头,逐字逐句道,“江承欢的死亡不是你能够决定的,我们两个人被换也不是她能决定的,被侵占的锦衣玉食固然可惜,但我恨她也没有什么用处。”
  没人规定真假千金就一定要对立,要不择手段憎恨对方。
  走到现在能发现,越是矜贵生长的花朵越经不起风雨,摸爬滚打的坎坷反倒带来了坚韧。
  “恨只会让我沉浸在愤怒里,埋怨,仇视的痛苦会缠绕着我。”姜笙睁着明亮的大眼睛,单纯又通透,“人生已经走到这个地步,好好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于她是。
  于江承瑜是。
  于江承欢也该是。
  吃过的苦啊,摔过的跟头啊,都应该转化成行走时的敏捷。
  用从前积攒的经验,规避后来的风险。
  人生,不就是这样。
  江承瑜呆呆地看着,突然发现自己远没有堂姐通透,从前不知轻重言语伤人,如今沉浸内疚任人欺凌。
  两种都太过极端,都不合适。
  她应该管好自己的嘴,在敌人欺侮时勇敢还击,在平静时保持善意。
  不知哪里传来悠扬钟声,四散着的夫人小姐们纷纷起身,往保和殿内走去。
  “要开宴了。”姚思卿提醒姜笙,“要现在回去吗?”
  糟糕,太过专注做姐姐,肩负的重任还没完成。
  姜笙吐了吐舌尖,想起这是在皇城,又迅速缩回。
  “小瑜啊。”她语重心长,“我要出去趟恭,你先跟二婶说一声,免得她担心我们,可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