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许默心事

  “咳咳咳咳。”
  少年清了清嗓子,尽量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无辜又老实,“大掌柜说的安水郡那家作坊,也是我们的。”
  坐在高椅上的大掌柜瞪圆了眼睛。
  “大掌柜如果执意觉得安水郡的腊味香的话,也可以去运。”郑如谦伸出两根手指头,“我们还承接运货,只收货物二成的运输费,您看如何。”
  说起来有点遗憾,兄妹俩只顾着忙碌作坊,都没来得及安排人运送东西。
  郑如谦这个东家只能自己舍身取义,亲自出马。
  他满腔豪情,没注意到对面的大掌柜表情从震惊变成了不敢置信,再转到发懵,最后凝成不甘。
  “二两银啊……”大掌柜不忿地呢喃,“哪怕是在丰京,也没有这么贵的东西。”
  其实有。
  比如荔枝,每每五六月份从南方运送来,一颗就价值千金。
  古人曰,“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亦为荔枝蒙上了更为贵重的面纱,使得每到炎炎夏日,丰京便涌起一股“吃荔枝”热潮。
  千金们不仅自己吃,还请人吃,以此彰显财力,又抬高手腕,让人不敢轻视。
  腊味之所以让人觉得配不上高价,是因为猪肉价格低,又不够稀罕。
  但郑如谦一点都不后悔抬价。
  安水郡的房租并人工连丰京的一半都不到,腊味尚且能卖到五百文,凭什么在丰京卖不上价。
  不过二两银子委实是高了点,瞧着见大掌柜眉宇的心痛与纠结,郑如谦回头冲妹妹眨眨眼。
  姜笙心领神会。
  小姑娘仰着头,发出天真懵懂地问,“二哥,一定要卖二两银吗?能不能少要点钱,看把伯伯心疼的。”
  大掌柜一怔,赶紧收拢掉表情,怀疑自己情绪太过外放。
  “便宜?怎么便宜?”郑如谦吹胡子瞪眼,“我们做腊味也是要成本的呀,那么多人口都要养活,便宜下来本都不够。”
  “可是……”姜笙摇他手臂,“就稍微给伯伯便宜点吧,就一点,一点。”
  郑如谦表情很为难,内心天人交战,似乎要降低价格,但又不太舍得。
  对面的大掌柜莫名其妙就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半晌后,郑如谦终于下定决心,“最多便宜五百文,爱要不要,不要拉倒。”
  二两一斤的腊味,去掉五百文之后就是一两半,相当于便宜了三分之一,搁谁都得意动。
  大掌柜几乎是立即站起来,伸出手道,“小友莫急,我们再好好商量商量。”
  半个时辰后。
  郑如谦手里拿着尚带墨香的文契,上下打量,左右欣赏。
  虽然他没有大哥的文采斐然,但天天靠着个文曲星,想要当文盲都难。
  至少这文契上的字他能全部看懂,确定没有陷阱以后,郑如谦与大掌柜同时签字画押,把腊味以一两半的价格卖给悠然居,每月至少供货二百斤。
  等去衙门过完明路,文契就正式生效,成为双方的约定,也是约束。
  “两位小友可要及时给悠然居供货。”大掌柜笑呵呵地,依然没有平等地对待兄妹两个,但至少不再居高临下,“要是有什么新货,也只管送过来。”
  郑如谦瞬间想到张姑姑的白水面。
  可姜笙只拽了拽衣角,就让他咽下所有话。
  回去的路上。
  郑如谦忍不住询问,“为什么不把白水面卖到悠然居,一定会受到丰京百姓的欢迎。”
  丰京不缺有钱人,只要有足够稀奇的噱头,哪怕是碗真白水面,也能让人趋之若鹜。
  更何况,张姑姑的白水面内有乾坤,足够美味。
  可姜笙有别的想法。
  这是除了作坊以外,小姑娘的第二个主意。
  “二哥,白水面是姑姑做的。”姜笙斟酌着道,“我记得她之前说过,想要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铺子。”
  不擅自卖白水面,是对张姑姑的尊重。
  支持张姑姑开铺子,是姜笙对这位善良女子的馈赠。
  每个人都应该勇敢奔赴梦想中的生活,哥哥们是,小姜笙是,张姑姑当然也要是。
  马车还在哒哒行走,外头都是商贩的叫嚣。
  郑如谦鼻尖微酸,伸出手揉了揉小姑娘的头,“我何德何能,这辈子能有如此良善的妹妹。”
  姜笙呲牙笑,“我也很幸运,有这样好的哥哥们。”
  能够相遇,本身就是上天的安排。
  而遇见你们,就是最大的幸运。
  回到小院天色已黑。
  兄弟几个三两坐着,虽然手里各自忙事情,余光却都瞟向门口。
  好不容易看到蹦蹦跳跳的小姜笙,他们的心微微回落。
  再瞧见一本正经的郑如谦,彻底把心放回肚子。
  丰京不同于安水郡,这个城池太大太繁华,也太多富贵人家,太多惹不起的存在。
  虽然长宴对这些嗤之以鼻,但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兄妹六个,是大人物随手就能按死的存在。
  哪怕许默是个解元。
  在安水郡连郡守都为之侧目的身份,在丰京根本排不上号。
  丰京的解元,没有五十也有三十,别提还有更多的贡生,进士,以及各路达官贵人。
  说起这个,长宴忽然想起前任郡守大人与许默的约定。
  他不动声色看了过去,“大哥可有拜见窦大人?”
  前任郡守大人就姓窦。
  许默放下古籍,斟酌了片刻才道,“暂时还没有。”
  意思是,以后会去拜访,目前不太方便。
  能有什么事情不方便?
  长宴忽然想到朱志,想起许默诡异转变的情绪,以及最近的异样,瞳孔微微放大。
  大哥可能在做一件比较危险的事情,不想连累窦大人,所以才避而不见。
  另一边。
  姜笙捧着从市场买来的四个大肘子,献宝似的托给温知允,在长宴身边绕圈,最后捧到许默跟前,“大哥,我们有肘子吃了。”
  不仅仅是卖腊肠的二百两银,还有悠然居给的五十定金,合在一起足足有二百五十两。
  这下不用捉襟见肘,更不用在青菜里咂摸肉味了。
  姜笙狠狠心,直接买了四个大肘子,要给哥哥们吃个尽兴。
  “看来晚饭很丰盛。”许默非常给面子地笑。
  姜笙高兴坏了,又捧着大肘子旋转到张姑姑跟前,虔诚地献上,“姑姑,红烧。”
  张香莲乐地前仰后合。
  这群孩子们对肉是真热爱啊。
  “好好好,给你红烧。”她接过肘子,又抽出大砍刀,去厨房里烧毛刮油去了。
  姜笙屁颠颠跟着,还不忘拉上郑如谦与温知允。
  有妹妹在的家,总是那么欢乐。
  长宴翘起嘴角,很快瞄了眼许默,“大哥怕连累窦大人,不怕连累咱们兄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