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府城都是冤大头

  临行前,许默拉着郑如谦不知说了两句什么。
  郑如谦面色一变,但没有讲话。
  很快,马车颠簸出行。
  姜笙担忧地询问,“单留二哥收菜真的行吗?不会再遇到那几个刀疤脸吧?”
  许默看了一眼车厢里正在哼唧的方恒,“放心吧。”
  那一把巴豆粉撒过来,仅吸上两口的方恒就拉了足足三天没下床。
  黑衣人会拉成什么样,真是个未知数。
  长宴心有余悸地裹了裹袄子,“四哥,你这巴豆粉末从何而来,威力甚大啊。”
  温知允挠了挠头,他也不知道。
  但吴所未大夫拿出巴豆让他磨时,曾好心提醒,要他拿长巾裹住口鼻,莫吸进去一丝一毫,否则概不负责。
  “说起来,吴大夫真是善良。”姜笙松了口气,又看向温知允,“四哥干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吴大夫不仅不生气,还照发例银,真是个好老板。”
  温知允嘴唇蠕动了片刻,几番欲言又止。
  见鬼的绝世好老板,吴所未自己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时不时溜出去哪个山头采药,留小温知允一个人默默抓药,有时候还要被迫硬着头皮替他诊治病人。
  拿着抓药小哥的例银,承担了所有的活。
  幸好吴所未这人性子散漫,无法无天,每次温知允有事请假,他都大方放行。
  当得知温知允去府城时,他甚至裂着个大牙花子笑,“好小子,说不定我们能在府城遇见呢。”
  温知允打了个哆嗦。
  还是不要遇见的好。
  大渝王朝地大物博,县与县之间距离都极远,更何况是府城与县城之间的距离。
  姜笙和许默轮流交换打马,也跑了足足四天才看见府城大门。
  方恒这几天吃了药,总算从巴豆粉的余威中恢复,他主动接过马鞭,看向吃了一嘴灰的大哥小妹,“这几天你们赶车辛苦了。”
  最开始大家都不会控制驴车马车,到现在几乎人人都会,进步非常大。
  但技术最好的,还得是老三方恒。
  所有驴儿马儿到他手里,无端就听话了许多,甚至不需要鞭子和勒嚼子就能控制行速,更别提启停。
  要是郑如谦在,估计又得红着眼睛不服气地嚷叫了。
  姜笙叹了口气,她有点想二哥了。
  以前郑如谦收菜一趟出去七八天,没觉得有什么,但今儿头一次去新地方没有他,怪不习惯的。
  “别担心,老二送完菜就会过来跟我们汇合。”许默摸了摸她的小脑袋,“我们说过的,永远不分开。”
  姜笙这才勉强露出几分笑,目光落在安水郡的城门上。
  尔后她一愣。
  见过十里铺村的破庙,再到镇子上的街道,以及斜阳县的城门,姜笙一直以为自己的眼界已经扩大了。
  但这一刻,巍峨雄伟的安水郡城门还是镇到了她。
  这不是雕梁画栋,也不是人为砌出的城墙,而是直接以山体为基础,凿开的城门。
  就连“安水郡城”这四个字,都是直接在山体上凿出的牌匾,没有红漆描绘,也没有金漆附着,就展示着淳朴浑然的山石颜色,大气凛然,不次任何。
  城门下是足足十六个士兵持着长矛,分站两侧,威风凛凛。
  车和人分成两道,左侧是较快的车队,右侧是背着背篓的普通百姓。
  姜笙看到这,有些讶异,“府城也有穷苦百姓。”
  这样巍峨富有的地方,连街道都要宽上两倍,那人不应该也得富上两倍吗?
  “傻孩子。”许默失笑,“什么地方没有穷苦人家呢?府城,县城,镇子,穷人和富人遍地皆是,只不过分多与少罢了。”
  “别说只是府城,便是大渝王朝的京都,丰京也会有穷人的呀。”
  姜笙若有所思。
  所以,府城也有穷人,只是穷人没那么穷,又或者穷人的数量少。
  十里镇也有富人,只是富人太少,又或者没那么富。
  那么,府城的包子,也会比县城的包子好吃两倍吗?
  姜笙张着小嘴,目露期待地盯着路两旁刚出锅的白胖大包子,刚从热油里捞出来的肉盒,支棱着香脆翅膀的炸酥叶。
  哥哥们都忍俊不禁。
  方恒看了眼温知允和长宴,“小四小五想吃包子还是想吃肉盒啊。”
  温知允是个老实孩子,腼腆摇头,“三哥,小四不饿。”
  收获了姜笙的一记眼神杀。
  温知允浑身一抖,赶紧改口,“吃,吃个肉包子吧。”
  再看长宴就知趣多了,“只要三哥买的,长宴都吃。”
  方恒哈哈大笑着勒停马车,每样买了一包。
  没多大会,马车厢里响起小老鼠偷食的咯吱声,伴随着的还有姜笙的谦让,“四哥你吃点,五哥你也吃点,多少来两口。”
  几个哥哥全都忍俊不禁。
  只有流浪过的姜笙,对食物如此执着渴望,因为那是她曾经扒着墙角,可望而不可得的东西。
  不过吃完,他们就得商量另一件事了。
  府城那么大,到底住哪里。
  许默蹙眉思索,“若是打尖住个客栈倒也可行,但我们要在这呆大半个月,住客栈是不是贵了些,实在不行租一个月的房吧。”
  “租房还要付牙人租赁费。”方恒把马车停下,“先问问客栈的价格。”
  他们六个人可以要两间房,姜笙一间,其他五个人凑一间,一切以省钱为目的。
  但没想到,省城的物价太不同凡响。
  客栈的下房还需要一百文一天,租半个月就是三两银子出去了。
  方恒黑着脸转身,要去牙行问问租赁价格。
  “哎,小孩。”谁知柜台算账先生叫住了他,“想要便宜的房子?我们这有间新收拾出来的柴房,挺大的只要五十文一天,你看行吗?”
  方恒回过身,看了眼许默。
  俩人选择先去看看。
  账房先生没有撒谎,柴房很大很明亮,只是设施陈旧,像村里那种干净点的土房子。
  这点姜笙兄妹不嫌弃,他们连破庙都住过,这种土房子算什么呀。
  当即签字画押付钱,一共租了半个月的。
  他们此行并没有带太多东西,除却两件换洗衣服,就是许默考试要用的书与笔墨纸砚。
  知道了府城的物价以后,姜笙就庆幸,她给大哥在县里买了好多好多笔墨纸砚,不必来府城当冤大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