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科举制度

  房玄龄幽怨地看了于谦一眼,这段时间户部的钱有七成都是拨给兵部的,于谦每天见到他没别的事,就是要钱。
  房玄龄的眼神自然被杨洵看在眼中,杨洵当即开口道:“玄龄啊,你先别急,霓国那边有很多金矿和银矿,本王已经让人着手开采了,用不了多久第一批金银就会运来。”
  “而且本王已经派人去北燕通知刘正调拨三百万两银子支援国库,钱的事你不用担心。”
  这段时间白家赚的钱全部都上交到了北燕的库房之中,再加上天狼山那边四座金矿的开采,北燕的收入远远超过了开支,钱已经多得用不完了。
  此话一出,房玄龄顿时眼睛一亮,连忙问道:“王爷,您没有骗我?”
  “本王骗你作甚?”
  “那我没意见了。”房玄龄嘿嘿一笑说道。
  杨洵点头,继续说道:“那此事就这么定了,军工司设二品军工指挥使一人,左右副使各一人,其余官职由户部和兵部商议后决定。”
  于谦愣了愣,这跟兵部有什么关系,但很快,他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于是开口问道:“王爷,这军工司是否还要招募兵士?”
  “当然。”杨洵点点头。
  军工司除了研发和打造武器装备外,杨洵还打算在军工司麾下设立三卫,一卫一万士卒。
  这些士卒将会从系统召唤的所有军队中挑选,作为皇城的禁卫军!
  虽然现在有羽林卫和锦衣卫了,但毕竟锦衣卫人太少,而羽林卫的士卒不能说对杨洵百分百忠心,所以弄一支完全忠于自己的禁卫军很是重要。
  而且这支禁卫军背靠军工司,将会装备上大乾最先进的武器,即便只有三万人,那也是以一当十的王牌!
  当杨洵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后,于谦顿时就明白了过来,并表示支持。
  很快这件事就敲定了下来,只有军工司指挥使的人选暂时搁置。
  军工司指挥使不但能接触到最高的军事技术,还掌管着三万王牌精锐,这人必须要对杨洵百分百忠诚,而且还要能文能武。
  杨洵必须得慎重。
  前两件事都顺利的通过了,对于杨洵的想法,众官员基本上都是表示支持的,杨洵当即说出了第三件事。
  “接下来,本王要说的第三件事就是开创科举考试。”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皆是一愣,科举考试是什么个什么玩意?
  要知道,大乾可是没有科举制度的,选拔人才主要靠的是察举制度。
  察举主要是根据一个人在当地的声望,由乡里或者县里选举,推荐给朝廷。
  这个制度一开始的时候还是能替朝廷选取一些人才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地方豪强的介入,这种制度就成了那些土豪乡绅的子嗣入朝为官的大门。
  只要你在当地的关系够硬,给的银子够多,那么你就会被推荐。
  久而久之,这种制度选上来的都是些酒囊饭袋,对朝廷没有一点好处。
  见众人疑惑,杨洵继续说道:“科举制度很简单,就是通过分科取士的方法,公平公正地来选拔人才……”
  杨洵将科举制完整地解释了一遍,在场官员无不听得瞠目结舌,目瞪口呆。
  王爷这是要废除原先的察举制度啊,这不知道得有多少地方豪强站出来反对。
  不过仔细一想,众人就发现了科举制的好处,有很多寒门学子,身负才华,但因为身份低微,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入朝为官实现抱负。
  有了科举制就等于给这些寒门学子打开了一道大门,而通过考试入朝为官的学子,也势必会对杨洵感恩戴德,为杨洵效忠,毕竟是杨洵给了他们这样一个机会。
  这也可以防止那些权贵子弟,凭借自己家中的势力混入朝堂,大大的减少了朝堂中的蛀虫。
  “王爷,科举制好是好,可是一旦废除察举制,恐怕整个天下的地方豪强都要站出来反对啊!”萧何站出来说道。
  “反对?呵呵!”
  杨洵冷哼一声:“谁特么敢站出来反对,本王就宰了他!天下还未安定,谁敢这个时候站出来反对,本王不介意来一次洗牌!”
  此话一出,大殿中顿时针落可闻,所有人都是一副震惊的模样。
  杨洵的话虽然狂妄,但他也是有底气的。
  这事若是换成任何一个皇帝来都无法做到,但杨洵却可以!
  首先,天下大乱,人命如草芥,实力就是说话的资本,天下兵马尽握在杨洵之手,且精锐部队皆对杨洵死忠,杨洵可以凭借武力做任何事!
  其次,如今朝廷中权力最大的无疑就是丞相和六部官员,而这些官员也全都是杨洵的死忠。
  有这些大员的存在,杨洵根本不用担心底下的人阳奉阴违,或者有人故意扰乱科举制度的推行。
  没错,那些土豪乡绅的确不容小觑,但那是对太平盛世而言,在这样的乱世之中,谁的拳头大谁才有话语权!
  就像当初那个盐商贾富贵一样,家中养着五千死士又如何?
  他再硬能硬过杨洵,硬过杨洵的百万大军?
  杨洵想让这样的人死,简直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特别是那些靠着关系进入官场中的酒囊饭袋,杨洵正愁没机会干他们呢,只要他们敢站出来反对,杨洵就敢宰了他们。
  正好解决完这一批人,将官位空出来让通过科举的学子们顶上。
  “科举制要尽快落实下去,此事由丞相亲自督办,六部官员配合,若是有人敢反对,直接按照谋反罪论处,调集当地军队直接剿杀!”杨洵大手一挥说道。
  “王爷英明,臣等必竭尽全力!”众人齐声道。
  李妙音抬着头看着杨洵的侧脸,眼中光芒闪烁,满是崇拜之色,她也是当过皇帝的,知道杨洵想推行科举制度有多难,但杨洵还是毅然决然地做了。
  而且杨洵那你敢反对我就砍你的气势,让她实在有些自惭形秽。
  若是她能有杨洵一半的勇气,是不是就不会落得这个下场?
  再看看那些站出来支持杨洵的朝中大员,李妙音也是羡慕不已。
  想到这,李妙音不禁叹了口气:
  “唉,或许我真的不应再坐在这个位置上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