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张 花楼垣(六)人轻飘虚浮、鼠目寸光……

  不过到了康家现任家主这里,明显就不如上任家主。
  人轻飘虚浮、鼠目寸光。
  ……
  走在后面的元倪一看见青柳,就急冲冲地来到床边。
  质问道:“我家公子究竟是被何人所害?”
  青柳先是一愣,接着道:“我不知道啊。”
  “你怎会不知,当时在房间里的只有你一人——”元倪捏着青柳的衣裳晃了几下。
  青柳脸色肉眼可见的更白了,一双眼半闭着。
  苏子昆最看不得美人受苦,拦住元倪。
  “把她晃晕了什么也问不出来。”
  元倪这才松手。
  青柳手扶着床榻,喘了几口气,歇了好半晌才说出话来。
  “我……我在给康公子吹曲之时,不知怎么的,感觉一阵眩晕,然后就没有意识了……”
  “可有见到什么人?”苏子昆问道。
  “没有……”
  “那你又是什么时候晕倒的呢?”苏子昆摇着折扇,看似轻松惬意,实则握紧了扇柄。
  青柳沉默了一阵,“约摸是我进去的一炷香……”
  苏子昆并不再言语了,一双丹凤眼打量着眼前的女子。
  元倪焦急道:“难道当时房间里还有别人?”
  包厢外正对着就是湖畔,并没有路,若不是武功高强之人根本进不去。
  池云畅和苏子昆皆是无言。
  青柳的身体在微微颤抖着,看似受了不少惊吓。
  池云畅摸上腰间的渡飞剑,剑柄冰凉,就如这人心一样。
  他站在远处,开口道:“青柳姑娘,我建议你还是说实话的好。”
  此言一出,惊起一阵波澜。
  青柳身形抖动,攥住了床单,血腥味还在鼻尖萦绕。
  “大人何处此言?”青柳并没有抬头,瀑布般的发丝将整个脸颊遮掩,似是地狱女鬼。
  池云畅还是站在原地,冷冷道:“你身上的血迹不对。”
  元倪一惊,打量起青柳的衣着。
  青柳是趴伏在无头尸的床边的,整个正面都沾染了鲜血,因是在无头尸的右侧,左袖的整个被鲜血浸染。
  哪里不对?
  “若是有贼人将你二人迷晕后,对康箫下手砍头,你背上一定会有喷溅的点状血迹,可你身上只有片状血迹。”池云畅抱胸。
  元倪迅速上前,拽起青柳的衣襟查看,果然,都是片状血迹。
  所以说定是康箫被砍头时,青柳并没有昏迷。
  池云畅冷眼看着青柳,无言。
  在他刚进门时,就注意到青柳身上的血迹不对,但他并没有立即揭发,是想给青柳一个机会的。
  但世间的人从来都是不见黄河不死心的。
  青柳“咯咯”地笑了起来,突然抬起头,发髻凌乱。
  “对,就是我做的。”青柳眼神里含有恨意,死死盯着池云畅,“康箫是个混蛋——”
  “他薄情寡恩、忘恩负义,以为我们是什么?玩物吗?”青柳一双眼眸中沁出点点泪珠,“他玩弄我们花楼女子的情感,以甜言蜜语哄得我一颗真心,转头又弃之敝履,同别的女子欢好。”
  “我当然容不下他——”
  “这种人就活该被杀——”
  青柳泪珠连线落下,若不是她才杀了人,真的无法想象这样的人竟有如此暴力一面。
  青柳有武功,并且还不低,确实能在将人迷晕的情况下,将人分尸。
  苏子昆却还是感觉有些不对。
  元倪一听这话,瞬间上前扇了她一巴掌,使她重重摔到在床榻上,疼痛出声。
  “贱蹄子,公子平时还不够疼你们吗?竟如此害他。”元倪声音低沉,“去,搜查青柳的房间。”
  门外的护院领命,带着三四个人走了。
  康箫身死,家主必然会勃然大怒。
  但,还好死的是康箫,不算太坏。
  元倪看着眼前瘦弱的女子,思索着。
  如今有了凶手,他也算是可以交差了。
  他本来就是至阳派的人,康家也不敢拿他怎么样。
  元倪又转头看向池云畅和苏子昆。
  抱拳道谢:“多谢二位,助我康家擒获真凶。”
  池云畅和苏子昆都不言语,并不接受。
  元倪明显就是想敷衍了事。
  但现在青柳认罪,一切好像都有了定数。
  护院很快回来,但是却一无所获。
  奇异的是,青柳的房间干净得很。
  不像是事先有预谋。
  可元倪不会管这么多,说罢就要押解青柳离去。
  ……
  夜晚的百花楼依旧是灯火明亮,却在夜风中掺杂了一丝凉意。
  花香混杂着血腥味直冲人的鼻腔,形成一众奇异作呕的味道。
  谁也没想到,新昌最负盛名的百花楼,会在一夜之间发生命案。
  死者还是持有金龙令的新昌康家的长公子。
  周遭一时人心惶惶,生怕康家迁怒于此。
  这其中最无法安心的,当属百花楼的群芳主。
  此事一发生,百花楼的盛名怕是无法保住了,更糟的是,康家的迁怒。
  旁人不清楚康家的内情,群芳主怎会不知?
  康家是皇商!
  还不是一般的皇商。
  当年新帝还在潜龙之时,被困在新昌不远处的群山之中。
  三天断粮断水,很快就要被其他诸侯吞并。
  当时的新昌康家,是县里的粮食商,他们冒着极大的风险,召集全县的男丁,一步步走着小路将粮食送了进去。
  男丁皆死在叛军刀下,一百三十一位男丁和二百担粮食,最后只有三十担送了进去。
  可这还是让新帝有了生息,一举突围。
  后新帝登基,为感念恩德和勇敢,特赐金龙令。
  康家也成了有名的皇商,生意越做越大,在京城也立住了脚跟。
  可这金龙令并不是什么好东西。
  新帝登基赏的五块金龙令,除了新昌康家从商,其余皆是从政从军,最后无一例外,抄家灭族。
  理由基本只有一个,大不敬于帝。
  新帝登基后,手段雷霆,将所有权臣驱逐于权力中心。
  康家当时的家主正是给新帝送粮的领头人,十分有谋略,在势头不对时,迅速交权,领着一帮人回了新昌。
  且常常告诫族人,“切勿挟恩图报!”
  将金龙令也收了起来,不许显于人前。
  也因为这,新帝放了康家一马。
  康家也蜷缩在新昌,做土霸王。
  不过到了康家现任家主这里,明显就不如上任家主。
  人轻飘虚浮、鼠目寸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