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初来乍到

  “他们这一行是要作甚?”
  “哈哈,不怕你笑话,我初次听闻,也是一惊,原本是吕公子家中遭难,独自一人遇到徐州避难,不知不觉身边就有了这么多人。”
  “难得都是不好名利的好汉!”郭嘉也是暗暗称奇,“这吕晁有甚过人之处?”
  徐庶想了一下,说道:“说到奇异之处,那就是他很懒,写字写不全,偏生还都能认出来,要是先生们知道了,免不得说一句不尊先贤。”
  “先生过于迂腐,能学到学问便是好的。不过他这写法传出去,难免招惹祸端。我等寒门和平民有偌大的好处,但是那些世家大族该慌神了。”
  “其实也还好,只要小心一些骂他们就不会知道,等他们知道了,时间已经晚了。”
  郭嘉叹道:“那也要他有这个想法才可以啊!”
  “是啊。”
  两人聊了很久,决定一起跟着去看看,要是真的没有可为,另寻民主就好了,不过徐庶想到了奶谈于吉说的话,心里隐隐有一种想法。
  于吉并没有避着这些人,是因为他想吕晁改变着一切,他就不用去赴死了。
  所以,不光是徐庶,就连黄忠和典韦都听出了一些端倪,不过现在他们的感受还不深。
  晚饭时间,徐庶介绍郭嘉给大家认识,郭嘉也再次认识了一下这群人。
  郭嘉虽然聪慧,现在年纪并不大,所以还有不少好奇,缠着高顺要听西游记前面的内容。
  好在高顺记性还可以,记了个大概,给郭嘉讲了讲,郭嘉顿时就有了极大地兴趣,越听越入迷。
  吃饭之后,时间太早了,这个年代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一到晚上就只有造小人。
  但是吕晁自己才十八岁,还没有跟他一起造小人的,干脆吧所有人叫出来听自己讲故事,都来陪着我一个都别想休息。
  “各位,《西游记》后面的故事大家听不听?想听的赶紧过来,我要开始讲了!”
  最新来的还是年轻的那些人,典满、黄舞蝶以及郭嘉几人来的最快。
  一直讲到了临近子时,讲了两章的内容,众人这才意犹未尽的散去了。
  “这个佛是番僧吧?为何中原大地需要去找区区蛮夷求取真经?我华夏大地多少豪杰,仙神漫天,何须他番邦外佛?”
  郭嘉撇撇嘴,不以为然,不过这故事倒是挺有意思的。
  “不过这讲的不仅仅是故事,还有对社会的讽刺,是在说朝廷的无为需要外力打破?”
  听到郭嘉的话,徐庶笑道:“或许单纯就只是个故事呢?”
  郭嘉摇摇头不回答。
  众人都歇息了。
  第二天中午,到琅琊国都开阳,晚上到了阳都。
  阳都有一个家族,里面出来的人才大家耳熟能详,就是我们的诸葛孔明的老家了。
  诸葛亮的老家就是琅琊阳都,等过几年,曹操打徐州额时候,他们就会到荆州避难。
  虽然经过这里,但是吕晁不想去诸葛家转,自己一个咸鱼的,身边留着这么多人才干嘛?
  而且现在诸葛亮才8岁,还是个稚童,没有他后面的风采。
  但是徐庶和郭嘉前去诸葛家拜访,这是他们这些名仕最喜欢的行为,吕晁就在客栈里休息,已经到了琅琊阳都,离目的地琅琊县还有两天的路程。
  等之前,大家都回来了,徐庶和郭嘉满脸兴奋,也不知道他们在高兴什么。
  第三天中午,大家看到了眼前的这这座并不大的城市,这里就是他们此行的目的地琅琊县了。
  进城逛了一圈之后,吕晁按照自己的记忆,在大概是后世胶南所在的区域寻了一个村子,准备在这里住下。
  想在这里住下,首先就是得到村正的同意,这就行了,至于县衙什么的,都无关紧要了,这个时候世道太乱,县里根本就没精力管这些。
  这个村子还是个大村子,大概有两百户,接近一千人的规模,跟小型的县有的一拼了。
  “老丈,请问村正在何处?”
  吕晁看到一个老头儿,约莫50岁的样子,甚是瘦弱。
  “你们找村正啊?顺着这条路走,最后面那家就是了。”
  吕晁谢过了老丈之后,带着人就向村正家里走去。
  没一会儿,就到了村头,看见这里有一个小院子,院门开着里面有乒乒乓乓的声音。
  吕晁上门敲响了院门:“村正在家吗?”
  院子里传来了一个苍老的声音:“在呢,进来吧。”
  吕晁一行人进入了院子,院子不大,一行人挤得满满当当。
  村正看到这么多人进来,也有些懵。
  今日不少流民来到,但是这一下子就来了这么多人,还是有点惊讶。
  而且看这群人,只有一两个面黄肌瘦的,也不想活不下去的流民啊!
  八成是来避难的。
  “村正,我们想在这村子里住下,不知道是否方便?”
  村正看了看吕晁他们,问道:“你们是何方人士?”
  吕晁答道:“我是司隶人士,家里被贼人屠戮干净了,只余下我一人,不想家里断了血脉,因此想寻个地方避难。”
  剩下的人也说了自己的来历,村正没有多考虑,让他们都住下了。
  带着他们选了几个空院子,几家人便住了下来。
  甘倩自然跟着吕晁住,郭嘉和徐庶住一起,于吉的两位徒弟住在一起,剩下的都是一家人住一个院子。
  同时村正还说了几块地的位置,都是闲置下来的,他们要是有心,可以开垦出来种植。
  吕晁并没有准备干太多农活,毕竟脑子里那么多的知识,不拿出来用留着也没有什么好处。
  回到了自己寻到了院子,发现甘倩已经在收拾房子了。
  吕晁赶紧帮忙,两人没多久就收拾好了。
  这时候,没有地板砖,没有瓷砖,收拾起来很简单,扫扫地,有灰的地方擦一擦,之后把在琅琊县城里买的被褥、锅碗瓢盆之类的置放好,收拾完毕。
  刚把东西收拾好,高家就喊吕晁二人过去吃饭。
  他们家人多,干活快,倒是没有花费多少心力就收拾好了。
  吕晁带着甘倩到了高家,发现原来典家几人也在,刚好十人。
  吃过饭之后,大家聚到一起商量今后的路。
  “吕兄弟,我家我去翻两片地出来就可以了。”
  “我家也一样。”
  ……
  大家七嘴八舌的说着自己的计划,吕晁笑道:“大家别急,咱们初来乍到,地各家肯定都是要有的,种点菜什么的。”
  “咱们不用种粟吗?”
  “种粟?”吕晁摇摇头,“春种一颗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我不建议种粟。”
  “好诗!”听吕晁吟完了诗,一旁的郭嘉不由自主的赞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