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夜宿农家

  高强想了一下,点点头:“我儿言之有理,如今辛苦,钱粮尽让本家赚取,再上交官粮,所剩无几,倒不如远走徐州。”
  “那我们这生意还做不?”
  高强笑道:“既然都决定前往徐州,这生意还做它作甚?即刻启程,恩人他们是不行,我们是马车,说不得每两日就能赶上。”
  父子两个决定之后,立刻在朋友家借了两匹马,父子俩骑马回家,仅仅一个多时辰,就到了陈留老家。
  而这个时候,太阳刚刚西斜。
  “当家的,你们回来了。”高顺母亲看到高强父子回来,问道,“怎的还骑马回来了?”
  高强和高顺说了今天上午的遭遇,高顺母亲刘氏和媳妇王氏也觉得虚惊一场,要是没有遇到吕晁二人,高家父子尽管能够脱困,难免会有损伤。
  刘氏叹道:“只是可惜恩人走得急,未能当面感谢。”
  高强笑道:“不急。”
  “为何?”
  “恩人他们前往徐州避难,我和顺儿琢磨了一下,不如咱们同往徐州。
  听闻徐州牧陶谦礼贤下士,勤政爱民,且徐州黄巾较少,没有严重的灾情,前往徐州避难,比在这里好多了,还不用每月给主家钱粮。”
  高顺也说:“没错,以我和父亲的本事,咱们家里肯定能够比这里安稳。且有吕兄弟和典大哥,还有个帮衬。媳妇,你觉得呢?”
  刘氏和王氏没有意见,王氏说:“既然父亲和夫君已经定下了决定,媳妇并无意见。”
  刘氏笑道:“那就这样决定了,媳妇,咱们拾缀衣服、金银细软,方便上路,当家的你和儿子看看家里的器物,马车,早日出发吧。”
  “母亲,这般着急吗?”
  “哈哈,看看顺儿和你父亲的态度,估摸着是想追上恩人他们,现在就收拾准没差。”
  “哦哦,媳妇明白了。”
  其实刘氏早就对每月给主家钱粮这件事上颇有微词,不过碍于当家的以及主家的威严,没有发作。
  如今有机会跑,当然不会放过。
  一下午的时间,刘氏和王氏赶紧收拾衣服、粮种、金银,高顺父子则是把家里的农具、铁器以及防身器物收拾了出来。
  趁着夜色装了车,自家的马匹和借来的马匹都喂得饱饱的,这才熄灯睡觉。
  而吕晁一行则是在蒙县的一家客栈住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两家人同时出发了,吕晁他们的目标是虞县,而高家的目标嘛,还是宁陵,得先去把人家的马匹还了先,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高家是非常注重规矩的,所以高顺志军严谨,能训练出来一等一的强兵“陷阵营”。
  高家仅仅两个时辰就到了宁陵,还未到午时,没有多歇息,还了马匹之后向着虞县而去。
  准备在今天就追上吕晁他们,不出意外的话,今日晚吕晁他们要么在纶城休息,要么在野外搭帐篷,今天晚上他们的马车是有机会跟上的。
  中午,高家实在马车上吃的干粮,让马匹休息了一会儿之后就继续赶路。
  日渐西斜,高家的马车已经看到了前方的城池,赫然就是虞县。
  看了看半斜的太阳,高强笑道:“看来我们是能追上恩公他们了。”
  ……
  看着将要坠落的斜阳,吕晁说:“典大哥,这一路走来,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咱们就在下一个村子寻一户农家住下吧。”
  典韦点点头:“也好,估计我们走错路了,纶城在靠南边一些。”
  走错路这个吕晁也没有办法,毕竟这个时候的地图都不怎么详细,何况他们都没有地图呢。
  而且纶城并不是大城,走错路了也实属正常。
  走了两里地,果然看到前面有一个村子,已经有点点灯光亮起。
  走进之后,果然是一个不大诶当村子,全村只有十来户人。
  看着夜色将近,还有几个生人靠近,村子里的人都警惕了起来。
  陈氏拉着典韦,让吕晁前去交际,毕竟典韦长得粗犷,容易吓着了住户。
  “你好,老人家,我们是从虞县前往下邑的旅人,途中走错了路,不知道可否行个方便歇息一晚?”
  这是个年近五十的老丈,在这个平均只活二三十岁的年代,绝对的高寿了,喊声老丈不为过。
  老丈本来还有些警惕,但是看吕晁眉清目秀,身后还有一个半大青年和一名妇人,便把他们迎了进去。
  进屋之后,老丈问道:“几位客人可曾吃食?”
  典韦老实道:“未曾,一路赶路来着。”
  老丈不一会儿,就端出来几碗水,里面沉着几粒米。
  看着这能照出人影的清汤寡水,老丈有些尴尬的说:“客人不要嫌弃,实在是家里的钱粮不多了,将就垫垫肚子吧。”
  吕晁拿出包裹里的几块肉干说道:“老丈,一块吃点吧。”
  看到吕晁的肉干,老丈眼里咽口水,拒绝道:“不用了,客人自用膳便是。”
  看了看自己端来的几碗勉强称得上粥的粥,老丈还是有些心疼,早知道客人有干粮,自己就不给他们放这些米饭粒了。
  吕晁笑道:“老丈便一起吃罢,我们兄弟别的没有肉食管够。”
  “就是,老丈,你即收留我们一晚,拜年一起吃顿饭罢,全当感谢了。且我兄弟有伤,背不得这般多的东西,吃一些也减轻他的负担。”
  陈氏也说:“老人家,我夫君说的即是,明日到了下邑我们便到了地方,这些干粮便用不上了,胡乱吃些好了。”
  老丈再度咽了咽口水,闻着肉香,说道:“既如此,就让我孙女一同吃些吧。”
  典韦说:“老丈,你家还有甚人,一并叫来罢。”
  “只一孙女,其余再无。”
  “叫来变好。”
  老丈喊道:“二妮,二妮,赶紧出来!”
  这时,旁边出来一个约莫十三岁,骨瘦如柴的女娃。
  “这是我孙女,二妮,十四岁了。本来可以许人了,奈何过于瘦小,人家皆看不上。”
  看了看这个女孩,吕晁以为只有十二三岁,太瘦小了。
  女孩一眼就看到了桌子上的肉干,这是吕晁用狼肉制成的,在吕晁看来口感并不好,但是营养什么的还是不差。
  “孩子,坐过来。”
  看着这个女娃,陈氏就想到了自己。
  当时自己也是这般瘦弱,还是典韦不嫌弃,看上了她,在典韦家养了几个月,就有肉了。
  也是自己瘦弱,一般家庭养不起,好的家庭看不上,最大额结局就是饿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