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5章 家和万事兴

  如果是提前退休啃女婿,顾父肯定不会同意。
  但要是在不提前退休的情况下,离女儿和孩子近一些,倒是不错的建议。
  想孩子了,就回去,开车加上坐船,也就两个多小时,只要不是天天跑,完全可以接受。
  “你这个想法,跟小溪说过吗?她是什么意见?”
  张一峰说道:“这还有说嘛,小溪肯定同意呀,她还想你们直接住到村里,让你去小学教书,让妈去帮忙管绣坊呢。”
  顾父立即拒绝道:“教小学生就算了,我干不来。”
  “说的就是嘛,所以我才提议你们在市里安家。”
  随即又宽慰道:“你们就小溪一个孩子,离子女近一些也是应当的,不用怕别人说闲话,等你们百年以后,所有家产都是我和小溪的,我们不亏。”
  顾父知道这是在安慰自己,自己家这点资产,女婿可瞧不上。
  “这事儿以后再说吧,我跟你妈商量一下。”
  张一峰点头道:“行,我在跟小溪说一声,让她也帮忙劝劝。”
  “你们的心情我理解,担心别人说闲话,说你们靠女婿,其实,完全没必要在意这些,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更别说,小溪自己能赚钱,你们也能赚钱了,真要较真起来,还是我家占便宜,你们不仅把这么好的姑娘嫁给我,还免费帮我们看孩子,吃亏的是你们。”
  顾父很欣慰女婿能这么想。
  笑着说道:“行了,不说这个了,听说你准备扩大农场,又租了......”
  没过多久,顾母就提着一大包菜回来,没办法,女婿出门肯定不会是自己,都是壮小伙,饭量都不小。
  张一峰回房间跟顾言溪打电话,顾父帮着顾母做饭的时候,顺便说了一下女婿的想法。
  这次顾母倒是没立即反对,说是跟女儿商量一下再说。
  就这么一个女儿,怎么可能不想离她近一点呀。
  女儿女婿不差钱,生活幸福,不用他们操心,即便搬过去从头再来,也不是不可以。
  最主要的是,亲家一家也明事理,曾说过类似的话,不用担心因为这个,女儿在婆家受委屈。
  顾言溪呢,自然是一万个支持老公的想法,迫不及待要他将手机交给母亲,她负责说服。
  就这样,还没等到开饭呢,大致方向就确定下来。
  先回去买房子,挑茶楼的地点,待准备的差不多,顾父再调动工作,至于现在的房子,还有顾母的茶楼,是卖还是留,以后再说。
  至于顾父的工作能否解决,谁也没担心。
  这点能力,相信张一峰是有的。
  得知父母同意,顾言溪下午就迫不及待的,带着曾艾薇与何晓妹出了门,去市里看房子。
  陈芸老两口对这些看的很开,亲家就小溪一个孩子,财产早晚还是自家的,懒得因为这点事惹小两口不愉快。
  当然,顾言溪要是再有个兄弟姐妹,情况可能就不一样了......
  接下来的两天,张一峰没什么事儿,都在家里陪着顾言溪看房,只不过是在线上。
  另一边呢,西南省也在研究合作的方案。
  大会小会开了不少,最终一致决定,股权归省里,利益地方拿大头,省里拿小头,万一出现问题,省里负责出面解决。
  也就是变相的,同意了张一峰的第二个方案,只不过,有些细节,还需要具体计划出来以后,再继续协商。
  不过,这些不用张一峰去操心,待卫斌到任后,自有他来跟省里接洽。
  处理完春城的事情,便返回市里,陪着顾言溪继续看房。
  “你这几天,天天往外跑,妈没说什么?”
  顾言溪吐了吐舌头,俏皮的说道:“能说什么,要说,也是等你回来以后,说你。”
  随即又挽着他的胳膊,继续道:“走吧,趁着还有点时间,我们再去转转,争取早点回去,不然,妈真要有意见了。”
  走了三处楼盘,眼看再不回去,天就要黑了,顾言溪才罢休。
  回去的路上,还喋喋不休的介绍着,这几天看过的楼盘。
  张一峰劝道:“你提供几个建议就行,等后天你爸妈过来,让他们自己挑。”
  “嗯,只能这样了,不过,你这次表现不错,总算提了个靠谱的建议。”
  随即又问道:“你这次出去,事情办的顺利吗?”
  “还行,大框架有了,等卫斌辞职过来,让他处理就行,所以,年前应该不用再往外跑了。”
  张一峰虽然跑够了,可顾言溪似乎还意犹未尽。
  问道:“等过两天,我爸妈过来,我们再去看看彩灯怎么样?去年买的那几个造型,还是太小了,今年就在当地,提前定几个大的。”
  “可以呀,顺便带糖糖和大壮也出来转转,他们也有段时间没出来玩了。”
  顾言溪附和道:“可以,就是二壮和三壮太小,不然,我们可以走远点去玩。”
  “这还不容易,明年暑假去呗,到时候,咱自己开着车,走到哪玩到哪......”
  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但陈芸和张家振,并没说什么,反而关心房子看的怎么样。
  这让顾言溪有些小感动。
  虽然这几年怀孕、生孩子累了一些,但能有这么通情达理的婆婆,是她的幸运。
  张一峰也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家和万事兴,有了稳定的大后方,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事业发展当中。
  与此同时,董老那边也确定下来。
  从年后开始,各个部队组织精干力量,来将军谷学习发力技巧,可以不用张一峰到处跑,但明年开始,他每个月必须拿出时间,下部队指导。
  这个时间,每个月不得少于半个月。
  虽然后面的行程紧了一些,但有了一年的缓冲时间,应该能把手头的事情处理完。
  而且,也不是以后长期如此。
  待大家基本掌握以后,偶尔去走一走,指点一下就可以,时间又可以宽松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