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幽州奏报

  云雨过后,公孙歆玥白皙脸颊绯红阵阵,白皙肌肤裸露在外,薄毯之下,便是一丝不挂胴体。侧脸躺在秦狄胸膛,感受着他的心跳。
  “陛下可是越发勇猛了,臣妾险些承受不住。”
  娇羞的声音传来,秦狄嘴角浮现一抹笑意。
  “朕可是等你许久了,这都是朕为玥儿准备的精华!”
  “有锦儿妹妹在陛下身边,还哄骗臣妾,臣妾又不是小姑娘了。”
  “朕可没有哄骗你,云锦在练习一套特殊剑法,所以还是处子之身。”
  “练剑?臣妾倒是听说过。据说这样的剑法,其威力非同小可。”
  闻言,秦狄的手在乌黑秀发轻轻抚摸,低语道:
  “想不到玥儿还懂这些?你该不会也是个武林高手吧!”
  公孙歆玥:“臣妾才不会武艺,只是听豺狼虎豹提及过江湖之事,故此有些浅见。”
  “如此说来,陛下这么多日,一直在备受煎熬喽?”
  说到这里,突然想起了什么,微微起身,看向秦狄之时,胸前酥胸轻轻晃动。
  “炎儿妹妹不是随行吗?为何不见她的身影?”
  抱着怀里的娇躯,秦狄的手肆无忌惮的游走,将这段时间的经历,言简意赅的告诉了她。
  弯月悬于夜幕,浩瀚星辰点缀,整座小岛被祥和笼罩。
  微弱的喘息自屋内缓缓发出,听的出来,发出的声音已经在极力克制。
  门口的侍卫轻轻咳嗽一声,顿时引来小队长的一阵惊恐,恨不得亲手将他的嘴巴捂住。
  有几个脑袋,敢在此刻打扰皇帝的兴致。
  “退下。”
  小队长狠狠瞪了他一眼后,低语呵斥。挥手命侍卫暂时退下,代替他的位置,继续守护在门外。
  一阵独特的鸟鸣传来,在寂静的月夜中显得格外清鸣,也有些突兀。
  听到鸟鸣,范老微微皱眉,扭头看向屋内。端庄沉吟后,缓缓迈步走上前去。
  “陛下,张大人进宫了。”
  半梦半醒之间,隐约听到范老的声音传入耳中。睁开睡意惺忪的眼睛,昏暗的烛光透过幔帐映射进来。公孙歆玥的脑袋扎在他的怀中,睡得极其香甜,嘴角甚至还泛着笑意。
  极其小心的将胳膊抽出,蹑足蹑踪的从床上下来,随手抓起一件衣服,走了出来。
  “他有什么事?”
  来到门口,秦狄轻挑眉头。
  见皇帝抱着衣服出来,范老急忙上前,为他更衣,低语道:
  “下面的人密音传信,至于什么事情尚不得知。”
  “现在什么时辰了?”
  “寅时初刻。”
  秦狄深吸口气,抬头仰望漫天星斗。凌晨三点,前世的这个时候,自己可能还没有睡。
  “走吧,去御书房等他。”
  整理了一下刚刚穿好的衣服,秦狄微微舒展筋骨,只觉得浑身一阵酸痛。
  御书房内,秦狄刚刚坐定,张琛脚下迈着大步,冲了进来。
  “陛下,狄将军的军情急报。”
  “快,呈上来。”
  本还有些困意的秦狄,听到他的话,当即来了精神。
  未经范老转呈,张琛快步上前,将手中奏章送上前去。
  撕开奏章的密封,范老已经将烛台端到近前。借着烛台亮光,秦狄打开奏章,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
  秦狄的呼吸开始急促,眉头紧蹙,面色也变得阴沉。
  见此一幕,张琛与范老两人对视一眼,心中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奏章闭合,秦狄深吸口气。口中一声不吭,双眸紧紧盯着书案上的奏章。
  屋内陷入死一般的沉寂,除了沉重的呼吸声外,再无任何声响。
  “陛下,可是幽州出了什么问题?”
  面对张琛的询问,秦狄慢慢回过神,将桌上的奏章推了过去。
  “嘶...怎么会这样,看来李庆是真的急了。”
  “哼,朕的这位好皇兄,当真是不见黄河心不死。朕本想多让他活几日,现在看来,终究还是朕太仁慈了。”
  秦狄拳头紧握,咯吱咯吱作响。暗暗咬牙,两腮处的肌肉轻轻抽动几下。
  狄青的这份奏章内容不多,言简意赅。只有三件事。
  其一,秦浩再次出兵二十万,支援李庆,有招揽之意。
  其二,毕亢叛变投敌于熊洱,致主将邬振重伤,其统帅大军全军覆没。河口道失守,徐州危急。
  其三,镇海王世子,统兵八万,沿海路行船,于清屏登陆,入侵幽州,现与熊达部汇合。
  除此之外,便是狄青做出的决策以及大军准备调动的部署方案。为了安全起见,并没有详细计划,只有战略部署。
  张琛:“陛下,如此大事,狄将军为何没有详细战略部署。仅仅一笔带过,是不是有些含糊其辞。”
  秦狄:“正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他这么做也没错,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凡事都征求朕的意见,要这么多主帅还有何用。”
  “朕要的,只是结果。”
  “陛下所言极是。”
  张琛低语回应,悬着的心逐渐落了下来。
  他之所以有此一问,那是还有自己的担忧。自从皇帝入主梁都以来,许多政务都落在了他的肩头。针对一些琐碎政务,他并未上奏皇帝,而是按照以皇帝方针为主导,做出些相应决策。
  比如游说地牢中那些人的时候,他所做出的许诺,就并未征求皇帝的意见。
  他内心的担忧,便是害怕秦狄会像沙哲一样,紧握大权。若真是如此,就算打下再多的江山,也只是暂时占据而已。
  “哼,你啊,心思太重。不必瞻前顾后有所顾忌,放手去做。大汉是朕的,也是你们的。只要出发点是为大汉子民着想,即便出现些失误,也实属正常。”
  “别说臣子,就连朕有些时候都会做出错误决策。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秦狄似乎看出了张琛的顾虑,轻语宽慰。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张琛喃语,双眸突然圆睁,面露震惊之色。
  “陛下真乃圣人,此语更是至理名言,必会流传千古,被后世千秋万代所敬仰。”
  “啊?呵呵,朕不过是有感而发,也不必小题大作,能领悟其中道理便可。”
  秦狄略感心虚,哭笑不得,这哪是自己说出的话。此为前世春秋时期流传下的千古名言,出自春秋左丘明。
  其原文为: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后世之人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