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飞虎彪

  中场休息。客队更衣室里一片沉默。
  马指导叉着腰在屋里转了好几圈。
  “下半场不能这么踢了。如果还这么踢,你们就等着被一个丙级队逆转吧。那时候我们会成为比北京队还大的笑话。”
  北京队输给武汉长江,就被人嘲笑为“正规军”输给了“县大队”。这才引发了后续激烈的网络骂战。
  第二个输球的杭州绿城显然就好过不少,毕竟他们是点球输球的。
  抛去北京队的招黑体制不谈,武汉长江的实力逐渐被众多球队认可。
  用冈田武史赛后的评论来总结:“他们有天才的球员,同时也具备极高的战术素养,成型的打法。如果踢联赛可能还不足以排名前列,但杯赛的话,任何球队碰到他们,胜负难料。”
  但是,辽宁队此时却被架在了风口浪尖,首回合3-0领先,次回合如果被逆转,会被永远书写在中国足球的历史上。
  马林都已经想到记者们会怎么写了:“十连冠辽足足协杯被丙级球队逆转,带队主教练马林指挥失当,昏聩无比,难辞其咎。”
  “下半场,两个边一定要提起来。金泰延,对方的边翼卫是马文哲,你上半场都干了什么?全场消失?!你要是不想踢了就赶快给我滚蛋,别占着茅坑不拉屎。”
  “对不起,马指导。”金泰延是个边缘球员哪敢还嘴。
  “对不起有个屁用,下半场突破,传中,知道了吗?他们不是造越位嘛,反越位你们不会,边路下底还不会吗?”
  “是!”
  “张野,杨宇。你们两个上半场在干啥?跟对方后卫唠嗑?用不用我给你们盘瓜子?你们有拿过球,当过支点吗?不是越位就是越位。你们想累死边裁是不是?这场比赛是你们最后的机会,凭什么人家挣几万,你挣几千,不进球你挣个屁!”
  两个前锋噤若寒蝉。躲在角落里擦汗。
  “下半场给我攻出去踢,就像上场比赛一样。明白了吗?”
  “明白!”
  老帅有老帅的坚持,他并没有用换人去解决问题。相反,像杨旭他根本就没有列入大名单。
  当然,马林也有自己的苦衷。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金元时代,所有的球队都在烧钱,但辽宁队绝对是个特例。
  他们的外援是从选秀赛上采购的。花钱他们是16支球队里最少的。
  但是即便如此,老板已经告诉他,今年年底需要变卖的球员名单里,有杨旭和于汉超的名字。
  这就是辽宁队啊,十几年过去了,还是熟悉的配方和味道。
  为什么不换人?
  因为管理层希望在现有的球员里继续挖潜。一旦这里面又出一个像曲乐恒那样在足协杯上来个帽子戏法,那不又是白得的几百万人民币吗?
  辽宁足球似乎走上了一条熟悉的路径:年轻球员踢出来——卖掉——再踢出来——再卖掉。
  老板和领导对此都很高兴。我们就是中国的多特蒙德。我们就是要走这样一条自负盈亏的道路。
  马林心里暗叹:你们真的是把足球想的太简单了。多特蒙德人家是留下了大骨架,卖掉了一些潜力新星。而我们辽足,是自己给自己扒皮抽筋,留下的都是边角料。
  最后只能用情怀来留肇俊哲这样的球员来卖命。唉~
  球员们回到球场上。
  于汉超回到球场,发现那个长着络腮胡子的对手也在看着他。两个人分别站在各自的半场,相邻三五米的距离。
  中场休息马指导没有骂于汉超,但他知道自己的发挥并不好。作为场上仅有的几个国字号球员,他在进攻端的表现只有零星的几次突破,都被对方的区域协防破坏了。
  下半场,难道对方还要这么盯自己吗?
  重新开球。武汉队拿球。
  他们似乎并不着急进攻,足球就在后场和中场不断地传导。
  马林皱了皱眉,侧头看了一眼刘栋。怎么换打法了?
  辽宁队则在执行着中场休息时做出的变化,加强逼抢,加强边路进攻。
  可是辽宁队的球员也发现,他们想抢下武汉队的球着实困难。
  武汉队的传控,怎么说?嗯,很巴萨。
  当然巴萨了。拉玛西亚的教练就在教练席蹲着呢。
  球可以不向前,但一定要在脚下。
  刘栋似乎已经预料到了辽宁队的打法变化,在中场做了针对性的布置。
  下半场赵光的位置回到了左边。马文哲则回到了中路。中场的传控就更加的流畅了。
  上半场消耗体力的是武汉队,下半场变成了辽宁队。
  双方的攻守开始易位。
  “一个人不够就两个人,给我压过来抢他。”马林在场边喊。
  控球并不是万能的,总会有丢球的时候。
  皮图的控球被肇俊哲一下子抢走,迅速分到了左边。
  于汉超拿球。李飞彪上前。
  于汉超正面拿球,往中路带了两步。左边后卫郑涛这次没有犹豫,从他的身边快速向前。
  李飞彪头都没抬:“我今天就照顾你。”
  于汉超传球。随即向前接应。
  郑涛和他打了一个二过一配合,但李飞彪依旧没管郑涛,还是紧紧的盯着于汉超。
  纠缠。
  护球。
  嘟,犯规了。
  辽宁队的进攻终止了。
  于汉超气的用拳头捶了下草坪。太烦人了。
  另一侧的金泰延也是同样的情况。唯一的区别是赵光盯得没有那么紧。
  辽宁队的进攻在解放了边后卫之后,果然还是提了上来。
  他们开始尝试45度角的传中空袭武汉队。
  一时间武汉队的门前风声鹤唳。
  “打门!”
  “球高了。”
  “杨宇的抢射没有吃正部位。”
  “辽宁队传到中路,远射!”
  “守门员包喧扑了一下,把球托出了横梁。”
  “这段时间辽宁队的进攻很猛啊。”
  “下半场武汉队的门将至少贡献了两次世界级的扑救。我不禁要问,这真是一支中国丙级球队吗?
  ”如果我们中国的丙级球队都是这样,中国还用担心世界杯吗?“
  “刘教练,让我上场吧。我没事了。”在场下比刘栋还着急的是刚刚伤愈的邓卓翔。
  邓卓翔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刘栋还要严格的执行着米兰实验室发过来的康复计划。
  这都火烧眉毛了,换做别的教练,替补席上有个准国脚,恐怕早早的就派到场上了。
  莫非是……邓卓翔皱眉——看不起自己?
  球队里国脚不如狗,这种风气自从董方卓来了之后就逐渐形成了。还有球迷戏称武汉长江是国脚疗养院。
  看到董方卓在球场上活跃的不行,还进了个球,他就气不打一处来。
  这混蛋仗着自己岁数大,还兼职教练,在球队里作威作福。早知道他签约的时候也应该签个助理教练的身份。
  “没到时候。”刘栋淡淡的说。
  “啥时候是时候啊?”邓卓翔急的跳脚。
  就在这时,一个二分之一球,滚向了辽宁队的左边路。
  于汉超和李飞彪都没想到球能飞到这边。
  两人对视了一眼,似乎想从对方眼里看出下一步的动作。
  转瞬,两人做出了同样的选择——铲球!
  虽然都是铲球,但两个人的目的却不一样。
  于汉超想要把球铲出边界,再调整进攻。
  而李飞彪则想把球留下,快速反击。
  嘭!
  球场上传来一声巨响。
  两个人同时倒在了草皮上。
  嘟嘟嘟。
  裁判没看清两个人是怎么抢的球,但他看到了一个被踢爆的足球静静的躺在两个人脚边。
  我日,这俩人不会有人腿断了吧?
  两队的球员也围了过来。
  武汉队的队医立刻出场了。两个人,一男一女。
  男队医在李飞彪眼前晃了晃手指,问道:“这是几?”
  “六。”
  “我这是七。”
  “我知道,非常六加一嘛。”李飞彪撑起身子半坐了起来。
  女队医检查着他的腿部伤势:“疼不疼?哪里疼?描述一下。”
  “有点疼,不过没那么疼。”
  “你确定你不疼?”女队医把李飞彪已经破的球袜褪下来,发现护腿板碎了。
  在场的人都有点惊了。
  这边辽宁队的队医姗姗来迟。如果这是战场的话,于汉超恐怕已经凉了。
  没办法,没钱的反作用是体现在各个方面的。
  电视机里回放着刚才的一幕。两个人的脚同时碰到了球,球随之在两个人的蹂躏下爆开,于汉超的脚偏转踹到了李飞彪的护腿板上。
  “两队球员出去治伤,担架进来。”主裁判道。
  “我没事。”李飞彪作势要站起来。
  “担架已经来了,就算你要回来也得出去再回来。”
  规则就是规则。
  于汉超和李飞彪对视了一眼,同时露出了一丝苦笑。
  站在场边,两个人等着重新死球。
  于汉超突然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李飞彪,老虎带翅膀的彪。”
  “好!我记住了。”
  两个人默契的在场边碰了下拳,回到场上。
  【温馨提示,本书的复刻工作在进行中,从第一章开始修改错别字,地名以及不利于阅读的分隔线。同时添加配图,给大家更好的看书体验。还有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有那些段落可以放图的话。欢迎大家划线上传。特别好的,我会修改到正文里。今天更新5k,各位新老书友免费的礼物点一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