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最后的忠臣

  一天后,曹操回到许昌,在城门外,有一个人看到后,急忙跑回去
  荀彧等人心急如焚,就在得到报信称主公被刺杀时,众人吓了一跳,急忙下令曹仁率五千骑前往营救
  曹操刚进司空府,荀彧等人围着曹操转了几圈,看到没有伤口后才松了一口气
  “没事,被人救了一命”
  曹操将从云轩手上拿来的地图递给荀彧
  “明公,这是?”
  “看看就知道了”
  荀彧将地图掀开,看着看着,额头上流下来了一滴汗,随后叹了一口气,然后递给荀攸等人
  一刻钟后,程昱惊叹道:“真是让人不敢置信,云轩居然布置了这么多暗手”
  “就算文和之计成功了,也改变不了失败的局面,一旦云轩从夷洲、交州出兵益、荆、扬三州,那整个南方的诸侯全部被包围在兖、豫、徐三州…”
  曹操紧闭着双眼“真让人不甘心呐,苦苦打了十年,到最后发现自己也是人家的盘中餐”
  典韦、许褚两人急忙上前盯着曹操
  曹操听到动静后,睁开双眼瞪着两人“两个叛徒,急着改头换面吗?”
  司空府内众人一脸疑问的看着,曹操说道:“别管这两个莽夫”
  随后将云轩西征河西走廊时遇到的事情,讲了出来
  众人听完后,面面相觑,还好发现及时,不然一切都晚了
  曹操看了众人一圈“接下来许昌可能会掀起一阵血雨,所以你们都在家中老老实实的呆着。等下你们下去之后派人偷偷告诉百姓不要出门,将门锁好,关紧门窗,不管发生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声音?都不能开门或开窗”
  荀攸问道:“明公,这是为何?”
  “到时候自会知道”
  “惹谁不好,偏偏在猛虎头上动刀,以往本司空对他们已经算是够客气的了,这下有他们好受的”
  “不过,平民百姓可能又要遭遇灾难了”
  荀彧神色一变“明公是指?”
  “嗯”曹操点了点头
  得到答案后,荀彧面色苍白,幸好旁边有荀攸扶着
  荀彧坐在地上,嘴里不停嘀咕“怎么会这样?……”
  随后,一大口血喷涌而出,昏了过去
  曹操急忙起身,跑到荀彧身旁“文若文若,快快传医”
  半刻钟后,曹操看着面色惨白,躺在榻上的荀彧,向医生询问道:“怎么样了?”
  “禀司空大人,荀先生只是急火攻心,休养一段时间就好了”
  听到荀彧没事,曹操松了一口气
  ……
  在皇宫内一间密室里,一个面色铁青、嚼齿穿龈的年轻人,正在口吐芬芳
  “这该死的曹贼,居然没有死,还有这该死的云轩既然不帮朕杀了他,你们都给朕等着,总有一天,朕要将你们活活撕碎,死无全尸”
  旁边有一个人劝道:“陛下休怒,他们的死期也快要到了,我们还需要忍一忍”
  “这,国舅,若是在许昌城内发生大战,会不会伤及平民百姓?毕竟他们都是无辜的”
  “唉,陛下的还是心肠太软弱,那些人不过是一群贱民,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要能杀掉这两个乱臣贼子,再大的牺牲也是值得的”
  “陛下您一定要下定决心,要知道帝王一怒,伏尸百万;只要能够得到成果,一切的牺牲都是值得的”
  “那,不知国舅安排了多少人?”
  “请陛下放心,这一次,我们联合了很多世家,在许昌城内每一条街道都隐藏着杀手”
  “现在整个许昌城犹如天罗地网,到时候陛下只需发出信号,整个许昌城内外都由我们的人掌控”
  “保证那帮乱臣贼子,死无葬身之地”
  “一旦我们从云轩贼子身上找到兵符,那他的几十万大军将由陛下掌控,到那时候兴复汉室,指日可待”
  在国舅董承的各种吹捧之下,汉献帝已经彻底飘飘然,现在就像似坐在洛阳皇宫大殿之内,接受百官朝拜,右手一挥,百万大军征伐各方
  董承看到陛下心不在焉,用手在汉献帝的面前晃了几晃“陛下,陛下”
  “啊,国舅,朕知道怎么做”
  董承点了点头,听到门外的响声之后,才快速离开密室
  ……
  在洛阳城内,刘伯温说道:“主公,此卦大凶,此去许昌恐怕凶多吉少啊”
  有一名士兵跑了进来“将军,这是沮授先生传来的信”
  云轩将信拆开后
  将军此去许昌,凶多吉少,万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现许昌已是虎狼之穴,将军一旦踏入许昌,那必将是九死一生,还望将军慎重考虑
  云轩将信递给刘伯温
  “这虎狼之穴,不去也得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放心吧,没多大问题,这世界上能杀得了本将军的人还未出生”
  “不行主公,还是太危险了”
  “好好好、这次本将军带上薛仁贵、关羽总算行了吧?伯温你看啊,我们在许昌城内有将近有2000锦衣卫,再加上两位巅峰神将”
  “放心,这许昌进得去,也能出得来”
  实在没办法的刘伯温,只好派黄忠、太史慈、张合、赵云率领十万大军包围许昌城
  ……
  在冀州河内有两个老头手持长枪、画戟,拍马向黄河渡口狂奔而去
  整个中原隐士高人,同时抬头看着天上的星象,不停的算着
  在荆州某地有三个人在棋盘上对垒
  “此次恐怕是再劫难逃了”
  有一个人摇了摇头“唉,这谁也说不准,但愿他能从虎狼之穴之中逃出来吧,中原几百年好不容易出现这么一个人,若是就此陨落,实在是太可惜了”
  “一旦此人陨落,那整个中原又重新进入各方割据,百姓多灾矣”
  “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劫难,躲不过,就此陨落;躲得过,此生顺风顺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