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烈火照孤城(六)

  小翠抱着几个莲蓬推开了院子的大门。
  今日她与几个姐妹去了城外的湖边纳凉,却没想到和她们一样想法的大有人在,不算大的湖边聚满了人。
  本是去赏莲的,没曾想只赏到了人。
  这让本来就不想出门的小翠转身就要逃,可几个姐妹死缠着她,说着什么最近天气一直都很闷热,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哪有就这么回去的道理,把她留在了湖边。可当她们在一处远离人群的阴凉地坐下之后,几个姐妹却找了各自的理由先后离开了。
  小翠自然知道这几个人关子里卖得什么药,果不其然,没过一会儿,就有几个男人上来搭讪。
  说来这几个姐妹也确实有些本事,这几个男人既有谦谦君子,也有潇洒侠客,各有各的不同,若是换做一般女子,只怕其中哪一个拎出来都足以让她为之沦陷。
  可他们遇到的偏偏是小翠。
  小翠这辈子见的最多的就是男人,男人见得多了,就再也看不到男人了,他们就像是一坨会说话的肉,个个都一样。
  碰了壁的男人们留下了华丽的绸缎,名贵的首饰,却没能换来小翠几句亲昵的话,唯有一个秀气书生,在画了一幅小翠的画像之后让小翠多看了几眼,觉得有戏的书生问小翠想要什么,小翠指了指湖边的荷花说她想要几朵莲蓬。
  书生只觉得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去湖里摘几个莲蓬又算得了什么,当下就取下了头上的发冠,跳进了湖水之中。
  书生披着湿透了的衣衫抱着几个采来的莲蓬回到小翠身旁,如他所愿小翠收下了莲蓬,也得到了一个他梦寐以求的笑容和一句谢谢,但也仅是如此而已。
  恼火的书生丢掉了手中的折扇,指着小翠肆意地谩骂起来。
  小翠只是向后退了退,躲过了飞溅的水珠,只觉得书生就是书生,在她听过的所有辱骂中也只有他还带着几分儒雅。
  书生骂累了就走了,之后也没有人再来打扰小翠。
  等到天色将暗,小翠抱着几个莲蓬起身向不凉城走去,留下的满地珠宝很快就被拥过来的人群拾去,什么都没有剩下。
  换了一身素衣的小翠把家中的烛光一根根地点亮,微微晃动的烛光照亮了空荡荡的房屋。她拿着白天里拿到的莲蓬坐到院中常坐的台阶上,一颗颗地把其中的莲子剥出来。
  虽然已经入了夜,可燥热却并没有衰减半分,这不凉城里无风无雨,就像是一处粘稠的泥潭,除了人们额头上不断滴下的汗水外,没有任何人和物愿意动弹。
  小翠把一颗莲子丢进嘴里,似乎是因为已经到了夏末,今日采来的莲蓬有些老,嚼起来不够脆反而有些糯,远不如看起来那般美味,这样的莲子并不能把池水的清凉带到嘴里,所以小翠吃了几颗便把剩下的丢在了一旁,闲坐了一会儿便又进了屋。
  屋里的一张桌案上铺着一件快要完成的红衣,整件衣裳浸满了胭脂般的红色,华丽的金色状花填满了每一个角落,只有当中的鸳鸯绣了一半,留了几处线头出来。
  小翠坐在桌前拾起针线,一丝不苟地缝起了衣裳,一针一线都落得极慢。
  当最后一针完美地落在鸳鸯的尾巴上,这件做了很久的衣裳终于完成了大概,只需再有几日的工时做一些边边角角,这件漂亮的嫁衣就可以拿来用了。
  小翠站起身,敲了敲僵硬的腰,揉了揉有些酸的眼,看着这件亲手做的嫁衣,脸上挂着止不住的笑意。
  她熄灭了家里的所有烛光,在床上轻轻地闭上了眼睛,她要赶快入睡,也要赶快醒来,那件衣裳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用到,她要尽快做完。
  可谁知小翠刚刚睡着没多久,就被窗外阵阵喧嚣声吵醒,她从床上爬起来,看到窗户竟被窗外的光照的雪白,她不由得一愣,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披了一件衣裳光着脚跑了出去。
  急匆匆推开院门的小翠被街上的景象吓了一跳,只见整条街上站满了和她一样披着衣裳就跑出来的人,各家各户都灯火通明,整个不凉城宛如白昼,只怕除夕那天都没有今日热闹。
  小翠顺着大家伸手指着的方向看去,滔天的火光像是一柄金色的利刃刺破了天,点亮了整个北方的夜。
  不知所措的小翠被越聚越多的众人拥簇着推向前去,那火焰在她眼中烧得越来旺,似乎下一刻就能将她淹没。
  小翠手脚并用地从人群中挤了出来,逃一般地回到家中,把院门牢牢地关上,靠着厚实的木门缓缓地蹲了下来。
  她知道总有这么一天,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快到那件嫁衣都还没来得及做好。
  再站起来的时候,小翠已泪流满面,她拼了命地用衣袖擦着泪水,可咸咸的泪水就像是华胥西苑秋天的江水,一刻都不肯停歇。
  她跌跌撞撞地走到梳妆台前,伸出颤抖的手点亮了桌上的烛火,斑驳的铜镜里映出了那张有些陌生的脸,还有身后那团隐约的火光。
  小翠看着镜中的自己,挤出了一丝微笑,刘显名说得没错,自己还是笑起来更好看。她打开了很久都没有动过的胭脂水粉,精心地装扮起自己的脸。
  不知是不是太久没有画过妆让小翠有些生疏,她怎么都不满意自己的妆容,一遍遍地改了又改,直到每一处细节都无可挑剔,小翠才满意地点点头,嘴角画出一丝微笑,镜中的自己像是回到了十八九岁最美的年纪。
  她走到那件红衣旁,轻轻地叹了口气,她有些懊悔,若是白天不跟她们去湖边纳凉,这件嫁衣说不定就做好了。她把这件亲手做的嫁衣穿在身上在镜子前转了几圈,果然自己做的衣服要更合身,远比她和刘显名成亲时穿的那件更好看。
  她重新坐在桌前,拉开了抽屉,把刘显名这些年送给她的首饰全部戴在了身上,实在没地方戴的她就塞进怀里,若是不知道的见了,还以为是哪家的大小姐呢!
  打扮好之后的小翠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她迈着轻盈地步伐抱着自己提前准备好的东西来到了院中。
  北面的火越烧越大,哪怕站在院子里也能看得清清楚楚,不凉城也越来越热闹,像是在举办一场热闹的盛会,每一条街上都人声鼎沸,更有好事者敲起了锣,毕竟这样的场面在怪事频发的华胥西苑里也是稀罕事。
  小翠见到这样的热闹场面突然笑出了声,她想起了很多年前还在酒馆的时候,那一晚刘显名喝醉了酒,跳到了桌子上,还叫嚷着要请整个酒馆的人喝酒,那天夜里所有的人围着刘显名闹了一个晚上,第二日刘显名甚至都不记得发生了什么,还来问自己是不是真的要自掏腰包付昨日的酒钱。
  今夜的模样比那日更盛百倍,整个不凉城都因他而无眠!
  小翠摸出了刘显名留下的那封休书,自那日刘显名亲手交给她后,她就从未打开。
  信封里放着三张纸,前两张一封休妻,一封休夫,都写着那些休书该写的话,刘显名也在两封休书上落了款。小翠看也没看就将这两张纸丢在了一旁,径直展开了第三张纸,与前两张不同,第三张纸上的字迹并不好看,甚至歪歪扭扭的有些丑,可她一眼就看出来这封信是刘显名亲自写给她的。
  “致吾妻。”
  “我自幼就是一个胸无大志的人。父亲还在的时候,我只想着长大之后能和父亲一样在药园里种田,娶一个像娘一样的女人。后来父亲不在了,我就只想着让娘活的更好一点,活的更久一点。直到有了你,我才敢去想一些其他的事,想让娘抱上孙子,想看着女儿嫁人,想和你一起过完这后半生。”
  “可我是一个无能的废物,想要做的事一件都没有做成。”
  “这一辈子好人没有做成,坏人也没有做到底。唯一值得吹嘘的事是跟你说我要娶你。”
  “所以谢谢你嫁给我,让我这辈子至少有一件哪怕到了要死的时候,想起来还会笑出声的事。”
  “我这一生其实在娘死的那天就已经结束了,我该在那个时候就让你走的,而不是独自离去留你一人在这里,我把你从一个牢笼里带出来,却又亲手为你造了另外一座。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亏欠你太多,白白浪费你几年的大好光阴,因为我心里的那一丝不舍拖累你到现在,实在是不好意思。”
  “只是这份亏欠要下辈子才能还了,所以劳烦你再担待我这一次,也只需要这一次,你此生的后半里,我都不会再叨扰你了。”
  “此生负你,来世再做牛马!”
  就像是生怕小翠不相信他的承诺一般在信的落款处工工整整地写着刘显名三个大字,还盖上了手印。
  小翠看着看着就笑了起来,笑着笑着就哭了出来,她前前后后看了几次,才将这封手写信细心的叠好,放入了怀中,再三确认之后才将那两封休书用一旁的烛火点燃,上好的宣纸在火焰中迅速地化为了灰烬。
  刘显名虽然变了模样,可他还是那个刘显名,和她刚认识的时候别无两样。
  “还是那个傻子,”小翠笑着骂了一句,“这次你可别想一个人走了!”
  刘显名总觉得他亏欠小翠,可小翠又何尝不是这么觉着的,也许刘显名到死都不知道他娘的死和小翠有关。可小翠只是一个弱女子,能做的也只有把下辈子也赔给刘显名了。
  自上次见过刘显名之后,小翠也有所准备。那些志怪故事里总说人死之后都会去奈何桥,她不知道这是真是假,但如果刘显名真的在那里等她,她可不想让刘显名像她一样等这么久。
  如果一定要下辈子才能再见,那小翠并不介意下辈子来得再早一些。
  她还特意做了这件嫁衣,想着如果故事里说的是假的,两个人没有下辈子,那她就在奈何桥上再嫁一次,她还要画上最漂亮的妆,让刘显名一眼就能认出自己,然后再次喜欢上她。
  小翠踩着板凳站在了提前准备好的那个挂着三尺白绫的房梁之下,大开的房门正对着北方,盛大的火光一路照进了门廊,让精心打扮后的小翠像是披上了一身的霞光。
  “显名,我来见你了。”
  小翠的眼被火光填满,她知道刘显名正在那里等着她,她要抓紧时间上路了。
  于是在这样一个热闹的夜晚,小翠笑着把白绫拴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真正的有情人总能在这世上找到在一起的机会,哪怕这世界再残酷,哪怕这中间隔了千山万水,哪怕要跨过生死,也会有机会。
  就像今夜这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