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接手泉丰

  孙洋又在泉城留了几天,和程绍两人商量了把制度完善,以及后面开发城市的规则。在王磊的基础上做了少量的修改。
  本来是打算,这边完了之后,去京城玩两天,但是现在程绍这边比较忙,华阳那边也有很多事,孙洋不得不先回去。
  回到华阳,孙洋想想还是去找了卢梅,把事情和她详细的说了一遍。首先征求她的意见,学校她走了能不能行?
  卢梅说:“今年我们才到高二,高三还没有,我还有好多想法没有实现,这边还不能走。”
  听她说的这么直接,孙洋也就知道她的意思了。他决定先自己接管泉丰优品,要把他之前想过的方案再研究下,看看可不可行。
  他的这套方案也是从七泉酒的销售方案中演变而来的。
  每个店的店长,做满半年,而且业绩考核达标,就可以持有本店的分红股份,除了工资照常拿,还多了分红,而且考核业绩以外业绩越多,拿的分红越多,业绩是每个月考核,分红年终一起发放。
  孙洋再去泉丰优品的办公室的时候,张志晖和他的秘书白莹莹,已经不在这边办公了,孙洋上任第一天。先在办公室文员中挑了一个助理,助理是个男的,之前负责人事的。他这个位置很重要,因为每天都在省内招聘新的员工,孙洋让他抓紧把他的位置补上。
  接着两天给管理层开会,第一次透露了有上市计划,但是又说那是在门店至少达到一万家以上。
  孙洋给了高管们一系列的奖励方案,并承诺每年拿出一千万奖给城市负责人和公司的高层管理,但是要按照贡献分,大家一起制定了考核制度。
  管理层的全部制定完以后,又把各门店的制度定了下来,每个门店的考核业绩是每天1000元利润,一个月三万,超出的部分三万到三万五的部分按照20%分红,三万五到四万的部分按30%,四万以上按照50%计算。全年所有月份达标另外再奖励全年的5%,全年四个月未达标,店长薪资降为副店长级别,半年未达标将被换掉。
  整个八月份,孙洋和他的管理团队,一边安排着新店开张,一边实施新的管理模式。八月份,之前开的1800家门店相对成熟,除了分红给店长的部分,平均业绩增加了30%还多。
  孙洋看到了激发出来的潜力,趁机又提出了给店长百分之一到五的权限,按照比例给员工奖励,之所以按照比例是因为孙洋知道,如果不设限制肯定都按照最高的给。其实也没几百块钱,但是只要服务的态度好一点,工作认真点,一个月多几百块钱有什么不好呢!
  做完这些,孙洋开始着手在各个城市建立配送中心,这样有些产品可以厂家直接发货,有些产品需要在代理商那边供货。在配送方面,孙洋没有自己购车招人,而是在每个城市找了10多个师傅合作,他们自己备厢式货车。
  这样虽然产品的利润各不相同,代理商这边的利润要少些。但总体平均下来除去配送费用还是有20%左右的利润,食品配送的税是三个点,其他企业销售产品是九个点。小商店多以食品类销售为主其次是日用品,还有就是酒水饮料。这样平均下来发票在五个点左右,整个利润可以达到15%。
  五个城市,建了五个配送中心,每个投入200万。主要用于租房和配置设备以及管理人员,所有的货物都谈下来月结,这样大头就省了。每个月这1800家门店销售额有2.7亿,配送中心可以有4000万左右的利润,比这1800家门店的利润都高。
  这主要是由于服务人员数量少,工资和房租成本小很多。
  由于七月份没有资金,没有扩张店面,8月份也不是整月,只增加了300家左右,原计划的今年完成省内开店5000多家的计划,至少要推迟两个月。
  但是经过一个多月的布局,到2013年的九月份,配送中心在这五个开店完成的城市,逐渐取代了之前的配送公司。并要求总部在十月份在新开业的五个城市也建立同样的配送中心。
  总部还是设在华阳,孙洋选了两名副总,代替他的大部分工作,再加上助理,他就可以遥控指挥。但他还是要时不时的去各地明察暗访,也要求两位副总,一定要了解基层工作人员的情况,碰到问题及时解决。
  张志晖那边一直在催促孙洋,孙洋从九月中旬开始不停的购买海丰股份的股票。期间,孙洋将手里仅剩的8000万买了一家名叫网速科技的互联网公司,这家公司主要是针对钢材交易的。在九月底孙洋手里的海丰股份的数量已经达到了举牌的标准5%。
  果然在海丰股份发布公告后,海丰股份的股价连续的上涨,其中还有两个连续涨停。一周上涨了30%,后面虽然有涨有跌,到九月底半个月的时间涨幅达到了40%。张海丰按照孙洋之前给他的规划,抛售了5%的股份,获得2.6亿的资金。
  由于大股东的减持,股价也是应声而跌,持续半个月的跌多涨少,股价从张海丰抛售时的11.2元,跌到了9.52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