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力有未逮

  奉天城六园街,平民百姓居住之地,一户简陋的屋舍内,传出了男子的怒骂声:“今日为何没有去书院?”
  一位少年弱弱答道:“我以后不读书了,想和阿爹一起弄摊子。”
  清脆的巴掌声顷刻响起,男子恨铁不成钢道:“秦师是何许人也,能与他学习,是你几辈子修来的福分,你还敢给老子逃课?
  摊子的事情,老子需要你帮忙?伱能和秦师好好学习,踏入文圣道统,他娘的比什么都强!
  明天去给秦师道歉,然后给老子好好去学,听明白了没有?”
  “我不去。”少年倔强地回道。
  男子闻言,气不打一处来,他四下张望了一番,从屋子的角落,拾起了鸡毛掸子,指着少年喝道:“你再给老子说一遍,去不去?”
  少年跪坐在地,低着脑袋,双手掐着大腿,身体微微发颤。
  那并非是因为害怕父亲的愤怒责罚,而是委屈地想要哭泣。
  “不去。”少年态度依旧坚决。
  啪!
  鸡毛掸子落在了少年身上,光是听那声音都知道必然非常疼。
  可是少年却紧咬着牙关,一声不吭,只是默默承受。
  男子见状,手里的鸡毛掸子一下又一下,嘴里还怒骂道:“在外面不顺心也就算了,回来你还这么不争气。
  当初砸锅卖铁要让你学武你不愿,说是要读书。
  好,你要读书,老子让你去读书,国子监里那些个狗东西不把百姓当人看,你还能忍着每天半夜上路去那里学习。
  如今秦师创建了寒门书院,给你们一个能安心读书的地方,你倒好,还不乐意去了?”
  或许是因为心有怨气,或许是因为心灰意冷,男子下手没个轻重。
  少年身上的伤痕,血渍甚至透过了衣衫。
  一旁的妇人不忍再看,急忙将男子阻拦,然后心疼地护住少年:“别打了,别再打了!”
  “你快让开,老子今天非要打死这个兔崽子不可!”男子怒不可歇。
  妇人一边用身体护住少年,一边红着眼眶问道:“志儿,你不是最喜欢秦师与寒门书院吗?为何忽然不愿意去了,可是有什么苦衷?”
  此少年正是韩志,当初从国子监离开,第一批踏入寒门书院的学子,也是对学院感情最深之人。
  男子喘着气怒骂道:“这兔崽子能有什么苦衷,分明就是怕吃苦,老子看他想要读书,也只是说说而已。”
  这番话,刺痛了韩志的内心,他抬起脑袋红着眼眶,似乎是为了发泄内心的委屈,他近乎呐喊道:“因为我不想看到那些人再去爹的铺子捣乱,他们不就是不想让我去寒门书院吗?
  这些事情,我都知道.”
  男子闻言一愣,鸡毛掸子从手中滑落,他脸上的怒气缓缓消退,神色变得复杂起来:“是你娘告诉你的?”
  妇人摇了摇头,疑惑地望向少年。
  韩志回道:“是柱子告诉我的,他当初离开寒门书院的时候,我去问过他原因。
  然后我就去爹的摊子外,看到了那些官吏在刁难爹。
  柱子说,只要离开寒门书院,那些官吏便不会再来了。”
  男子闻言,不知该说些什么,他之所以瞒着这些,便是希望孩子好好读书,早日踏入文圣道统,在这世道有一个安身立命的手段。
  可终究,纸是包不住火的。
  “是爹没用。”男子右拳猛地砸向了一旁的墙壁,墙壁自然无事,男子的右手外皮却是鲜血滴落。
  韩志急忙起身安慰道:“爹,其实我离开寒门书院也并非完全因为这个原因。
  我也仔细想过了,纵然我可以通过读书踏入文圣九品,但低品的文圣道者到底不过是一个孱弱的读书人而已。
  而我将来能够修行到哪一层境界,根本无法预见。
  既然如此,不如给您帮忙,补贴家用,还能早些学会一门营生的手段。”
  “志儿,你真是这么想的?”妇人问道。
  韩志点了点头,紧咬着嘴唇,那是怕眼泪滴落下来。
  “杨师兄既然早就知道原因,为何不早点告诉我?”屋舍外的窗边,秦枫双拳紧握,压抑着满腔的怒火。
  一旁的杨谦答道:“告诉你又能如何?将那些刁难的官吏解决?让学子们重新回到寒门书院?”
  “自然要如此!”
  杨谦否定道:“就算你解决了这一批官吏,还会有其他的官吏。”
  “那就将幕后之人揪出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秦枫沉声道。
  杨谦摇了摇头:“我不妨直接告诉你,让这些官吏刁难学子的人,乃是此地知县,而那知县来自浩文院的国子监。
  国子监中,不喜寒门书院的人比比皆是,你难道还想与整个国子监对抗?”
  秦枫闻言,心中一沉,与国子监对抗,亦是相对于和大半个官场对抗。
  毕竟当今朝堂之中,大多数的官员都是从国子监中爬上去的。
  “退一万步而言,就算无人再刁难这些学子,他们就一定会继续学下去?
  你也听到了韩志所言,从这一次的事情中,他已经看到了寒门读书人的未来。
  上一次我便与你说过,只要读书无门的问题没有解决,学子们的离去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秦枫张了张嘴,满腔怒火被深深的无力感浇灭,这个道理他何尝不知?
  让普通百姓有书可读,让文圣道者普及天下,到底只是理想而已。
  可是理想与现实,有着无法跨越的鸿沟。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活着才是头等大事,如果当前为之努力的事情,看不到任何希望,哪里还有继续坚持下去的必要?
  浪费时间罢了。
  “杨师兄,难道寒门读书人真的没有出头之日?”秦枫提出了内心的疑问。
  杨谦叹息一声:“这个问题我与斐师弟亦是思考过许久,可到头来我成了整日端坐在登天楼中,只顾自己读圣贤书的文人。
  而斐师弟亦是彻底看开,不再想着踏入朝堂改变这世道。
  并非我二人不愿,而是力有未逮。
  除非大乾的选官制度得以改变,不然寒门读书人注定没有未来。
  可是任人唯亲,命官皆为权贵的思想早已根深蒂固,想要改变谈何容易?”
  “选官制度”秦枫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