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心中不平

  乔秀芬听李安安这么一分析,觉得也对。
  读书最起码能使人开智。
  要不然这一辈子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人会越来越傻的。
  有了乔秀芬的支持,老李家更是没人敢反对了。
  这点好赖他们还能不知道吗。
  李大郎和李老四李老五没少被念叨,去上学堂是要花很多钱的。
  既然给他们提供了这个机会,那就一定要好好珍惜。
  千万不能浪费。
  最起码也要学会一点东西回来。
  尤其是李大郎回了房间还会被李老大和杨芳华夫妻私下再叮嘱几次。
  那就记得更牢了。
  现在李大郎就是一个什么心态呢。
  趁着上学之前,珍惜现在的自由时光。
  所以他一点都不想问李安安的学习情况,完全避开学习这个词,仿佛没有这件事。
  李安安没想那么多,反正大侄子不问,她也没想说。
  就是简单的启蒙,她觉得也没什么好说的。
  走在回桃花村的路上,驴还在食肆,他俩今天只能步行。
  “大郎你累不累,我可以下来走一会的。”李安安自觉大侄子也还是个孩子,这样一直让他背着走,有点太辛苦了。
  镇上到桃花村多少还是有一段距离的。
  “小姑姑我不累,你安心坐着吧。”李大郎是真的不觉得累,因为老李家吃的好,营养补得足,他的身板本就远超同龄人高大,身上的肉都可实诚了。
  而且还随了老李家人高马大的体格子。
  这让李安安有点羡慕,她也想长得高高的。
  老李家的遗传基因算是不错了,人人都长得人高马大的,几兄弟站在一起,别人看了绝对不敢找事的那种。
  可是李安安看看自己的小短腿,现在好像还看不太出来,也不知道以后她能不能瘦瘦高高的。
  只知道现在她是一个短腿小胖子。
  李大郎一路把李安安背回了老李家。
  恰巧李大根在做晚食,李安安一看厨房冒出的烟,想到只有爹有空在家,露出了惊恐的眼神。
  竟然忘记今天是爹做饭了!
  李大根是会做饭的,但是他做的饭,那真的是小黄都不吃啊。
  “大郎大郎,快点去厨房把你爷爷替下来,我马上就过去!”李安安拍着大侄子的肩膀,语带惊恐。
  “我马上去,那小姑姑你快点来啊!”李大郎直接把李安安往地上一放,就朝着厨房跑。
  他也不想吃爷爷做的饭啊!
  可惜以后的晚食都吃不上娘做的了。
  李大郎这嘴也早就被养刁了。
  老李家有一个算一个,吃惯了美食,谁还想吃从前寡淡的猪食啊?
  其实就连李大根也不想吃自己做的饭。
  自从被老伴安排着最近要做晚食之后,他也是苦着一张脸。
  可是没办法啊,家里目前的闲人就他一个。
  三儿媳妇倒是在,但是人家还坐月子呢。
  老李家对于女眷还是很好的。
  而且最近白天都是钱巧凤的娘家妈来照看着。
  杨芳华每天在走之前也会给钱巧凤吊上鸡汤,那是给她补身子的。
  别人可没有这待遇。
  只能等着吃李大根做的饭。
  李大郎刚一掀开厨房厚重的门帘子,就看到李大根正要把菜下锅。
  “爷爷等等!小姑姑回来了!”气都没喘匀呢,李大郎就跑进去把菜抢过来了。
  “你个臭小子,就这么不想吃爷爷做的啊?”李大根看见大孙子如临大敌的模样,没好气地说他。
  “嘿嘿嘿嘿,是小姑姑让的。”李大郎也不傻,直接都推到李安安身上。
  “对对对,爹你歇着吧,让我来,我做不了的就让大郎做。”李安安回了趟房间放下从秦宅拿回来的书,也赶紧赶到了厨房。
  就怕晚了一步,李大根那菜已经下锅。
  到时候是吃了难受,不吃不行的。
  因为经历过灾荒,浪费粮食这种事是坚决不可能在老李家出现的。
  无论多么难吃的东西,只要是粮食,做了,就必须吃光。
  就算是李安安,也是一样的待遇。
  “你爹我做饭有那么难吃吗?”李大根想着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没少做饭啊,虽然确实和大儿媳妇的手艺比不了。
  “爹啊,那你说,你是想吃我做的,还是想吃你自己做的?”李安安直接进行人生拷问。
  李大根不说话了。
  看见爹不反驳自己,李安安直接上前,准备指挥李大郎做菜。
  一顿晚食就这样有惊无险地在李安安指挥着李大郎的情况下做完了。
  吃晚食也就他们三个人,还有李大丫李二郎他们这些小的。
  乔秀芬她们还都在镇上食肆没回来呢,而且晚上也会直接在食肆吃完。
  钱巧凤的娘早就在天黑之前赶回了钱村。
  到底李大根在家,晚上的时候如果还在这,怕人说闲话呢。
  钱巧凤那份吃食,是李安安单独送过去的。
  也算是杨芳华早就准备好的,只要热一热就行。
  要不说老李家对儿媳妇都不错呢。
  这坐月子都是给单独准备的吃食,几天就给炖一次鸡汤,鱼汤,都换着来。
  虽然钱巧凤是二胎,但是她娘来了都说,看着比一胎养的还好。
  整个人一看就是一点都没遭罪的。
  嫁进老李家算是掉进福窝里了。
  钱巧凤也承认,确实,婆婆乔秀芬在老李家虽然说一不二,但是从来不磋磨儿媳妇。
  看二嫂张招娣犯了那么大的错,吃里扒外,都这么轻巧的揭过去了。
  大嫂杨芳华娘家拖累着老李家存款清空,这事也就那么过去了。
  钱巧凤的娘听自家姑娘说起这两件事的时候,就知道钱巧凤这是有点犯小心眼了。
  尤其是现在老李家日子越来越好,可是三房似乎没有收到什么好处。
  话里话外的,都能听出来她其实有点怨怼。
  “凤儿啊,你可千万别身在福中不知福,这就已经是不错了,你要是换个别人家,光是老婆婆给你立规矩你都受不起,让你去下地里干活你能干吗?打你你能还手吗?你这都已经是享福的日子了。”钱巧凤的娘就开导她。
  还故意往严重了说的。
  其实老李家根本就不能那样磋磨儿媳妇。
  钱巧凤想了想,这点她确实没办法否认,只是心中有时候难免抱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