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另一家“李家小串”

  乔秀芬点点头:“说的是呢,别看咱家干活的人多,一年都不一定能存下这么一个银角子。”
  “娘,以后我给你开个大酒楼好不好?”李安安人虽小,这话可是说得豪情万丈的。
  “好,我的乖宝最好了,娘等着乖宝开大酒楼。”乔秀芬把李安安搂进怀里好一阵稀罕。
  李安安一听就知道娘并没有当真,不过没关系,以后做给她看就好了。
  前些天自动上门的野味已经都被他们做成了串串,天气渐冷也不怕放不住。
  眼看着生意越来越好,李家人的脸上成天都乐呵呵的。
  为此乔秀芬还特意开了个会。
  “我警告你们,这生意是老李家的大事,谁要是敢出去胡咧咧,那就不配当老李家人!”乔秀芬的面上很是严肃。
  “咱们家一定要保持低调,这才哪儿到哪儿,谁都不许把尾巴翘到天上去,让我知道,小心我拿鸡毛毯子削你!”
  李老大还是那般老实:“娘你放心吧,咱家人都不会的。”
  杨芳华跟着点点头,她可以算是老李家最看中这个生意的人了。
  李老二惯常嬉皮笑脸的:“娘你放心吧,你看我最近这干活多认真啊”
  张招娣目光有些闪烁,弱弱地点了点头。
  乔秀芬看张招娣那个样子,想着李老二最近确实辛苦,就当给老二个面子,也就没指名道姓地说她。
  反正出了事,有老二担着呢。
  三房夫妻根本就不参与摆摊的事情,也没什么好说的,跟着点头就行了。
  至于老四老五,正是半大孩子的时候,哪里懂,只知道听娘的就对了。
  李大根没说什么,摊子的生意虽然现在看着不错。
  但是地里的庄稼才是他们农村人的根,家里有人去摆摊就可以了。
  他还是要在家里把地照顾好的。
  李家小串的生意逐渐步入正轨,王瞎子基本也是隔两三天就会派人来专门给他姐姐订做一份餐食。
  钱都是过了李安安的手的,她可以很肯定今年可以过一个肥年了。
  乔秀芬的笑容也明显变多,在家里骂骂咧咧的时候都少了。
  原本托李安安的福,李家饭桌上就经常出现一些野味等肉食。
  现在更是能够隔三差五去肉摊子上割块肉回家吃了。
  杨芳华的厨艺也在飞速上涨。
  ......
  天气越来越冷,眼看着就进入冬天了。
  这天,杨芳华和李老二还有李大郎来出摊。
  因为天气太冷,怕李安安这个小人生病,乔秀芬已经勒令她不许跟着来镇上吹冷风了。
  这几天,三个人一起摆摊倒也没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
  没了李安安的巧嘴就是气氛会比往常沉闷一些。
  李老二倒是也比从前长进不少,现在也能和一些来买吃食的长工们聊上几句。
  只是今天却很奇怪,顾客还是很多,可是对比往常,明显是减少了不少。
  “嫂子,你有没有觉得今天人有点少?”等到给最后一个人盛完汤,李老二看着锅里剩下的汤有点纳闷。
  这往常,到了现在这个时间可是基本就只剩下个汤底,而摊子前面还排着队的。
  这怎么今天还剩了这么多呢。
  杨芳华也有些奇怪,她负责拿串串,更是知道今天这剩下了不少。
  “是啊,今天看似挺忙,人真的不多。”
  看到李家小串摊位上闲下来,刚忙完的王小二凑了过来。
  “李大嫂,李二哥,你们忙完了啊。”
  李老二看出王小二似乎有话想说:“是啊,今天不太忙,你瞧,还剩了些许。”
  王小二凑近一看,还真的是剩了。
  要知道,这李家小串在方集镇早就已经打出了自己的名头,便宜划算又好吃,不输知味楼的味道但是却人人吃得起。
  平时都不够卖的。
  不过他还真的知道为什么。
  “我今早摆摊的时候听说了,这事大概有七分保准。”王小二也是看在大家邻居这么久的面上,再加上那个小安安特别会做事,每次来打包,总是会给他的比旁人更多。
  “你们不是镇上的人可能不清楚,咱们方集镇啊,能够摆摊的不止有庆安街这一条街,庆安街之所以这么热闹,也是因为虽然王瞎子收费高,但是确实管得好,在这做买卖咱们老百姓安心,所以才有这么多摊位,慢慢的庆安街就出名了。”
  听着王小二说,李老二和杨芳华都有些着急,但也耐心地没催。
  “在顺安街上摆摊呀,是不收费的,但是也没保障,时常会有镇上三教九流的人去闹事,你还偏偏奈何不得。”王小二有意给二人讲一下镇上的格局。
  说来也是,摆摊这么久,他们总是匆匆来匆匆走,一直也没在镇上好好逛逛。
  这庆安街就是他们在方集镇最熟悉的地方了。
  “不能报官吗?”李老二问出了一个很天真的问题。
  “报官?谁管啊?咱们这只是个镇,最大的也就是镇长,镇长的小舅子还在庆安街收保护费呢,顺安街谁去管?基本是谁都插了一脚,再说了,就连衙役都是去白吃白喝的,指望谁管啊。”说到这个王小二很是不屑。
  他一个小老百姓只想安生的做点小生意,这庆安街就挺好的。
  听了一大堆,李老二和杨芳华还是没听明白,这和他们今天生意清淡有什么关系?
  “嘿,说着说着就扯远了,我这是老毛病了,刚才主要是为了说这镇上其实还有另一条可以摆摊的街的。”王小二一拍脑门,他真是,怎么又跑题了。
  “这不是看你们出名了吗,顺安街上啊,也出现了一家‘李家小串’。”王小二这才把关键点说出来。
  “李家小串?这名字就是我幺妹随便起的啊,我们家姓李啊。”李老二没想到竟然这都会有模仿者,还起了个一模一样的名字。
  “最巧的是,那家人也姓李!”王小二也有些无语。
  这确实太巧了。
  “那个李家,是镇上的人,之前是在庆安街摆摊卖卤味的,但是他们生意一般,又觉得这边的摊位费太贵,就去了顺安街。”
  “这不是你们李家小串在这镇上已经做起来了,他们干脆就把卤味一收,也开始学你们了!”王小二说着都有些替李家人生气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