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小河垂钓与捕虾

  何兰兰睡到自然醒,发现枕边的柳祥林与小床上的儿子已经不见了踪影!
  她回忆一下,依稀记得昨晚柳祥林对柳连俊说:“儿子,明天早上早点起来,陪我一起去钓鱼。”
  她赶紧洗漱完毕,看桌子上有一个煎蛋,还有一盒牛奶,她马上边走边吃,去寻找父子俩的踪迹!
  何兰兰沿着小河边走,两边的植被茂密,杨柳依依,路边的野花盛开,杂草丛生,小树林里画眉的叫声,勤劳的蜜蜂正在采蜜,漂亮的蝴蝶飞来飞去,好一幅夏天美丽的画面。
  何兰兰终于在一处小河的岸边,看见了垂钓的俩父子,柳祥林正在弄鱼饵,柳连俊正在给他旁边给他帮忙,只听柳祥林说:“连俊,我弄好了,你去旁边站一会,我甩钓鱼杆,以免鱼钩勾住你。”
  小连俊乖乖地走到一边,他们提的装鱼的桶里好像有几条已经上钩的鱼,太阳虽然有点大,可是俩父子好像并不在意,他们在意的是怎么才能钓上鱼!
  何兰兰为俩父子悄悄地拍了一张美照,她观察了一下这么个钓鱼的地方,发现这里就是以前与郑辉霞们一起捕虾的地方。
  她没吭声,她决定回家去拿捕虾的东西,到时喊柳连俊一起。
  她这样想着,三步并着两步,很快就回到家中。
  她回到家中,马上拿上捕虾的工具,然后打算路过郑辉霞家门与刘红玲家门,然后一起来一个集体捕虾。
  周宇一家已经于今天早上带着柳祥林母亲的抗癌草与特效药回城里了,所以何兰兰一家就放心地在乡下多玩几天!
  她路过以前的旧居看到刘红玲开着家门,她喊了一声:“刘红玲在家吗?”
  里面有一个声音回答:“我在家呢!谁呀?”
  她从家里探出头:“何校长,是你吗?”
  何兰兰笑着说:“刘红玲,今天上午有事没,如果没有,陪我捕虾去。”
  刘红玲:“好呀!我拿上捕虾的东西,喊上郑辉霞一起。”
  何兰兰:“我正有此意。”
  二人拿着捕虾工具,两个箩筐,加上两个网,经过郑辉霞门前,发现郑辉霞正在门前帮助她奶奶在剥早黄豆。
  郑辉霞发现何校长与刘红玲来了,还拿着捕虾的工具,她笑起来:“何校长,又打算去捕虾,好久没去了,正好去练一下身手!”
  她对她奶奶说:“奶奶,你慢慢剥豆豆,我陪何校长她们一起去捕虾。”
  她奶奶非常理解,真是一个明事理的老人,她跟何校长问了一声好,说:“去吧,你们多捕一点虾,我也非常喜欢吃虾。”
  师生三人经常在一起,感情非常深厚!何兰兰与刘红玲、郑辉霞一起迅速来到了小河边。
  她们并不想打搅柳祥林他们父子,何兰兰看柳祥林的表情,发现他们可能有收获。
  她与刘红玲、郑辉霞配合默契,熟练地开始捕虾,按照原来的方法,第一网一下,收网,收获不小,有两三斤虾,还有一些小鱼儿。
  她们在离柳祥林钓鱼的不远处活动,最终还是被眼尖的柳连俊发现。
  他望着有点像母亲的身影,对他父亲说:“爸爸,你看,那几个捕虾的,有一个很像妈咪呢!”
  随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柳祥林肯定地说:“连俊,你去看看,真的是你妈咪呢!”
  柳连俊乖乖地小心前行,何兰兰三人正在专心致志地捕虾,她们一点没有察觉柳连俊已经来到她们身边。
  柳连俊也学着大人们的模样,不吭声,暗暗观察。
  这时,何兰兰她们三人又捕到了一网:“好多的虾子哦!”刘红玲说了一句。
  这时的柳连俊终于忍不住:“妈咪,你捕虾怎么也不喊我一声呢!”
  何兰兰听到声音,回头一看,柳连俊正用眼睛直直地看着她们。
  何兰兰微笑地说:“儿子,妈咪只是想给你一个惊喜嘛!没想到还是被你发现了!”
  听到母亲这么说,柳连俊也不好再说什么,他发现这些新鲜的虾子可真个大,他忍不住就想现尝吃一个。
  这些虾子里面有好几个大螃蟹,鱼龙混杂地掺和在一起,何兰兰对柳连俊说:“连俊,你想不想吃螃蟹,可以生吃的。”
  柳连俊哪听得这些,他抬起头,伸手就向他母亲要两个螃蟹,一个给他父亲,一个他自己吃。
  何兰兰知道孩子的心思,真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吃啥都想到他爸的。
  于是,她随手给了两只螃蟹给柳连俊:“好好拿,不要被大脚趾把你夹住,很痛的哦!”
  柳连俊小心翼翼地拿着两只螃蟹的贝壳,他一点不敢放松,他认真的样子,让何兰兰有点不适应,她对柳连俊说:“快,连俊,拿去给你父亲,喊他帮你剥开!”
  柳连俊回答他母亲很干脆:“好的,母亲大人,遵命。”
  差一点把何兰兰逗笑了!
  柳连俊拿着两只螃蟹,就径自走到了他父亲柳祥林身边,柳祥林看到他拿着两只大螃蟹,他赶紧过来迎接。
  “呀!儿子,你母亲真厉害呢?来,我来剥开它们。”
  他话音刚落,就接过柳连俊手上的一只螃蟹直接剥开它,另外一只也迅速剥开了。
  肉质看起来很新鲜,可口,尤其是大拇指,他递给柳连俊:“来,儿子,据说这个常吃力气大。”
  柳连俊半信半疑,边吃大拇指,边说:“爸爸,这乡下真好,有鱼,有虾,还有新鲜的蘑菇,竹笋。”
  柳祥林觉得儿子的洞察力很强,他对儿子说:“所以,这就是你母亲喜欢到乡下来支教的原因之一,这下你能够立理解了吧!”
  柳连俊霸气滴说:“母亲英明,我支持!”
  柳祥林嘿嘿笑了几声,两父子吃完螃蟹,柳祥林的海竿响铃响了起来,他对儿子说:“别慌,儿子,有一条大鱼上钩了。”
  他慢慢地拉线,越来越近,这条鱼仰头了,再慢慢拉,拉上了岸,他喊柳连俊拿来超网:“哇,是一条四斤左右的草鱼。”
  把草鱼拉上岸,黄黄的贝壳,真正的没喂饲料的鱼,柳祥林开心地说:“安逸得很,柳连俊,你从来没吃过这种土家伙哦!”
  他打开超网一看,已经有三条比较大的鱼,两条大鲫鱼,加上草鱼,够吃了哦!连俊,你问你母亲,何时回家。
  柳连俊吃了螃蟹,咸咸的,过瘾,他点头答应父亲,马上去看一看。
  当他再次来到何兰兰捕虾的现场,何兰兰又撒了一网:“这次的虾好多哦!”
  柳连俊用手做话筒对母亲说:“妈咪,可以收网了吧!”
  何兰兰对着他儿子点头一笑:“连俊,我们今天收获不小,你爸呢!”
  柳连俊:“妈咪,爸爸那边钓到三条鱼。”
  何兰兰看了看她们师生三人的收获,做了一个可以收网的动作:“刘红玲,郑辉霞,我们也可以回家了,来,我给你们各准备一个袋子,自己回家去弄,郑辉霞,你让你奶奶也尝一下吧!”
  又对刘红玲说:“你拿回家去与阿姨一起分享。”刘红玲懂事地点了点头。
  她的两个得意门生,带着上午的劳动果实,慢慢地回家去了,打算与她们的家人分享劳动成果。
  何兰兰把这些新鲜的虾分配好,然后对柳连俊说:“走,乖儿子,咱们去喊父亲一起回家。”
  母子俩提着新鲜的虾来到柳祥林钓鱼的现场,柳祥林满脸堆笑地对何兰兰母子说:“等一下我,我五根杆,慢慢收来!”
  何兰兰赶紧说:“你不慌,慢慢收,我与儿子等你呢!”
  何兰兰看着柳祥林收杆的样子,感觉他就是一个老钓鱼者,俗话说:“姜太公钓鱼,愿者鱼儿上钩。”
  看来柳祥林不仅是一个钓鱼高手,在商场上他也是一个成功人士。
  今天,他穿着一件白村衣,一条黑色西裤,钓鱼时,戴着墨镜,太阳帽子也准备好的,一看,他就是一个有经验的钓鱼者;
  再看看何兰兰,一身的黑色套裙,长长的黑发卷在头顶,看起来非常有气质;
  柳连俊,今天穿着一件黑色小西装,黑色西裤,看起来非常精神,他戴着一个小太阳帽,俨然就是大城市来的一个小公子。
  何兰兰让柳连俊把虾看好,她慢慢走过来帮柳祥林收鱼竿。
  柳祥林对何兰兰说:“钓鱼就是磨练意志力,在享受天然氧吧的同时,钓鱼人的三得也要具备,一是等得,二是饿得,三是绵得。”
  何兰兰听了这一席话,说:“看来你们钓鱼人都是经过磨练的,说起话来也是一套一套的。”
  柳祥林摆了摆手,一点心得体会,你不要信以为真,何兰兰却认真地说:“我不这样认为,恰恰相反,认为你说得很有道理的。”
  不一会儿,他们收拾完毕,柳祥林提着钓鱼工具,柳连俊提着三条鱼,何兰兰提着虾子,一家人沐浴着阳光,带着一上午的劳动果实,准备回家美美地饱餐一顿。
  他们是走路过来的,原路返回,遇见一些乡亲正在忙农活,乡亲们对这一家子非常亲热,一个乡亲收了一些小黄瓜,他直接给何兰兰提了过来:“来,何校长,拿一些去吃。”
  还有一个乡亲又拿了一点洋芋递给柳连俊:“小朋友,新鲜洋芋,喊你母亲拿去给你做洋芋羹吃,做好了撒点葱花!真是一地地道道的美味!”
  柳连俊正想拒绝,哪知道何兰兰发话了:“儿子,拿到,谢谢伯伯,他的孙子在希望小学读三年级,我教过的学生。”
  那位大爷又对他们说:“何校长,你记性好,我孙子是你教过的,他叫柯林。”
  何兰兰反应过来,她断断续续滴说:“谢谢柯大爷,我们回家了,再见!”
  一家人告别田里忙农活的柯大爷,就赶紧回家去,因为他们想早点尝一尝野生鱼、虾的魔力!
  再次尝一尝柳祥林的高超的厨艺!因为平时在家都是吃王姐的手艺,如今,王姐在家照顾柳祥林父母,正好让柳祥林一家放心在乡下玩一段时间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