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星期天的快乐

  何兰兰一大早起来,想起昨天小一四班两个学生发生的事,她还觉得思想有点凌乱,怎么也理不出头绪。
  她打了一个呵欠,伸了一下懒腰,舒展一下筋骨,努力让自己回到现实中来。
  她决定今天回到她的老屋,现在是刘红玲小朋友在住,看看今天刘红玲在干什么?
  一边从学校的宿舍走出来,她一边强打精神。
  路上遇见了小一年级的马琳琳,她抬头看见马琳琳时,感觉马琳琳眼睛布满血丝。
  她昨晚肯定也没休息好,昨天她班级里两个小孩子同时不见了,恐怕她心里也是充满了担忧。
  何兰兰拍了拍马琳琳的肩膀:“小马,哪里去?”
  马琳琳耸了耸肩,无可奈何地说:“何校长,我想对我班的两个学生进行家访,与他们的家长取得联系,这样子沟通起来容易点。”
  何兰兰微微一笑:“没事,小马,我们做教师的,只要做到仁至义尽,问心无愧,就别无他求了!”
  小马点了点头:“何校长,你一大早的打算去哪里呢?”
  何兰兰说:“走吧,我们顺路,就一起走。”
  马琳琳与何兰兰经过一个小树林,这里杂草丛生,小鸟儿唱着动人的歌曲飞来飞去!
  小蜜蜂还在野花丛中采着花蜜,好一幅春天的美景!
  马琳琳与何兰兰想到自己还有事,就不得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个风景秀丽的地方。
  到了村东头,何兰兰正准备与马琳琳告别,一条大黄狗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它伸着红红的舌头,气势汹汹地跑了过来。
  何兰兰最怕狗,她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跑到一家房子后面躲了起来。
  马琳琳就大不一样,她从路边捡起一块巨石,对小黄狗说:“你敢怎样?”
  这时候,村东头的一个屋子里走出一个50多岁的男子,他是一直就住在这里,他对大黄狗吼道:“你不听话,快回家来!”
  说完,他又对马琳琳与何兰兰说:“何校长,别怕,请走。”
  何兰兰赶紧从房屋后走出来,对中年男子说:“没关系,我只是从小怕狗,让你见笑了吧!”
  何兰兰与马琳琳路过村东头,马琳琳就直接去了林志远家。
  何兰兰就直接去以前的老屋!
  何兰兰觉得今天村里非常安静,难道连刘红玲也不在家吗?
  “管它的,顺其自然吧,她在家,我就去找她,不在家,我就找郑辉霞吧!”她自言自语道。
  她慢慢地来到了久别的旧居,突然发现门前放满了许多干材,大门开着,她敲了敲门,听到一个声音问道:“谁呀!”
  何兰兰问:“刘红玲在家吗?”
  话音刚落,刘红玲就从里屋走了出来,满脸的笑容:“何校长,今天是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快进来吧?”
  何兰兰不好意思滴说:“有点思念旧居,顺便看看你嘛!”
  刘红玲瞅了瞅何兰兰,发现她并没有说谎。
  她真诚地点了点头:“谢谢何校长,今天上午我给你亲自做午饭,你既来之,则安之吧!”
  她端出一根小板凳,让何兰兰坐下。
  可是何兰兰哪里闲的住,跑到她养兔的屋子去看了看。
  何兰兰赶紧说:“刘红玲,你把兔子照顾得挺好的,你的兔子现在越来越多了,由以前的十只兔子,变成了十五只兔子了!”
  刘红玲搓了搓手,不好意思滴说:“何校长,有几只兔下崽了,我还卖了四只,杀了几只改善生活。”
  何兰兰竖起大拇指:“能干的小姑娘!”
  刘红玲指了指兔子窝:“平时我上学时,都是我家阿姨在照顾,她真是比我还细心,真是一个好阿姨,我爸这次算是找对人了,多亏有你,何校长,感谢你的帮助!”
  何兰兰知道刘红玲是一个知恩图报的小姑娘,也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好学生,她的前途是无量的!
  她拍了拍刘红玲瘦弱的小肩:“ 你是一个懂事的小姑娘,我祝福你今后考上理想的中学,今后你的路会越来越广阔无垠的!”
  刘红玲依偎在何兰兰怀里:“何校长,你是一个大恩不言谢的好人,我会一辈子记住你的。”
  何兰兰摸了摸小姑娘的长秀发:“你瞧,这么漂亮的长发,今天我就给你编两个漂亮的小辫子,怎样?”
  正好中了刘红玲的意,她笑着点了点头:“何校长,真的很谢谢你!”
  于是,她走出屋子,在何兰兰的老屋门前,她也端了一根小木凳,何兰兰就像亲生母亲一样,给她梳起了四股小辫子。
  她一边梳辫子,一边给小姑娘讲起了刘胡兰的故事,刘红玲听得津津有味。
  1932年10月8日,刘胡兰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她从小就与家人过着穷苦的生活,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山西人民开展了救亡运动,文水县也成立了抗日民族政府。
  从此,刘胡兰开始逐步接触革命思想,她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并担任了儿童团团长。
  她经常和小伙伴们给武工队站岗放哨,送情报,抗日战争胜利后,刘胡兰参加了文水县党组织举办的妇女干部培训班,经过四十多天的学习,刘胡兰懂得了许多的革命道理。
  回村后,女干部让刘胡兰担任村里的妇女救国会的秘书,刘胡兰听了后连连摆手说:“同志,这么大的事,我怎么干得了呢!我没有经验,也没有本事。”
  哪知道女干部说:“经验是从学习中得到的 ,怎么能因为担子太重,就不愿意承担工作呢?”
  刘胡兰想了想,就答应了。
  刘胡兰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她带领村子里的妇女们办冬学,帮助烈属们解决困难,她与党员一起发动斗地主,送公粮,做军鞋,动员青年报名参军。
  1946年春夏,区干部们都认为刘胡兰工作态度积极负责,思想端正,便将刘胡兰调到区妇联当干事。
  妇女干部经常给刘胡兰负责讲各种各样的革命道理,还辅导她读了一本油印小册子,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后来,刘胡兰鼓足勇气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她渴望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主义战士。
  一天晚上,刘胡兰遇见了干事石世芳,石世芳告诉她党组织批准她成为 一名候补党员,她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紧紧地握住石世芳的手。
  1946年10月,国民党进犯文水县城,为保存革命力量,县委决定将大部分干部转移上山,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刘胡兰以自己年纪轻,熟悉环境为由,主动留下来坚持斗争,向各村组织传达党的指示。
  组织群众掩埋粮食,为斗争做出了突出贡献。
  1947年1月12日,因叛徒告密,刘胡兰被地主和国民党武装抓捕,在敌人的威胁面前,她坚强不屈,大义凛然滴说:“怕死不当共产党。”
  最后,刘胡兰壮烈牺牲,她当时年仅15岁。
  何兰兰讲完这个故事,刘红玲听了后非常感动,她对何兰兰说:“何校长,我就喜欢听你讲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真的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
  她正准备去做午餐,郑辉霞这时也来到她家,她对郑辉霞说:“刚才何校长给我们讲了刘胡兰的故事,我深受启发。”
  郑辉霞咧嘴笑了,她露出浅浅的酒窝:“好呀!何校长,以后多给我们讲一讲革命故事,我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抗日战争的故事,我们尤其爱听。”
  何兰兰拿着刘红玲拿的苹果,边吃边说:“既既然小孩子们都喜欢听这些爱国主义教育,我今后让学校的支教老师们都多讲讲嘛!”
  郑辉霞与刘红玲说:“我们去与同村小朋友一起玩一会,何校长你随意吧!”
  何兰兰:“既然,刘红玲安排好了中午的午餐,我就陪你们跳一跳吧!”
  三人来到村口,原来有好几个同村的小姑娘在等她们玩呢!
  她们早已准备好了跳绳,何兰兰仔细看着她们先跳,原来她们有规律的编着歌曲,跳绳的速度达到了默契。
  何兰兰微微笑了:“小姑娘们真的很霸道呀!你们跳绳的动作优美,比起我们小时候有趣多了。”
  几个小姑娘排着队,由另外两个拉着跳绳,五个人排队比赛跳,每人跳十个,如果在跳十个的过程中被淘汰,也只有这样的方式,才是最好的。
  何兰兰与几个小姑娘跳着,笑着,她们开心的样子,仿佛让何兰兰回到了小时候。
  她的童年是在乡下度过,所以小姑娘们这种方式,正好跟她小时候接近,似曾相识的感觉啊!
  何兰兰与几个小姑娘一起跳啊!笑啊!她们就沐浴雨露阳光,尽情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何兰兰想到她的儿子柳连俊,他在大城市里过着另外一种生活,与乡下的孩子,玩的方式截然不同,但是童年的美好时光都是这样子度过了吧!
  想到这里,她幸福地笑了,因为生活总是对人们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你只有勇敢迎接它,才会在岁月的长河中找到生活的真谛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