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开学一周

  第二天早上,润生是被金波叫醒的。出了宿舍的窑洞,天还是黑的。
  几个人准备去校外树林的时候,发现学校大门还是锁着的,于是就到学校里面一个偏僻的地方,练了九趟拳。
  练完之后,浑身都是暖洋洋的。不过也感觉到了肚子的饥饿。
  这时天已经微微亮了。
  金波看到润生似乎精神不太好,就问他怎么了,是不是病了。
  润生告诉他,昨天晚上没睡好,数了一夜的羊,才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
  润生和少平听了都哈哈大笑。润生这时候就提出了想要去外面租房的想法。
  少平就问他,怎么不去他二爸家住。润生就回答说感觉不方便。
  金波就说,如果找到了住的地方,能不能让他一起,他可以分担房租,润生说当然可以,咱们三个可以一起。
  三人回到宿舍后,简单洗漱一番。少平就拿出从家里带来的小米红枣粉给三人碗里各倒了一些。
  然后对着旁边的王小乐说:“我从家里带的,给你也来点。”
  对方连连拒绝,少平也没有再坚持。毕竟刚认识,太热情也不好。
  早上的时间,先上了一节数学课,老师是个老先生,照本宣科念了一遍资料就下课了。很多基础差的,听得云里雾里。
  然后又上了一节物理课,润生能够听出来,老师的水平也就后世初中生的水平,有些知识自己好像都还没有理解透彻,还没有他们初中老师的水平高,也就没有兴趣再听下去。直接在课堂上闭目养神,补补昨天的觉。
  后面的语文课,班主任直接让同学们学习人民日报的社论。让同学们自告奋勇去领读,然后让大家讨论。
  举手的基本都是城里的孩子。发言积极的也基本都是城里的孩子。农村学生偶尔有积极发言的,从穿戴上看,也是家里条件都不太差的。
  润生没有发言,少平和他的同桌王小乐也没有发言。
  就这样一早上就过去了。
  然后就准备去吃午饭,学生一窝蜂的冲向食堂。少平叫同桌王小乐一起,王小乐让他先去,自己再等一会儿。说肚子不舒服,要先上趟厕所。
  少平就跟着润生和金波一起来到了学校的大灶上。
  生活干事,也就是润生的同桌,在招呼同学们领饭打菜。
  饭菜是早上就统计好的。
  也很简单,就是馍馍和菜。馍馍有三种,白面馍馍,玉米面馍馍和高粱面馍馍。白、黄、黑三种颜色,被戏称为欧洲、亚洲和非洲。
  菜也简单,分甲、乙、丙三种。甲菜是猪肉白菜土豆粉条,三角一份。乙菜是白菜土豆粉条,一角五分一份,和甲菜的区别就是没有肉。丙菜也是白水煮萝卜,可能厨师感觉颜色太素了,又往上面滴了几滴辣椒油,于是就像一份菜了,不过也便宜,五分钱一份。
  甲菜和丙菜都是用两个小盆装着,乙菜则是一个大盆。
  馍馍也是一样,白馍和黑馍数量也少,黄馍数量居多。
  整体来看,家庭条件很好,以及很差的数量都是少数,中间的是占大多数的。这证明这个时代的老百姓贫富差距其实是很小的,大家都穷,多数家庭也就是温饱。
  但还是有些家庭的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读书。虽然知道最终得到的就是一张高中文凭,但是向上的机会总会多一点。
  有的家长其实内心想法更简单,就是让孩子来混日子的,毕竟这里是原西县的最高学府,多交两个朋友也是好的。
  润生三个人今天要的都是黄馍和乙菜,打完菜,三个人就端到了教室去吃,外面的天气还是有些太冷了,虽然已经立春一段时间了。
  少平家里最近生活改善不少,所以也就吃着和大家差不多的东西。
  吃完了饭,洗过碗。多数人回到窑洞宿舍休息。
  这时候的学业压力那是真的没有,老师根本就不管。
  转眼到了下午两点,同学们都到了操场集合,要上劳动课了,班级的劳动干事给大家分发工具,下午要到学校外面,将一堆土,运到学校后面的半坡上去。
  李钢负责发工具,发到少平的时候,李钢看了他一眼,才将手里的工具递给了他。
  当看到后面跟着的王小乐时,直接给了一把钉子松动的铁锹。
  王小乐一看就不乐意了:“这把铁锹有问题,给换一把。”
  李钢从后面的工具中抓了一个筐给他,结果王小乐接筐的时候,绳子的一边直接松了。
  “这个绳子开了,换一个。”
  “绳子松了,系紧不就行了。”
  “你是故意的对不对?”
  “什么故意的,听不懂,赶紧的,后面的同学还等着领工具呢!”
  “你快点,耽误大家的时间。”王小乐的后面是跛脚女子侯玉英,直接对着王小乐嚷道。
  王小乐回头看了侯玉英一眼,默默接过筐,到边去了。
  润生和金波一组,负责抬,少平则负责装土。
  两人抬了一趟下来,遇到了正抬着土上山的少平和王小乐。
  “你怎么不给大家装土了?”
  “王小乐个子高,不好和女生配合着抬土,我就和他一组,一起抬。”少平说道。
  四点半的时候,劳动课结束了。剩余的时间就是自由活动。
  润生提议去外面转转,得到了少平和金波的附和。
  于是三个人就出了校门,沿着县城的街道漫无目的的走着。
  一路上润生还想看看路边有没有招租的信息,结果什么也没发现。才想到,这个时间基本不会有出租的事情出现,就算有私下出租房子的,估计也是偷偷摸摸的。
  估计要找熟人打听。
  一连三天几乎都是同样的节奏,三个人也几乎转遍了原西县的大街小巷。
  等第四天的时候,润生就感觉上课总是发呆也不是个事,所以提议去书店看看。虽然上次去书店的经历让他感觉不太好。
  于是三个人就一起去了书店。结果润生又是失望而归。少平倒是对里面的一些小说有兴趣,但是一看价格,就放下了。
  润生看到他拿的书是柳青的《创业史》,于是就想买下来,大家一起看,结果被少平拒绝了,他能感觉到,润生之所以买这本书,完全就是因为他想看。
  这让书店的营业员有点恼火,看少平的眼神都有些不对了,那感觉就是,“穷鬼,浪费感情。”
  于是又低下头去织毛衣,润生回想了一下,好像还是之前的那个营业员,上次好像也是在织毛衣。看来需要她织的毛衣不少啊。
  几个人离开了书店,就回到了学校,润生就对少平说,明天回家,他准备把家里的《资治通鉴》带过来,可以让少平看看,金波也可以看。
  金波倒是无所谓,“我有空还练笛子呢,下周我准备让班里喜欢音乐,会乐器的同学都把乐器带来,搞个革命文艺小组。”
  “那不错啊,这样生活也会充实点,不至于太无聊,班里有几个男生总在宿舍玩牌,感觉不像来上高中的。”少平接话。
  润生突然想到,可以抽空问问田晓霞,哪里能借书,可以和少平一起去借书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