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朝议

  见温璃要走,百里宸赶紧叫住她。
  “温璃。”
  温璃停下脚步看向百里宸。
  百里宸看着温璃的眼睛心里有一些紧张,犹豫了一下,开口道:“过几日便是秋雅节,我想邀请你一起游湖。”
  “不行。”温璃摇摇头,“我已经答应别人了。”
  【还是不要告诉百里宸,我答应一起游湖泛舟的人是百里珩吧。】
  百里宸眸光微闪,衣袖下的双手握紧。
  不得不承认小皇叔比他勇敢多了,喜欢就说出来,大方地去追求。
  不像他,明明喜欢却有顾虑不敢说,不过,很快就好了,很快了。
  这日,博望侯温若涵被小妾绿了十几年,大女儿和小儿子都不是亲生的,以飓风般的速度传遍京城,成为了京城最大的热点。
  同时,博望侯府中小妾病逝的消息也传了出来,不过,很多人都猜测小妾不是病逝,而是被温若涵悄悄处理了。
  当晚,温若涵特意熬了个通宵,让自己看起来非常憔悴,上早朝又比平时到的早了一些。
  早来的大臣隐晦地偷偷看他,他装作若无其事,站在一旁闭目养神。
  后来的大臣也会先看他两眼,才走到自己的位置上。
  “博望侯,你今天这是怎么了?是昨晚没睡好吗?”
  说话这人名叫徐鹏,是京畿大营的将军,也是百里重华的堂舅。
  他和博望侯素来不和,所以这话明显带着幸灾乐祸的口吻。
  温若涵没有搭理他,阴沉地看了他一眼。
  徐鹏就当没看见温若涵的臭脸,继续说道:“博望侯不会是因为小妾私通外男一夜没睡吧,要我说没那金刚钻,就别揽那瓷器活,自己身体不行,就少纳些小妾。”
  温若涵冷哼一声,讽刺道:“徐大人的身体是好,听说最近又纳了一个小妾?这已经是第十八房了吧。”
  徐鹏得意地笑道:“确实,我可是……”
  他还没说完,温若涵就打断了他的话,“可是这么多小妾,怎么至今一个儿子都没有?徐大人这身体确实好得很那!”
  其他大臣听了偷偷地笑了起来。
  徐鹏接连生了十几个女儿的事,在京城也是一大笑柄。
  他最讨厌别人说他生不出儿子,温若涵这么一说真是把他得罪很了。
  可温若涵才不管,两人虽然都是武将,但是徐鹏只是打过几次山匪,全靠徐贵妃的关系才攒了一些军功。
  他自己可是常年与寒国对峙,战争的残酷可不是打山匪能比。
  他一向看不起徐鹏,别人不敢说的话,他敢说,更不用说今日是徐鹏先挑事的,他自然不客气。
  “你……”徐鹏眼中闪过狠戾,愤怒道:“那也比你替别人养女儿和儿子强。”
  两人在这针锋相对,其他人吃瓜看戏,直到皇帝带着沈相和凌鸢来了,两人互相不屑地看了一眼对方,不再说话。
  朝议开始,各大臣先奏报大事。什么寒国要派使臣求和,春生军的奖励,安王向朝廷要下个月的粮草辎重等。
  大部分都是要钱的,皇帝十分头疼,想早早地结束这次早朝。
  付天奇已经看出皇帝不耐烦了,可这事事关工部尚书徐大人,他不敢也没权利管。
  他只能硬着头皮出列道:“皇上,昨日,费城庆云县县丞状告工部尚书徐志才徐大人,强女干了她的女儿,人证物证俱在,微臣不敢擅决断,请陛下圣裁。”
  皇帝微皱眉头,这种已经明确的案子竟然要占用早朝的时间,这付天奇是越来越不会办事了。
  他神色不悦道:“直接按大黎律法办。”
  一听这话,百里重华急了,按律法办那就是让徐志才官降两级,并且还要坐三个月的牢,出狱之后有了污点,基本断了官途。
  徐志才是徐家官职最高的人,也是最有可能成为丞相的人,他必须保下他。
  百里重华赶紧给自己的人使了个眼色。
  一位大臣行礼道:“皇上,徐尚书强女干县丞之女此事有疑点,一,那女子在青楼献艺,让徐大人误认为她是青楼女子。二,此女子有故意勾引徐尚书之嫌。徐尚书很可能是被那女子陷害了,请陛下明察。”
  太子百里宸借刺杀伤势未愈没有上朝,不过,朝中的太子党也不是吃素的。
  立马有人出面反驳:“陛下,我朝并无规定官家女子不能在青楼献艺,再说了,禹王和御史台的霍大人也喜欢听那女子的琴,怎么不见禹王和霍大人对她做出什么?说到底还是徐尚书自己的问题。”
  御史台霍大人也站出来说道:“诗琴姑娘的琴音能够治疗我母亲的失眠,我是把她当做琴艺大师尊敬的。
  而徐尚书只看到了诗琴姑娘的美色,并且还对她有龌龊的想法。
  事发之后,没有想办法补偿,反而派人捉拿诗琴姑娘,想强迫她为妾,这样的人根本不配为官。”
  其实,霍大人这话说的有些严重了,徐尚书若真想纳小妾,别说是县丞的女儿,就是四品官的女儿也可纳。
  关键是徐尚书先是强女干了那女子,又派人抓她,不仅没抓到人,还被安王世子发现,闹大了。
  若按律法办,有人觉得对徐尚书的惩罚有点重,让大黎失去了一个有本事的能臣。
  若不按律法办,是藐视大黎律法,会动摇大黎的根基。
  皇帝听了下方大臣的议论,一阵头疼。
  心中暗骂徐志才蠢,连个女子都处理不了,还将事情闹得这么大,他有心偏袒都偏袒不了。
  皇帝想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决定维护大黎律法。
  他有些生气地道:“不用吵了,此事按律法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