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虎牢关之险

  但现在看来,似乎只能与刘备持续合作下去。
  出于对系统的信赖,此时此刻,系统提示的任务,就是要跟随刘备,其中必定隐藏着重大转机。
  趋吉避凶的智能系统。
  它绝不会置自己于险境。
  难道,这一切真的与那个神秘的机缘有关?
  高远一时陷入深思,静默无言。
  不再纠结其他,当务之急,应先解决虎牢关的困境。
  兵马已整装待发,虎牢关的突破,已成迫在眉睫的任务。
  董卓握有三十万雄兵,直逼虎牢关,如何破阵,成为联军诸侯的一大难题。
  为此,袁绍决定再次召集大会。
  “各位大人,董卓那三十万铁骑直逼虎牢关。”
  “我们恐怕短时间内难以破局,该如何应对呢?”
  “我有一策。”高远在诸侯大帐中突然开口。
  “哦?高远,你说来听听,看看你的计策是什么。”袁绍对高远说道。
  “水淹之计!”
  高远此言,引起诸侯们的极大兴趣。
  “水淹?”袁绍一时未能领会。
  “这个,还请详细解说,究竟是怎样实施的水淹战术。”
  “虎牢关上方,有几座水库。”
  “与董卓交战时,我们找机会开启水库,来一场洪水淹没虎牢关。”
  “如此,董卓自会败退。”
  高远的话,令联军诸侯欣喜若狂。
  “高远军师,高见啊!”
  “军师高明之计!”
  袁绍忙道:“我怎么没想到呢!”
  “高远军师,请详细讲解后续步骤。”
  “首先,派出两位猛将,分两路攻打虎牢关,最好能诱使董卓出城应战。”
  “那是最佳方案。”
  “就算无法引出,也要让他登上城墙。”
  “那时,我们开启虎牢关上方的水库,实现水淹虎牢关!”
  高远的话,瞬间点亮了诸侯联军的思路。
  袁绍急忙补充:“此时,虎牢关告破,但董卓仍有三十万大军,我们十八路诸侯齐攻,直捣黄龙!”
  “一举攻克虎牢关,消灭董卓的三十万大军!”
  高远点头:“如此,虎牢关的难题就能迎刃而解。”
  诸侯联军大会结束,按计划刘备带领五万兵马,曹操率五万联军,一同进攻虎牢关。
  随后,联军打开水库,刘备和曹操先行撤离。
  接着,他们随大军一起,攻破虎牢关,直指长安!
  会议过后,高远的策略帮联军化解了紧急危机。
  然而,刘备心中仍有些不安:“军师,你的计划固然完美无缺。”
  “只是,等联军占领长安后,我们又该如何行动呢?”
  高远微微一笑,未立即回答,转而对刘备道:“主公,你如何看待我,已成谜团?”
  “当然,一切后续策略,皆由我为你筹谋!”
  “我们的下一步,就是在诸侯联军占领长安之际,夺取洛阳!”
  “洛阳?军师,愿闻其详。”
  “不错,此刻我们无立足之地,我要赠予主公的第一份厚礼,便是洛阳。”
  帐内,刘备深知,高远是他最后的倚仗,能否在这乱世留下印记,全系于高远之策。
  于是他转向高远:“诸侯联军必然首先进击长安。”
  “一旦虎牢关失守,我们不随大流,反向洛阳挺进。”
  “那是属于我们的第一座城池。”高远对刘备如是说。
  “善,占领洛阳后何去何从?我们的未来又该如何规划?”
  刘备心中已接纳高远,能否崭露头角,全看他的辅佐。
  “巴蜀、荆州,甚至江东,我们需退出中原的纷争。”
  刘备闻言,起身请高远落座,并亲自斟酒:“军师,但说无妨,你的见解至关重要。”
  “我刘备能否在这天下实现抱负,唯有军师能指点迷津。”
  “恳请军师,赐教我应如何行事!” 高远闻言,先品尝了几口菜肴,接着举杯轻酌。
  酒香暖身,他深深吸了几口气。
  然后,他向刘备详述了他的全盘计划。
  “北有曹操、袁绍、吕布,还有主公您。”
  “敢问主公,相较曹操、袁绍,你的兵力、智略,各方面是否能与之抗衡?”
  刘备略感尴尬,片刻后答道:“论智谋和军力,我确实不及曹操与袁绍。”
  高远点头赞同:“正是此意。”
  “故我们不宜久居中原,应转向巴蜀,夺取荆州、益州。”
  “制定三分天下的宏图!”
  “三分天下?!”刘备听罢,如遭雷霆一击。
  “军师,还请详解!”
  “待我们控制洛阳,即刻进军汉中、天水等地。”
  “随后,大举入蜀!”
  “若能在蜀地成功占据刘璋之地,那么天下便有一半属于我们了!”
  高远将三分天下的战略,详尽解释给刘备。
  刘备越听越振奋,听完高远的计划后。
  “先生,备此生,唯君可依!”
  ......
  虎牢关之战拉开序幕,刘备与曹操各率大军,朝虎牢关进发。
  诸侯的联合军队静候在黄河边的堤坝之上,只待备、曹操与董卓激战正酣之际,洪水便会倾泻而下,席卷虎牢关!
  届时,虎牢关将沉沦于滔滔洪水中。联军与董卓的军队混战,此刻,高悬的堤坝终于被开启,虎牢关的命运已无法逆转!
  刘备与曹操迅速撤退,静待联军后续部队的到来。虎牢关犹如人间地狱,洪水无情地将其淹没,联军的呐喊声震天,向虎牢关发起了冲锋。
  这座名为虎牢的雄关,很快便在联军的攻势下土崩瓦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