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公子好热

  苏瑾儿蜷缩着身体,她眼中看不出任何情绪。
  程暮道:“你现在有什么想说的?”
  这是他第二次和苏瑾儿见面。
  说来很神奇。
  苏瑾儿,可以说是他在这个世界知晓的第一个名字。
  若是用见字如面来算的话,她是程暮在这个世界认识的第一个人。
  然而,现在程暮却把她关地牢里。
  “给我道歉。”
  苏瑾儿蓬头垢面。
  不过她的语气却很倔强。
  “呵。”
  程暮冷笑一声,随后做出了“傻比”的嘴型。
  “我给你道歉,我又没做错事。”
  “你骗了我。”
  “你知道云水间是什么地方?”
  程暮不想再和这个脑回路有些问题的女人纠缠。
  他直接说出了这次下到地牢的目的。
  关山月的任务线,下一步是将苏瑾儿送去一个名叫云海间的地方。
  然而这几天,程暮问遍了身边的人,翻烂了在陵水县衙门找到的大唐全域图,也没找到云海间在何处。
  所以,他只能来问任务的核心人物苏瑾儿,看她是否知道。
  程暮本以为,这苏瑾儿在地牢关了这么些天,身上的锐气也还消得差不多了。
  可是哪想到,这女子一张口就是让他“道歉”。
  有病!
  苏瑾儿看着程暮:“给我道歉!”
  程暮看着苏瑾儿,道:“看来你是还没有被关够啊!过几天再来问你吧。”
  想着,程暮转过身。
  在他身后的牢房中,关着英绯。
  对于这个女人,程暮没什么厌恶。
  对她,他的同情反而会多一些。
  嫁给一个有暴力倾向的男人,她本身已经够可怜了。
  好不容易遇见自身所爱,不能正大光明,还需要用欺骗来让对方接受自己。
  那就更加可怜。
  但是,程暮必须关她。
  法不容情,没了规律的话,南江城在这丧尸横行的世界只会变得更乱。
  人只有约束,才能称之为人。
  当失去了约束之后,有些人甚至会变得比野兽更为凶残。
  “你还想寻死吗?”
  程暮看着牢房中的英绯。
  英绯背靠在墙上,她的脸色有些不好,惨白惨白的。
  “不想了,如今这世道,能够活着,已是祖上积德。”
  程暮问道:“你是生病了吗?需不需要我让大夫来看看?”
  英绯摇头:“不用,再有几天就好了,全都会好了。”
  “狱卒每日可都有送来食物?”
  英绯的状态很不好,甚至比起在大堂上被审那天,感觉还要虚弱。
  程暮想会不会是狱卒克扣了他们的粮食。
  这可是很严重的事情。
  程暮没让他们死!
  那么这些人就必须活着。
  英绯摇摇头:“没有,狱卒每天都会送来一个笼饼。”
  一个笼饼,就是这地牢中羁押犯人的一天的伙食。
  数量是没错的。
  程暮呼出口气:“那好吧,我看你的样子……若是有不舒服的,就叫狱卒找大夫来。”
  “谢公子关心。”
  “公……公子……”就在这时,同苏瑾儿一同而来的男人们趴在牢门上:“你放我们出去吧!”
  程暮看着被关在一个牢房中的三人,道:“看吧。”
  离开地牢后,程暮骑马出城,朝着七华山赶去。
  今天,是他和雪客约定好,让对方带他去玄蛇洞的日子。
  ……
  “雪客兄,你今天这衣服,还真是别致呀!”
  来到七华山的草庐,程暮一边从马鞍上取下一只兔子,一边看着怀抱臭鼬的雪客。
  今天,这位老兄穿着一声粉绿色的襦裙半臂穿戴。
  雪客对程暮笑道:“怎么样?程老弟,这衣服的料子可是上等的十纹绸。”
  程暮尴尬一笑……
  雪客果然是在女人堆里长大的呀。
  见人谈衣服,先说料子如何。
  将手中已经放过血的野兔递给雪客,程暮说道:“雪客兄,这兔子算是程某的一点见面礼,今天就要劳烦你带我先去看看那玄蛇洞了。”
  “程老弟客气了!”
  雪客一手抱着臭鼬,一手接过野兔,将其挂在草庐的门上。
  而后从腰带里捏出一枚珍珠大小的姜黄色药丸。
  “程老弟,此物便是避蛇丹,你放在身上即可,一般的小蛇闻到这味道,便不敢靠近你。从我这儿往玄蛇洞去,一路上蛇可不少,程老弟可要跟紧我!”
  从草庐出发,程暮在一条山间小路足足走了差不多有一个时辰才停住脚。
  这一路上,雪客共抓了三只超过两米的大蛇。
  “今天的晚饭有着落了,程兄要不要留下来尝尝烤蛇?”
  这满脸络腮胡子的大汉,眼神极好而且心思细腻。
  路边草丛任何动静皆能知晓。
  而且仅从草叶树枝的抖动,他便能分辨下面是蛇还是别的什么动物。
  程暮看着雪客手中的长蛇,摇头道:“无福消受,无福消受。”
  ……
  “程老弟,你看到那个大坑了吗?那边就是玄蛇洞。”
  站在半山腰上,雪客指着面前山谷底的一个大洞。
  程暮张望一番后,瞪眼对着雪客说道:“这……洞口这么大?”
  现在,程暮雪客两人和谷底洞口的距离差不多有五六百米。
  如此之远,那洞口也依旧清晰可见。
  洞口直径,那少说也有十米左右了。
  “雪客兄,这洞口如此之大,用柴火将其填满,那要填到什么时候啊!”
  雪客摇头:“程老弟领会错了,那是玄蛇洞的入口不错,不过进入之后,是一个面积巨大的溶洞,里面虽有蛇,不过并没有多少,再往里走,会有一个两米高的小洞,我们用柴火堵得,其实是那个小洞。”
  “哦!原来如此!”
  程暮点头,道:“那雪客兄,咱们今天就先去磊上一些柴火烧它一烧呗!”
  下到谷底之后,程暮便和雪客一起砍柴备用,
  如今他的位置已靠近玄蛇洞,谷底的蛇虫可以用猖獗来形容。
  几乎每砍一根柴,程暮就能看见周围的草丛中闪出三四条蛇影。
  不过因为身上带着避蛇丹,那些蛇影全都是远离他,而非靠近。
  同时,雪客也担心程暮遇到什么危险,他自己在一边搜集柴火,让臭鼬墨雪守在程暮身旁,以防万一。
  当砍上一摞柴后,程暮便会抱着柴火走到那大洞前,将其丢在门口。
  大洞几乎是水平于地面。
  里面是怪石嶙峋的四十五度斜坡。
  斜坡之中蛇影无数,有些地方甚至还出现了纠缠在一起的蛇团,看得程暮头皮发麻。
  而在洞内差不多四五十米处,洞穴空间急速收窄,最后变成了一个直径只有两米左右的小洞。
  这地方,曾经该是来过人的。
  因为在那小洞上方,歪歪斜斜的刻着两个大字“玄蛇”。
  刻字的笔锋刚劲有力,看得出来刻字者的书法造诣极高。
  收集到足够多的柴火之后,雪客站在大洞洞口,对着程暮说道:“程兄稍稍后退,我要让墨雪去给咱们清清场了!”
  程暮点头,后退半步之后,雪客蹲下身抚摸着墨雪的后背:“去!”
  那墨雪极通人性。
  雪客仅仅只是说了这么一个字儿,甚至都没用手指洞,它便知晓雪客的意图,一下冲进大洞之中。
  随后,一股极浓的尿骚味传来。
  接着,程暮便看见了让他头皮发麻的一幕。
  无数大小不一的长蛇从大洞的游走出来,密密麻麻。
  它们快速扭动着身体,钻进了洞口周围的丛林之中。
  其中没有一条经过程暮和雪客的身边。
  程暮发现,有些蛇一开始的行径轨迹确实是朝着他而来。
  然而当爬到距离他五步之后,那些蛇便像忽然感应到了什么似的,立刻转头,朝着其他地方爬去。
  这用雄黄所做的避蛇丹,果然对蛇有奇效啊!
  “程老弟,这些蛇其中虽然也有毒蛇,不过都是些小蛇小龙,避蛇丹就能让他们退避三舍。”
  雪客对着程暮说道:“不过这玄蛇洞内,白眉蝮、赤尾青竹、银环长蚺比比皆是。我以前还听闻七华县城里的捉蛇人说,这洞里还有一条白鼻蝮虫呢!”
  “白鼻蝮虫是什么?”程暮不解。
  雪客解释道:“一种剧毒的巨蛇,一般来说,蛇越毒,体型会相对越小。但是这白鼻蝮虫可不是,这玩意儿最大听说能长到十丈多长,而且它的毒还不是口中白牙,而且在鼻子上的一根白色骨刺里。”
  “教我捉蛇的师傅说,白鼻蝮虫嘴最喜捕食山中野鹿野猪。白鼻蝮虫的捕食方式也和一般的巨蚺巨蟒不同,它可从来不用身体去绞碎猎物,而是利用鼻上的白色骨刺去扎!”
  听到雪客的介绍,程暮啧啧称奇。
  约莫一炷香的功夫之后,墨雪出现在了洞口。
  雪客道:“行了,里面已经干净了,程老弟,我们赶快搬柴吧!”
  而后,两人又用了半个时辰,将对放在大洞门口的湿柴全部垒到小洞门口。
  在程暮将随身带来的火油蜡粉撒上一些后,吹燃火折,将柴堆点燃。
  呛人的黑烟瞬间升起。
  不过程暮发现,这些黑烟竟然全部涌进了小洞之中。
  还不等程暮发问,雪客便说道:“听进过此洞的捉蛇人说,这洞内通路虽然曲折,但是只有一条,走到头后,便是一个巨大的溶洞。不过那溶洞里面是什么样子,还有没有路,那就没人知道了,因为没人进去过。”
  想要用烟闷死洞内的毒蛇,仅仅是这么一堆柴火可不行。
  雪客说,怎么也要连续烧个五六天。
  程暮便和雪客约定,之后每天中午都来。
  离开七华山草庐,回到南江时,已经黄昏时分。
  程暮没有回角楼,而是直接去的小院。
  毕竟,今天早上已经和武宣说好,今晚他来照顾林晓晓。
  在小院内看见林晓晓的时候,对方正坐在一把木椅子上。
  “公子回来了?”
  林晓晓的脸色依旧很白。
  程暮点点头,左右看了看:“就你一个人吗?武宣不再?”
  林晓晓说道:“公……小妹她刚才才走,听说今天南江来了几个新人,她去帮忙去了。”
  “哦。”
  程暮点着头,走到林晓晓身边,蹲下身后,问道:“你现在感觉如何?”
  林晓晓温柔一笑:“已经没什么大碍了,只是两脚还是酥麻得厉害。”
  “就和我们刚从陵水县出来的时候一样的感觉?”
  林晓晓道:“一样的感觉。”
  程暮叹了口气,道:“那你现在可想吃什么,我去帮你做。”
  林晓晓看向小院的厨房:“公子不必操劳了,小妹从衙门赶回来,就是为了给我做吃的,在厨房的锅上温着的,公子你吃了吗?”
  “我也还没有,一起吧。”
  为了方便林晓晓,程暮直接将厨房里的桌子搬到了小院里面。
  晚饭是盐水煮野菜,外加白水煮芋头。
  南江周围水系发达,每天收获最多的就是芋头和鱼。
  很多穿越到古代的小说,如果主角遇上饥荒问题,那么解决之法往往都是种植土豆。
  不过土豆,若是背景设定在明清两朝的穿越小说,那还算说得过去。
  要是小说背景是唐宋或者再早一些的春秋秦汉,那就会被读者说不严谨了。
  因为土豆是在明朝万历年间传入华夏的……
  而芋头在公元前2200年左右,也就是商代晚期就出现在了华夏人的食谱当中。
  在秦汉时,芋头便成为西南川蜀一带百姓的主食之一。
  唐代时,芋头种植面积扩大,广泛在中原地区种植,芋头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
  关于芋头,还有一段有趣的历史传说。
  那就是“中秋吃芋艿”。
  据说在明朝年间,戚继光奉命率领官兵抗击倭寇获大捷。
  当时恰逢中秋节日,将士们欢庆胜利。
  可是不曾想到,后半夜流窜的倭寇趁机偷袭。
  戚将军与众将士被围困在山上,在众将士饥寒交迫之际,偶然发现山上有野芋头,其饱腹感强,全体将士在饱餐之后,士气大振,一举击溃倭寇,顺利突围。
  后来,世人将这种食物称为“芋艿”,谐音“遇难”,借此来纪念那次战役中牺牲的将士。
  程暮将芋头掰开塞进嘴里,感受着它逐渐变粘便滑。
  咽下之后,他开始对林晓晓讲述最近这几天发生的事情。
  当林晓晓听到关于苏瑾儿的事之后,这位温柔细腻的女子也不自觉的皱起眉头:“苏瑾儿这位姑娘,是有些太不讲理了。”
  程暮笑道:“是啊,今天我去见她,哪怕她有一点道歉的意思,我都会放她出来,结果她一开口就是让我给她道歉……哎……你怎么了!?”
  程暮站起身,放下手中的芋头,疾步跑到林晓晓身边。
  当手接触到林晓晓的身体时,程暮只感觉到热。
  林晓晓的眼神忽然间变得迷离。
  她坐在凳子上,举起双手抱着程暮的脖子,道:“公子……好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