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正中老朱下怀。

  初时,朱棣只是隐约感到似曾相识。
  然而,随着朱老朱的接近,他发现这人的身影与他记忆深处的那个影像愈发重叠。
  相同的身高,相近的面容,甚至连神情都带着微妙的相似。
  若非眼前的朱老朱看上去年轻了许多,朱棣几乎要怀疑,是否因连日攻城的紧张情绪,让他产生了幻觉。
  然而,朱老朱的模样的确与朱棣记忆中的父亲太过吻合,令他不得不深呼吸,试图驱散这些荒谬的念头。
  尽管眼前之人再怎么相像,他也明白,那不可能是真正的父亲——亲人已逝多年,世间怎会有死而复生之事?这不过是巧合罢了!
  稳定心绪后,朱棣以一贯的威严口吻问道:“刚才的话是你所言。”
  “你是在质疑本王的决定吗。”
  他的语气依然傲慢,【他流露出一种高高在上的神情,即使对这位与父亲极其相像的人也不例外。】他内心也交织着复杂的情绪。
  他曾仰视的那个人,如今却近在咫尺,接受他的评判,这种逆转带来的奇异快感让他感到畅快。
  苏铭听到这里,不禁侧目看向朱棣,暗自感叹这位四哥果然与众不同,仅是相似之人,便能激起他的强烈反应。
  这背后,是朱棣对过去的压制有多深刻呢?一个仅仅相像的老朱,就能引发他报复的满足感?
  然而,朱棣的表现正中老朱下怀。
  苏铭坚信,只要朱老朱此刻低头认错,或是迎合几句,或许就能逃过一劫。
  一个曾是至高无上的帝王,现在却要向他求饶,这强烈的反差,足以让永乐皇帝心情大好。
  苏铭心跳加速,紧张地期待朱老朱能明智些。
  然而,朱老朱并未如他所愿求饶,而是坦然回应:“这话确实出自我口。”
  “你想做皇帝,那就去做吧。”
  “杀人就杀人,何须如此残忍。”
  朱棣闻言,微微一怔,随后露出一抹复杂的笑意。
  他语气含糊地问:“朕的作为,你有何质疑。”
  “或者,你在教导朕。”
  那股不容置疑的气势,让朱老朱背着手,显得从容不迫,仿佛生死在他眼中皆不足挂齿。
  这股气度,与周围那些建文官员形成鲜明对比,令人难以忽视。
  朱老朱接着说道:“王爷若要杀,便杀便是。”
  “但你要明白,人不怕死,又怎能用死亡来恐吓他们。”
  “仅凭几条人命就能赢得天下人心吗。”
  朱棣陷入沉思,最终摇了摇头。
  “不行……”“但也不能不杀。”
  他回答得干脆。
  老朱随口一句:“那就只杀吧。”
  朱棣愕然抬首,难以置信地看着他。
  这个人的话语风格……简直与父皇如出一辙!朱棣一时竟找不出合适的词语来形容这股熟悉感。
  唯有那些位极权重者才敢以俯瞰众生的姿态示人,朱棣对此深有体会,常常能在老朱身上窥见这种帝王特有的威严。
  面对朱棣的质问,老朱并未直接回应,反而背着手,淡然道:“权柄所在,天下归心,何须质疑。”
  “朝野上下,对我畏如蛇蝎。”
  朱棣继续说道,“他们恨不得置我于死地,如同铁铉那般,对我痛恨至极。”
  然而,令朱棣惊讶的是,老朱竟未表露出任何反感。
  “你为何不站在我这边。”
  朱棣试探性地问道。
  老朱微笑着,眼中透出一种超然的气度:“大位之尊,非庸者所能得,皇位应由强者坐拥。”
  他接着道,“王爷既然已掌控全局,不宜过多流血,以免损于自身威望。”
  “你为何支持我。”
  朱棣追问,心中充满感激,“我是高祖血脉,理应享有帝位。”
  听到这话,朱棣的神情激动,仿佛找到了共鸣。
  “你理解我。”
  他感叹道。
  老朱的赞同让朱棣心潮澎湃,这是他起兵以来首次得到这般支持。
  尽管老朱的身份特殊,作为建文帝的臣子,这样的表态无疑是对他的认同。
  朱棣兴奋地说:“高祖曾言,我才是最像他的皇子,本该承继大统。”
  老朱听到这里,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似乎早已预料到朱棣会这样说。
  他对朱棣的坚持表示理解:“王爷所言,正是铁铉所犯之错,应当严惩。”
  他在心里暗想,这或许能满足朱棣的骄傲。
  苏铭看着这对父子般的对话,既释然又无奈。
  他心想,这两人真是天生一对,无论何时何地,总能相互理解。
  他松了口气,却又忍不住苦笑,他们的关系真让人捉摸不透。
  原本担忧老朱处境的苏铭,此刻却对老朱的智慧有了新的认识。
  老朱在逆境中游刃有余,甚至能用言语巧妙地安抚朱棣,这份手腕实在令人佩服。
  而这一切,都源于老朱那无人能及的生存智慧。
  \"大哥,你在行动之前,能否稍微顾虑一下我的感受?\"朱老沉声道,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满:\"顾虑?想都别想。”
  \"我快被四弟的言行逼疯了。”
  他咆哮道,\"你这个皇位上的傀儡,真是无能至极。”
  朱老的声音充满了愤怒与挫败。
  \"我这个‘皇帝’,难道是假的吗。”
  他自嘲道,然而周围的人心照不宣,却都保持着沉默,仿佛一块块冰冷的石头。
  \"朱帝,你的那些臣子,我看一个个都是阴险小人,只会躲在背后算计。”
  朱老的叹息如同寒风般刺骨。
  面对这一切,苏铭显得冷静而无奈:\"你儿子的罪行,最后都会落到我头上,我成了他的替罪羊。
  杀黄子澄、齐泰的是我,下一个又会是谁?我不过是他的工具罢了。”
  等待了漫长的半个时辰,朱棣命人准备的巨大铜鼎里,滚烫的油开始沸腾,烟雾弥漫。
  他下令将铁铉拖入其中,铁铉在火海中挣扎,惨叫声回荡在空气中。
  尽管这次没有强迫苏铭和老朱旁观,但他们内心的震撼并未减少。
  老朱如同被乌云笼罩,陷入了深深的沉默。
  铁铉的死亡迅速而残忍,他的身体在油锅中炸得金黄,面目狰狞,仿佛在控诉着什么。
  朱棣冷酷地下令将他们的尸体喂狗,夜色也随之降临。
  朱棣暂时放过文官们,但他们并未离开皇宫,而是被安置在偏殿中。
  晚餐后,老朱和苏铭相对无言,老朱的嘴角抽搐,无法接受眼前的事实。
  \"我们的四弟,怎么变得如此狠毒。”
  他喃喃自问,回忆起年轻时那个温和的四弟。
  \"他的暴虐,是从何而来。”
  这个问题,苏铭并未回答,因为他深知,朱棣的转变源于生活压力和遗传基因,而这基因的源头,恰恰是老朱自己。
  \"他的残忍,可能是被逼出来的,就像你我,有时也会被逼到墙角,做出一些平常不会做的事。”
  苏铭淡淡地说。
  \"我们没有经历过朱棣的生活,不了解他的痛苦,因此没有资格评判他。”
  他补充道,\"即使理解,也可能无法真正感同身受。”
  朱老闻言,深深地叹了口气,眼中满是失落,是为朱棣,还是为自己未能引导他走上正途而感到无力?苏铭心中明白,现在的朱棣,确实是一个危险的存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