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毁灭与新生

  “速不达,你为什么骗我?”
  察罕终于在皇城中找到速不达的时候,速不达正在清点着一堆名贵的金银珠宝,这些在西夏国皇城中都算是精品了,是他截留下来准备秘密上贡给托雷的。
  察罕见到速不达后,当即就怒不可遏的上前,照着他脸上就来了一拳。
  速不达吐出一口血痰,咧嘴笑道:“察罕,我以为你昨天就应该回来的,没想到你比我预料中的还要慢。”
  “至于说我骗你,我可是奉了大汗之命,察罕你这是想要违抗大汗了吗?”
  速不达的一番话让察罕哑然,过了片刻后才道:“你我同为领兵大将,这种事情为何不给我说?”
  速不达道:“察罕,虽然你是大汗的养子,可你毕竟是一个党项人,之所以不告知你也是为了你好。其他城市你可以劝诫阻止屠城,可中兴府不行,这可是大汗的遗命,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自然要完成大汗的最终遗命,你说对吧?”
  “大汗的遗命?”
  察罕踉跄了几步,不敢置信却又证实了他此前的所有猜测。
  速不达点点头,脸上露出悲伤之色:“昨日托雷王子派人来给我传信,大汗于前日,也就是你带着西夏国君臣去灵州那日,在你尚未抵达灵州城之时已然去见了长生天。”
  “我既然没能见到大汗最后一面,也只有竭尽全力完成他老人家的遗命了,察罕,事到如今,你还想阻止我吗?”
  察罕默然无语,一方是他的养父,一方是他的同族,一番权衡之下,天平已经渐渐向养父这边倾斜。
  “也罢,既然是大汗的遗命,我察罕自当执行。速不达,我这就回灵州祭奠大汗,只希望……你放过西夏国其他百姓吧,这对于我们大蒙古国有利无害的。”
  察罕叹了口气,转过头就往回走。
  “察罕!”
  速不达叫了一声。
  “速不达你什么……”
  察罕刚回过头,速不达的拳头就挥了过来,正好打在他的脸上。
  察罕被这一拳打得退后了好几步,鼻青脸肿自不必说,而且当即就流了鼻血。
  看到察罕的样子,速不达吐了口带血的唾沫,满意的道:“察罕,这是还你刚才你打我的那一拳,现在我们两清了。”
  察罕听到说不定这么说,还真是发作不得,只有瞪了速不达几眼后悻悻而去。
  ……
  中兴府的这一场屠城进行了三天,这才逐渐的停了下来。
  原本热闹繁华的中兴府,被屠城后还活着的人只剩十之一二了,且大多数都是老弱小孩,成年男子与女子大部分死在了蒙军的屠刀之下。
  西夏国的女子地位很高,女子除了死在蒙军屠刀之下的,还有许多是不堪受辱自杀的。
  数百辆马车一车车的拉着尸体,前往城外临时搭建的几个焚尸场,将这些尸体焚化。
  速不达则带着人开始了焚毁宫殿、文书、庙宇,将西夏国历代皇帝的陵墓挖掘出,攫取宝物后一把火将之焚毁。
  自此以后西夏文成为了一种【死文字】。
  在此后数百年时间内,人们都不知道西夏国还创造了一种西夏文。
  甚至连那些西夏遗民,时日久了之后,也已经完全认不得那些文字。
  直到六百年后,清代嘉庆年间一个知县回老家武威休养,偶然在清应寺发现一座石碑,他感到非常的惊讶:“乍视字皆可识,熟视无一字可识。字体方整,与今楷书无异。额篆书‘天佑民安之碑’六字。”
  西夏天佑民安碑
  西夏文字这才终于重见天日。
  ……
  临安城!
  时间进入七月以来,临安城里的各个酒肆、茶肆、坊间、勾栏瓦舍里,讨论得最多的,绝对就是当今官家收养皇子与公主的事情。
  当今官家已经登基近七年,与往昔的大宋官家相比,这位女官家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明君圣主了。
  从百姓能感受到的红薯、辣椒、蜂窝炭、蜂窝炉、珍兽苑、大宋旬报,以及前不久才开业的第二座大宋临安医院,收复两个州以及陇右都护府的失地……
  虽然大多数的百姓依然过得很苦,可这些年肉眼可见的变化,尤其是让临安的百姓们,总算是有了盼头,对这位女官家再也没有了任何的非议。
  毕竟对于百姓来说,自己苦没什么,可只要自己的子孙后代能过上好日子,自己吃苦受累算得上什么?
  文人群体质疑这位女官家的声音也少了许多,至少很少有文人在公开场合议论了,毕竟那上百颗文官血淋淋的脑袋,还是很有威慑力的。
  在六月的第一期大宋旬报上,就第一时间刊登出了,女官家将收养皇子、公主的事情。
  大宋旬报此时每一期的销量都在二十万份了,偏远一些的成都府、重庆府,临安的重大消息最多也就延迟一个月,就能出现在这些州府本地版本的大宋旬报上。
  这个消息传播速度,在宋代绝对也就算是非常快了。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大多数还没有感受到变化的地区百姓,最多也是有了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
  可对于两浙西路,尤其是临安府以及下辖的九个县百姓来说,那可是大好事。
  有了小皇子后,女官家可算是有后人了。
  既然当代官家是好皇帝,小皇子经过官家的培养后,继位后多半也是一个好皇帝,他们老百姓的日子那可就好过了。
  百姓的想法就是这么朴素。
  他们只是想要一个不那么折腾的皇帝,让他们能吃饱饭、穿暖衣,最好让他们的子孙最好能有书可读。
  他们想要的仅此而已。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小皇子,临安城的不少商贩,自发的进行了降价庆贺。
  随着越发临近女官家收养皇子的日子,临安城就越发的热闹了起来,许多地方都在张灯结彩以示庆贺。
  临安周边的佛寺、道观也热闹了许多,百姓们自发前去这些地方,在为自己和家人祈福的同时,也会为这位小皇子祈福。
  七月二十六日,小赵旭满周岁之日,赵灵笙将在这一天过继他为自己的孩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