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何大清抬起头,看着女人。
  “咱俩,真的好事将近,不过真得等等。”
  “反正你这房子还能住两个月,暂时先将就着。”
  “你弟弟家的孩子还小,你妈妈暂时也能帮你照看着孩子。”
  看到女人要说什么,他也赶紧解释:“真不是我就跟你在这儿数嘴儿。”
  “租的那房子是两套三开间的,要改成三套两间的,总得几天才能改好。”
  “再说,我都跟修房子的工头儿说好了,他们完活儿了,也把我那俩房子也都收拾一下。”
  “估计这又得折腾个十天半拉月的。等着全弄好,咱俩就去保城,把你俩孩子接过来。”
  “还得保城那边的军管会给你开了证明,咱俩才能回来领证嘛。”
  “你说这前前后后的,保不齐就得再折腾个儿把月。要是再有啥耽误下,不就得阳历年了?”
  女人也点点头,冷静下来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不过总算能够解决问题,她也不再纠结这事儿了。
  毕竟不管怎样,何大清虽然年纪比自己大好几岁,总归人还算稳妥,又有手艺在身。
  灾荒年都饿不死厨子,更何况现在这样的太平盛世,以后的收入肯定芝麻开花——节节高。
  虽然两人搭伙,孩子多了点。
  但是老话都说多子多福,以后再生几个也不是养不起。
  多的钱以后再置办房子这些,想来应该也没太大问题,倒也真没啥问题。
  眼下钱虽然不凑手,但是最主要的问题是找不到合适的房子。
  时间长了慢慢找,总能有个转机。
  想明白了,她也起身去用水壶装了壶水,坐在火还没熄灭的炉子上。
  “也不知道温点水,你一会儿好好洗洗你那头发,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这寸头也要打蜡呢。”
  将桌子上的碗筷盘子收起来,放进盆里手脚麻利地清洗着。
  她这才接着说到:“也别让别人说我这后妈偏心。到时候让雨水和柱子住你那正房。”
  “那房子总归大点,住着舒服些,他俩相互也能有个照应。”
  “我家俩小子还小,让他们一起挤那个厢房。”
  “以后的事儿,咱暂时也用不到多想,船到桥头自然直。”
  “咱俩的话,就去跨院吧。反正两个院子就几步路的事儿。”
  “你不是说你们大院房子都被充公了,要搬进来别人嘛。”
  “一帮子老娘们儿,肯定事儿多,你知道我这性子也冷清,受不得这个。”
  “咱住到跨院那边事儿少些,还肃静点儿。”
  何大清也点点头,对这样的安排自然满意。
  也点点头,“都依你。”
  随后,两人也陷入沉默。
  何大清坐在那里看着女人忙活着,没一会儿就把房间打扫干净。
  看到水开了,他就提起桶,想着倒进盆子里。
  结果就听到有人在敲外面的院门,还有人在喊:“这里是白凤莲的家么,何大清在没在这里?”
  何大清有些懵,不知道谁找自己会找到这里来。
  放下壶,推开房门朝着大门口喊到:“谁啊,找我啥事?”
  就听到刚才喊自己的人说到:“我们是交道口派出所的公安,找你有些事情。”
  听到是公安来找自己,何大清脸色刷地一下变白了,差点儿没一屁股坐到地上。
  他赶紧扶好门框,稳定下心神。
  心底下也是七上八下,一通胡思乱想。
  他第一反应就是,自己几年前的事情暴露了。
  毕竟每天迎来送往那么多人,怎么可能那些人全都跑了,总会有人隐藏得好,留在了四九城。
  留下来的这些,未必就不会说破自己的身份。
  自己在酒楼,这半年来,这些事儿每次听到,心里都有些打鼓。
  就像之前跟白寡妇说的一样,二手消息才更具故事色彩啊。
  尽管自己这还真不算是为虎作伥,但是真以为出事的那么多人就没有一个是被冤枉的吗?
  天上下雹子,说不上哪个掉在自己头上。
  之前还听说,刚又有了新的文件。
  这事儿是闹得越来越厉害了,万一真的搞到自己头上,那自己怎么办,俩孩子怎么办。
  万一真的像食客说的那样,抄家灭门,自己这可真成了老何家的罪人了啊!
  这一刻,何大清真想起身直接跳过墙头跑掉。
  可是想想现在到处都是军管,没个介绍信,想坐车、住店都不行。
  更何况自己跑得了,俩孩子怎么办?
  跑不跑得掉另说,只是那样真的没事也要变成有事了!
  自己也只能咬紧牙关,抵死不认了。
  也得相信四九城不至于做到那种程度。
  反正一直以来听到的,还真没四九城的事儿。
  “来了。”赶忙做好心理建设,何大清应了一声,抬脚朝着大门走过去。
  拉开门闩,把人放进来。
  门打开,两个身穿米色制服的公安走进来。
  年纪大的一个上下打量一下何大清,问到:“你是何大清吧?”
  听声音,应该是刚才喊话的那个。
  何大清这时候真想感谢自己这张老脸。
  真的看不出太多表情,不容易让人看出破绽。
  笑着点头应到:“同志,您好,我就是何大清。”
  那公安点点头,扫视下院子,就扭回头看着他说到:“那跟我们去派出所走一趟吧。”
  “能在这里说吗?”何大清是真的不想去。
  从古至今,民不与官斗,没事儿谁想去衙门呐。
  只要跟那件事儿没关系,自己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要是几句话就能说清,他是真不想跑这一趟。
  自从柱子卖包子被骗以后,何大清发现他这性子真不适合做生意。
  也彻底绝了这个想法。
  干脆托人打听,外加重金聘请,给柱子找了师傅学厨。
  至于自家的祖传手艺,外加着自己这些年学的鲁菜。
  这两样完全可以等他出师以后自己慢慢再教。
  多一门手艺多一条路。
  更何况勤行江湖,除了本事,更是人情世故。
  勤行有各地菜的“帮”,如鲁菜、粤菜、湘菜、川菜、徽菜,都是“帮菜”。
  传承自古,都是“老帮菜”!
  就像鲁菜就能分成四个帮:胶东帮、历下帮、泰沂帮、运河帮。
  川菜分为三帮:上河帮、下河帮和小河帮。
  帮是什么?
  帮就是是师傅带徒弟,徒弟带徒子徒孙,一点点地形成的复杂人际关系。
  何大清自己没办法,他是家传厨艺,自己父亲就是孤身一人闯四九城。
  一身本事传给他以后,也没收个徒弟什么的,所以不是仗着他自己天赋好,外加着机会不错,想真正入行,真的难如登天。
  他也不想自己儿子再走自己的老路。
  有个好师傅帮扶着,胜过多抡几年大勺。
  所以,他最后是给他找了川菜大师陈新山【拜了一万个码头的傻柱,也不差多这么个师傅吧,这名字,我是软件随机到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