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残酷的现实

  马朝阳和康晓光、陈立国开完小会,又和赵支流单独进行交流。
  这个环节是马朝阳临时增加的。
  赵支流在省委有关系,马朝阳可以假装不知情,但有些话要和他讲清楚,以免赵支流对他产生误会,向唐庆辰和杨书延传递错误的信息。
  赵支流依然半躺在沙发上,马朝阳很亲近地坐到他对面。
  “小赵,坚持一下,再耽误你几分钟,我们聊几句。”
  “请马书记指示,我没问题。”
  马朝阳从书橱里拿出一罐虫草粉,放进杯子里冲泡好,递给赵支流,“温的,一口气喝下去吧,据说可以活血化瘀。”
  赵支流受宠若惊,接过来道,“谢谢马书记。”
  看着赵支流将虫草茶喝完,马朝阳道,“小赵,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的问题很突兀,赵支流有些猝不及防,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没关系,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赵支流和市一级领导接触的不多,对市委领导的认识,多来自于他们的身边人。
  俗话讲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下属。
  市委秘书长赵恒山常和下面的干部打成一片,也喜欢结交企业家,有些不拘小节。而陶云炎曾担任过市委副秘书长,他又是另外一种作风,不苟言笑,谨慎低调。
  马朝阳有这么两个手下,就不好去琢磨他了。
  赵支流只能讲些四平八稳的话,“自从马书记来到格州,真抓实干,务实低调,每件事都抓到点子上,比如大胆使用年轻干部,比如培育重点企业,比如关心民生变上访为下访等工作,让格州从上到下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马书记在干部群众中威信很高……”
  赵支流讲的都是实情。
  虽然没有露骨的恭维,却充分表明赵支流认同马朝阳的执政理念。
  马朝阳倍感欣慰。
  “治大国如烹小鲜,你干过乡镇一把手,理解其中的甘苦。可是要所有人都理解我们,难啊。”
  “我理解,任何时候都是众口难调。”
  “是啊,众口难调。现在与以前不同,以前可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在是一杆子到底,执行政策不能打任何折扣,否则就要作出合理解释,解释过不了关就要被问责,问来问去,大家都变成打坐的和尚了。
  “不想当清心寡欲的和尚,只能咬紧牙关去做一个好厨师。可是,要在统一政策下,把口味调整到适应所有人的胃口,太难了……”
  马朝阳是在发牢骚吗?
  赵支流有些摸不着头脑,想不通他为何要和自己讲这些话。
  马朝阳没理会赵支流的心里波动,继续说道,
  “到了我这个位置,大权在握,没有不想干出点政绩的。我努力去尝试过,想为这个城市留下点有意义的标记。
  “我要求大胆使用年轻干部,组织部门马上就找到了权力寻租的后门,十个名额能塞进来五六个关系户。我提出整治城市面貌,园林部门就把所有绿化树换一遍。我希望发展经济抓一抓招商引资,他们就搞数字游戏,投资一千万的项目敢报成一个亿……。
  “我害怕老百姓挑毛病,他们不怕,他们就是明目仗胆地瞎糊弄。老百姓骂娘,他们就往我这推,我若是较真,他们就撂挑子。老百姓生气了不过是说几句牢骚话,他们要是生气了就往上捅。他们反映问题比老百姓有窍门,一捅就能捅破天!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这种官员换来换去,不会影响到他们继续胡作非为!”
  马朝阳句句如钢针,针针都扎到赵支流心窝上。
  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但是,从马朝阳嘴里讲出来,赵支流感到了不寒而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