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建造

  经过大火灼烤的岩石,会比较脆弱。
  纷纷坠地之后,走廊与山洞的内部空间越发大了。而跌落的部分,在众人的努力之下,也陆续被清运出来。
  这些石块没有被浪费,而是用来铺平山洞前的路。
  路上原本一些大石块,已被清理掉。
  岩石被添加进来,遇着不平的地方,便将其敲碎,以做补充。经过几轮铺设下来,路况改观很大。推着独轮车从上面经过,也不会感觉非常颠簸。
  最重要的是,今后遇着雨天,这路不用担心太过湿滑。
  运完东西,日色已暮。
  众人将工具藏在洞内,简单洗漱,步行下山。
  一路虫鸣鸟叫,草盛花簇。
  晚风吹拂在身上,令人疲惫尽消,颇感舒适。
  “真像辛苦了一天,下班回家的模样。”
  陆永强摘了一颗柿子,在身上擦了擦,咬了一口。
  张文书看了他一眼:“你身上那么多灰尘,是擦了个寂寞么?”
  陆永强咽下口中的东西,说道:“我也是擦完才想起来的,吐掉又觉可惜……这柿子没熟,太硬了,有点涩,过几天来摘正好。”
  蒋德金摇头,说道:“等完全熟透了,虫儿鸟的也就都来了。这柿子差不多了,现在吃着硬,摘下来放几天就熟了。”
  陆永强疑惑,问道:“没熟摘下来,还能自动熟?”
  张文书说道:“是有这么回事,我记得小时候,好像是摘了塞在粮食堆里的,慢慢就变得又软又甜了。至于什么原理,我也不懂。回头咱们多摘点,吃不完的做成罐头……”
  草丛灌木中,有黑影一闪而逝。
  “什么玩意?”
  吓众人一跳,纷纷戒备。
  陆沉沉目力好,勉强看到了一点,说道:“是头野猪,跟上次的颜色不一样,黑的。”
  大家这才放心。
  下意识地认为,猪毕竟不是老虎,狼群这样的猎食者,相对安全。
  “这山里猪还挺多”,仲黎黎咂摸着嘴,说道:“前段时间刚遇到一窝,现在走个路也能碰到。”
  张文书说道:“正常,这玩意生存能力挺强的,皮糙肉厚,吃的杂,生的多。只要不是面对人类捕杀,还是能保持一定的数量的。”
  其实灾变前,在禁捕一段时间后,野猪在部分地区,已经有了泛滥的趋势。
  政府似乎还发了通告,鼓励大家前往捕猎,高价收购。
  “还是得想办法抓一头……”
  众人边聊边走,向营地行去。
  待众人回来,库房中也堪堪收拾停当。
  徐真开始准备晚饭。
  回来的人,则陆续洗澡。
  满身的汗,沾了灰,黏糊糊的不舒服。
  仲黎黎单独待一个地方,薛甜甜给她提了桶热水,兑着凉水洗。天气暖和,她还趁机将头发也洗了一下。闻着洗发水和沐浴露的味道,疲乏一扫而空,回忆起一天的劳作,说不出的充实。
  男人们则直接用凉水冲洗。
  洗发水和沐浴露留给了女人,他们偶尔也会用,但用的不多。有清水冲洗已经很满足了,这可是末世呀。蒋德金和陆沉沉他们,都经历过在避难处长久不清洗,发嗖发臭的日子,这些实在算不得什么。
  便是张文书,一个独居时,也毫不在乎。
  有洗发水便用洗发水,没洗发水,用肥皂也照样洗头;肥皂也用完了,他会摘些皂角,煮着用来洗头。
  说起来,他小时候,还用洗衣粉洗过头呢。
  众人清洗完毕,换了衣服,精神抖擞。
  晚饭果然很丰盛。
  张文书架起篝火,烤了一只野鸭,半只兔子。
  油脂滴落,滋滋作响。
  烤的皮脆肉嫩,非常可口。
  徐真则煮了一大锅苋菜汤,里面加了火腿,鸡蛋,看着令人心生温暖。还凉拌了一盆蒲公英,先是焯水去苦,然后切了许多大蒜搅拌,吃着很爽口。
  当然,最少不了的是水果。
  这个季节,各种水果争相成熟,各自飘香。
  库房里左一堆,右一堆,五颜六色,十分好看。做罐头和做酱,耗费了一大部分,但仍然用不完。至于山上还挂在枝头的,已经没人愿意花精力去采摘了。
  城市里的幸存者,资源紧张,为了一袋面包,也可能会打的头破血流。换到了此处,却又另一番景象,短暂的时间内,食物似乎吃不完。
  当然,众人无论饱与不饱,依然尽量的多吃些。
  没人与他们争抢。
  他们抢的是时间。
  丰收的季节里,就该大口地吃,大口地喝,不然到了严寒冬日,会感觉遗憾的。
  天渐渐暗下来。
  温柔的夜色里,有凉风阵阵。
  篝火摇曳,映着众人吃水果的身影,显得十分惬意。空气中是细细的烟味,驱蚊的野草,正在火堆旁慢慢地燃着。
  大黑狗趴伏在自己的小窝里,似乎在睡觉。
  它除了战斗时显得格外精神,其它时间总是懒洋洋的。
  “吃了那么多梨和柿子,真是满足”,陆沉沉打了个嗝,面露笑容,说道:“如果有香蕉就更好了,我从小就爱吃香蕉,可惜在山上找了这么久,都没见着。”
  老蒋哈哈一笑,说道:“找到才见鬼了,那玩意是长在这里的么?”
  其他人听了也跟着笑。
  不过想想,香蕉的味道确实好呀。
  张文书说道:“那估计得往南走,也不知道天气对丧尸有没有影响,以前有些病毒是会受到影响的,冷了会传播的快些,热了就传播的慢些。如果丧尸也这样,我们倒是应该往南走,走着走着,说不定就能吃到香蕉了。”
  还真是有些异想天开。
  如果真的那样就好了,这世上终归还有安全的地方。
  “至于水果,我倒是觉得,这种天气,吃西瓜最合适了。”
  他摇着蒲扇,回忆起小时候的经历。
  家家户户都种了西瓜,瓜地里还搭了窝棚。
  往日里常常去棚里守着,以防有人来偷西瓜。渴了饿了,便自己去地里摘个西瓜,一拳锤碎,掰开了吃。
  会想象有人来偷瓜,自己英勇地战斗,将他们击退。
  但守了许多年,也不曾碰到过。
  “西瓜呀……”
  众人口中唾液分泌,也都想起来那香甜的味道。
  困意便在这闲聊中慢慢爬上眼睛。
  大家各自睡下。
  末世里的夜晚,比较无聊。
  没有灯红酒绿,没有歌舞升平。
  最有趣的事,也不过是饱餐之后,聚在一起闲聊,边做些手工活,边谈谈过往的经历,缅怀灾变前的日子。
  但这已经很幸福了。
  张文书会感觉独居的生活,没什么盼头。
  尽管不会饿死,也很难被丧尸吃掉,但自己总克制不住的感觉失落,似乎这生活是可有可无的。
  有人好像才有烟火气,才值得好好活下去。
  至于仲黎黎他们,感触又有不同。
  他们固定待在一个地方的时间短,逃亡的时间长;有饭吃的时间短,挨饿的时间长;与人和睦相处的时间短,大打出手的时间长。
  所以,库房就像世外桃源。
  哪怕依然会面对丧尸,但已经没有太多恐惧感。
  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便仿佛在过正常的日子。
  张文书站在铁皮屋外面,将半截烟抽完。
  烟头明灭,在夜色里一闪一闪。
  大黑狗抬头看了他一眼,又复趴下。
  他将烟头扔掉踩灭,进房躺下,摇着蒲扇,一时倒难以入眠。可能太无聊了,心事杂乱,想起了许多不相干的事。
  想起了上班的同事,想起了相亲的姑娘,想起了途中遇到的张强……想着想着,便睡着了。
  第二日,天色朦胧,众人已经陆续起身。
  尽管白天劳累,但晚上没什么活动,休息很好,所以精神很足。便是赵世清和薛甜甜这样的情侣,晚间也安静的很。
  库房留了人继续做水果罐头和水果酱。
  其余人依然向山中进发,营造属于他们的第二基地。
  花费许多时间,将走廊与洞中的石块与草木灰都清理完毕,干干净净,也空空荡荡。大家集中精力,开始伐木,准备将走廊封闭起来。
  他们根据走廊的高度,来砍斫木头,好适应高低起伏之处。
  在地上先刨个坑,然后将长木底部插进去,头部顶着走廊上面,填土压实,使其位置固定。一根接着一根,并列排着,形成一个完整的面。再以细藤缠绕,将根根树木串联,起到加固的作用,并填补树木之间的缝隙。
  走廊的外墙,大概就是这个模样。
  使其由完全开房,变为封闭,就像一个大房子。
  躲在里面,再不必担心外间的风雨。
  “这个地方暂时留着,待会儿量一下尺寸,做一扇木门”,张文书指着中间一段,说道:“无论是储藏东西,还是住人,封闭性都要好,还得方便进出。要不然人在里面睡着,被野兽拖走就糟了。”
  木排的外面,又用黏土抹了一遍。
  抹的平整之后,看着就像一个整体,甚至看不出里面是用木头搭建的。处于美观和防漏的考虑,最外层则铺上了草皮。
  一片青绿,看着很舒心。
  接下来是山洞。
  能做的反而不多。
  因为它本身就是封闭的,不用想着再加一面墙,或者盖个顶什么的,最多缺个门,做一个就是了。
  陆沉沉提议,可以做一些石桌石凳在里面。
  “哈哈,你怎么想的”,陆永强乐坏了,笑嘻嘻地说道:“咱们这既不是孙悟空的水帘洞,也不是小龙女的活死人墓,要拿玩意儿干嘛……”
  他咂摸咂摸嘴,忽然又说道:“活死人墓……还挺切题的,要不这山洞就叫这名字吧,我简直太聪明了。”
  “滚。”
  被张文书一个字否决了。
  也不嫌晦气。
  石桌石凳确实没做,那玩意儿太费劲了,谁要毛病才去做。真需要的话,做些木头的就好了,劈劈砍砍,总比一下一下凿强。
  不过众人在山洞洞口的地方,用石头和黏土,垒了一个灶台。并特地将顶部延伸出去,做了个排烟筒。
  人在洞里烧火,烟顺着排烟管道排出去,这样洞里就不会烟雾缭绕,呛人了。
  大家忙碌了半晌,暂时停下来休息。
  依然是仲黎黎和胖墩来送饭。
  吃完饭,便躺在洞口休息。
  天气有些炎热,好在洞口有些凉风,还算舒适。更令人感到舒适的,则是身下垫着的凉席。这是老蒋和赵世清研究之后,多次尝试,才编制出来的。
  最早想用的材料,是竹子。
  将竹子劈开,分成一根一根逐条,排在一起,以细线串联。这种竹子,便是灾变前常见的。但实验没有成功,竹子倒不缺,但没有细线。
  尽管也有纤细些的藤蔓,但也没细到这种地步。
  最好还是采用了另外一种材料,芦苇。
  清理洗净,同样是竖劈成片。
  但不是用细线连接,而是将芦苇条与芦苇条进行编制。难度在于,要研究出编制方法,使得芦苇的外皮在同一个面,内里在同一个面。外皮是光滑的,内里则是粗糙的。
  编制出来的芦苇席,其实表面并不平整,还是有些高低不平的。
  但此时没人在乎。
  光着膀子,躺在凉席上,吹着凉风,不时喝一口凉白开。
  如此惬意。
  “你们知道窑厂么?”
  张文书躺着,咬着一只不知名的野果,问道。
  陆沉沉说不知。
  陆永强看了一眼仲黎黎,说道:“这个话题有点不健康吧?”
  张文书将野果丢在他头上,没好气地说道:“你想的那是窑子,我说的是窑厂!”
  “我们村里以前就有”,还是老蒋经历的多,啥都知道一点,“许多上了年纪的人,都在窑厂干过活,拉坯,或者上煤之类的。”
  赵世清问:“烧瓷的?”
  “不是,烧砖的”,张文书摇摇头,说道:“躺在这儿乘凉,我想起以前冬天,窑厂烧窑,里面被封起来,但窑洞有一定的空间。我们会铺些草垫,坐在窑洞里,外面下着雪,里面却暖烘烘的。”
  赵世清有些感慨,说道:“那实在是个好地方。”
  末世的冬天很难熬。
  没有空调,没有地暖。
  如果避难处里,没有备足物料,情况就会非常糟糕。
  有些幸存者,躲过了丧尸,却被冻死在了寒冬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