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陆浑关破,兵进宜阳!

  不数日,陆浑关头。
  残破且满是血渍的大夏旗帜被折断在地,曹操面无表情地一脚落下。
  抬头西望,天边的残阳与此时陆浑关的景象相互映衬,让人生出一种悲壮而凄凉的心境。
  “听口音你乃是辽东人氏吧,姓甚名谁?”
  “嗬...张...张敞...你...就是曹操?”
  残阳被眼前的黑影所遮挡,张敞背靠墙垛箕坐在地,由于逆着光,张敞看不清曹操的面容,但根据对方身形和身边的护卫有所猜测。
  他的嘴中一直在断断续续吐着血沫,胸腹部位被狠狠划了一刀深可见骨,显然是命不久矣。
  听到张敞的问话,曹操并未作答,反而认真地多看了张敞两眼自问自答道:
  “姓张?与张昊什么关系?”
  “不对不对,张昊虽是从辽东起势,却是个幽州人,而你是辽东口音。”
  “况且渔阳张氏自张举、张纯之后便近乎族灭,你与张昊当是没什么关系的。”
  张敞的生机在渐渐消逝,听到曹操这些话的时候已经虚弱无比,微微偏头,最后看了一眼身旁躺着的早已断气的伦直。
  “曹...曹操,你...别得意,天下...终归为大夏一统!”
  “竖子找死——”
  一声暴喝骤然在曹操身侧响起,许褚一刀枭去张敞首级,主动终结了对方的生命。
  不过许褚并不是因为张敞说的话而将其斩杀,而是因为张敞在说话的同时,伸手摸向了伦直手边的弩机。
  从头颅飞起到坠落,这个过程中,曹操至始至终都负手而立,未曾有任何动作。
  “张昊倒是御下有方,辽东...”
  曹操微眯着眼,不知在想些什么。
  片刻后曹操伸出指尖,凭着感觉将溅射在脸上的血珠抹去,又顺手撩起自己的衣摆为许褚身上的甲胄擦拭一番。
  “仲康啊,下次记得换个位置下刀,一样能护我安危,还有,去将奉孝他们请来。”
  “喏!末将遵命,俺这就去请奉孝先生他们!”
  不多时,
  郭嘉、荀攸等人联袂走到曹操近前。
  都是随军已久的人了,脚下堆积的尸首并未让他们有任何动容,只是提起衣服的裾摆避免沾上血迹。
  见众人到来,曹操也不卖关子直接问道:
  “诸位,据军中斥候传来消息,数日前西凉各部突生变故,各部相攻,张昊趁机出兵,将其大败,如今已逐西凉各部于弘农以西,说不定西凉残兵已退至潼关!”
  “我军北上一路急行,终归还是晚了一步,诸位认为如今局面我等该当如何?”
  郭嘉、荀攸等人思量片刻。
  鉴于曹操拿下陆浑关后没有立即出兵的表现,郭嘉率先问道:“明公可是不欲继续西进,复夺弘农?”
  曹操微微沉吟后摇了摇头。
  “弘农一郡我固然想重新夺回,可如今形势恐怕很难!”
  “西凉军新败,还不知战损几何,若其不能在西面牵制张昊一部分力量,此时光凭我军怕是只能与张昊相持。”
  “何况南阳郡的战事...”
  曹操的话没有说完,但脸上露出的担忧之色谁都看得出来。
  曹操也很无奈啊!
  实在是中原这个四战之地分散了他太多力量,他麾下没有几个能真正让他放下心来独当一面的统帅之才。
  曹仁还在函谷关外攻关,夏侯惇在泰山郡紧紧盯着袁谭,夏侯渊则在徐州边境与刘备交战。
  为了阻止张昊在司隶地区继续扩充实力,曹操不得不停止在南阳郡征战的步伐,亲率大军北上。
  而他走后,
  这是第一次将方面大军的统帅之权交由外姓将领,那人便是泰山人于禁。
  虽说刘表的实力被荆南三郡造反的张羡所牵制,张绣也被他亲自击退败往襄阳,但曹操一走张绣、刘表必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反攻,也不知道于禁顶不顶得住。
  又因为于禁是外姓将领,曹操还留下了长子曹昂充当监军。
  当然,
  表面上的名义必然是南阳郡局势已定,曹昂留下来跟随治军严谨的于禁学习如何治军,同时防备张绣、刘表。
  因为这几个原因,曹操这次北上入关无法使出全力。
  没了西凉军从旁牵制后一旦再与张昊交战,能速胜自然没什么好说的;
  可要是打持久战,这个期间于禁、夏侯惇、夏侯渊任意一路崩盘,都有可能导致曹操满盘皆输,最终造成西瓜没吃上,还把芝麻丢了的局面。
  而这便是曹操此时不敢全力西进与张昊交手的顾虑,曹操又明显不想因为形势所迫而放弃对司隶地区的控制权。
  两者很矛盾呐!
  “明公,嘉或许知道该如何做了!”
  猜到了曹操的纠结点后,郭嘉第一个开口说道:
  “明公,南阳郡的大半土地既已拿下就没有再还给刘表的理由,何况夺取整个南阳郡后许都再无忧矣!”
  “取南阳一郡所得,并不比整个司隶差多少,如今局势,在嘉看来当求一个稳字!”
  “我军既已北上,那便相信于禁将军能据守南阳吧!”
  “而司隶地区,张昊如今无非只有弘农一郡,却将整个司隶拦腰截断,但哪怕西凉军被张昊打得一败涂地,相信只要钟校尉还在,张昊必然就得应对来自西面的威胁。”
  “那么如今我等要做的,便是在东面再埋下一根钉子,使张昊即使拿下弘农乃至三辅,也不得不受两面夹击之扰!”
  郭嘉的这番话使曹操茅塞顿开。
  曹操连忙翻看司隶地区的舆图,很快便有了决定。
  “宜阳!昔年大秦东出之战,便是从夺取韩国的宜阳重镇开始!”
  “然而自武帝元鼎三年,迁函谷关于新安后,隔绝关西、关东两面的屏障便成了如今的函谷关,宜阳重镇这个战略要地的作用亦随之减小。”
  “而我军如今已夺取陆浑关,可随时进军弘农,若能再夺取函谷关,便能随时威胁张昊在关西方面的用兵!”
  “来人!通知全军速速启程,先拔宜阳一城,再配合关外的曹仁攻取函谷关!”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