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陈王刘宠,压力给到刘表

  小黄门行至曹操营中传达刘协口谕后,曹操很快召来麾下文武议事。
  “唉!诸位,战事陷入胶着,朝廷果然等不及了!”
  “如今天子派人前来催促,我等为之奈何?”
  曹操坐在营帐中的主位上,疲惫地揉着太阳穴。
  战事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他也很忧虑啊,但这是派人来催就能解决的吗?
  要知道,
  自他与徐荣对峙以来,任他们一方智计百出,对岸的徐荣要么岿然不动,要么见招拆招。
  无论曹操是想巧取还是强渡,徐荣都牢牢死守在黄河北岸,就是不放曹操的一兵一卒过河。
  纵使曹操卖出破绽吸引徐荣主动来攻,徐荣也根本不在意。
  “唉!徐荣啊徐荣...”
  “当年的荥阳之战就是徐荣,如今阻我大军过河的也是徐荣,莫非这徐荣真是我曹操的一生之敌?”
  曹操目光幽幽地自我怀疑起来。
  一想起徐荣就想起了当年荥阳一战的惨败,那是他生平第一次遭遇大败,印象之深刻,宛如记忆犹新。
  这时,
  在帐中众人沉默半晌后,郭嘉第一个说道:
  “启禀明公,对岸的徐荣也明显知道这一仗对于双方来说何为胜利,故而才一直凭借地利采取守势!”
  “在嘉看来,我军与其相持已有月余,既然无法渡过黄河威胁魏郡,不如先将目光跳出两岸,放眼整个天下!”
  曹操闻言看向郭嘉,若有所思地问道:“那奉孝你的意思是?”
  郭嘉用手指向舆图上袁术所在的位置,说道:“明公,张昊在北面称帝是对朝廷不敬,那在南面称帝的袁术就不是了吗?”
  “听闻青州的袁谭在东郡已经与张昊交过手了,袁军败绩。”
  “既然我军与袁军都无法在北面取得显着的胜利,何不将目光投到南面?”
  “先将袁术击败,再凭借南面取得的胜利争取时间,之后集数州之力北伐张昊。”
  曹操听后陷入沉思。
  道理是这个道理,如今南北两面的战局都保持在一个平衡状态,如果能从某个区域开始打破平衡,便能达到以点破面的效果。
  可各个区域投入的力量似乎都达到饱和了,又该如何打破这种平衡呢?
  突然,
  曹操脑海中灵光一现,抬眼看向郭嘉。
  却见郭嘉此时也双眼含笑地看着曹操。
  “奉孝!”
  “明公。”
  “是荆州的刘表!”
  曹操说出了郭嘉心中的答案。
  郭嘉笑着点头,同时回道:
  “正是刘表!”
  “朝廷诏四方州牧、太守征讨伪帝袁术,刘表却只让寄居南阳的张绣出兵。”
  “张绣出兵也是出的西凉兵,跟他刘表的荆州兵有什么关系?”
  “这岂不是在糊弄天子?”
  “现如今我军为徐荣所阻,天子想催促明公您尽快取得胜利,那为何不也催促催促荆州的刘表呢?”
  曹操心中盘算着天下形势,随后双眼微眯,嘴角浮起一抹浅笑。
  “奉孝所言甚是!”
  “听闻刘表在荆州时竟公然祭祀天地,如今又以张绣兵进汝南为幌子,这头老犬倒是想了个好法子!”
  “诸位说说他刘表究竟意欲何为?”
  曹操似笑非笑地看着在场众人。
  程昱思量片刻,忽然接话道:
  “既然明公与奉孝想逼迫刘表出兵,此事当借天子之威实行!”
  “不过光凭天子之威还不够,若刘表故意缓慢出兵延误战机又当如何?”
  “故而,依昱之见,不如再遣陈王刘宠率陈国兵马参战,用以警示刘表!”
  程昱说完,目光灼灼地看向曹操。
  两人的目光在空气中交汇,似乎在传递什么隐藏想法一样。
  很快,
  曹操心念一转就明白了程昱的用意。
  陈王刘宠其人有勇力,在国相骆俊的帮助下这个时候几乎是刘姓诸侯国中最具实力的一国。
  若让其参战,正好借机削弱对方。
  至于这一仗会不会让刘宠趁机做大?
  没关系,做大了也无妨!
  真做大了最应该防着刘宠的可不是他曹操,而是天子刘协本人。
  因为从汉室的角度上来说,陈王刘宠也不是个好东西。
  汉灵帝刘宏还在位时,熹平二年(173)刘宠曾与国相魏愔共祭天神,这和刘表祭祀天地是一个性质,乃是大逆不道。
  但恰好那一年刘宏才处决渤海孝王刘悝,不忍心再追究刘宠,因此刘宠逃过一劫。
  如果这一战中刘宠趁机做大,曹操只需让人给天子刘协提个醒,由于刘宠有前科在,刘协将不得不防着对方。
  想明白此中关键,曹操爽快地同意了程昱的建议。
  这时,
  荀攸跟着发言道:
  “明公,方才奉孝、仲德所言都是借助外部力量打破此刻平衡。”
  “而攸也有类似的一计,不过不是用在南面,而是在河对岸的北面!”
  曹操一听顿时来了兴趣。
  “哦?公达还有何妙计?”
  “你之所指可是并州的吕布?”
  荀攸摇了摇头,又点点头。
  “回明公,吕布也可借天子之威逼迫其出兵。”
  “然攸要说的,乃是黑山贼!”
  “听闻黑山各部之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并入张昊治下,雷公、五鹿等部便是。”
  “明公不如诱之以利,让其在魏郡后方发动叛乱,如此我军或可有渡河之机。”
  “至于派去说服雷公、五鹿的使者从何处出发,唯有借道张杨的河内郡,而使者从河内郡经过,正好顺便试探吕布、张杨的态度!”
  荀攸这一计也甚合曹操心意,曹操没有理由不同意。
  接着,
  军议结束之后,曹操亲自撰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书信述说前线战况,让小黄门将其呈交给刘协。
  同时还在信中隐晦地提点刘协,当今天下张昊、袁术并称南北二帝,身为汉室宗亲,不管是一方州牧还是刘姓诸侯国主,怎能没有匡扶大汉的责任与担当呢?
  于是,
  借由天子之口,曹操身上的压力瞬间给到了刘宠、刘表身上。
  刘宠倒是爽快,昔年讨董之时他就自称为辅汉大将军,却只能屯兵在自己封地的阳夏县喊喊口号。
  如今天子下诏,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跑出去放风了。
  但另一位荆州牧刘表的态度,就有些暧昧不明了。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