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是非恩怨,此役决之!

  袁绍一路南逃,张昊跟在后面穷追不舍。
  行进途中,
  张昊也得知了东光、高城两县的战报。
  “报~~~启禀主公,敌将颜良于东光县大破张燕!”
  “彼时黑山军正攻破东光县,由于军纪混乱,滞留于城门处进退不得,颜良趁势袭之,黑山军无力结阵阵型被拦腰截断,颜良因此一战溃敌!”
  “张燕发来书信,为重整麾下大军,向东行进截断袁绍退路,恐怕得延期几日了。”
  张昊默默无言摆了摆手,对黑山军的败绩不想多说什么。
  随后骑手接着汇报奔赴高城的徐晃所部情报。
  “启禀主公,徐晃将军已尽数追回高城百姓!”
  “然一路追击,袁军驱赶高城百姓滞缓我军速度,此时徐晃将军方至高皇帝时所置的千童县境内。”
  张昊疑惑问道:“千童县?渤海郡有这个地方吗?”
  作为冀州本地人的沮授立即回道:“自然是有的,相传秦之徐福曾将千名童男童女安置于此,故而高皇帝便以千童为此地地名。”
  “不过灵帝在位时,又将千童改名饶安,再后来渤海郡削减为现存的八县,被削减之一的县便有饶安县,此县在高城与重合之间。”
  张昊在心里想象了一下千童县所在的位置。
  又根据骑兵的行进速度进行推断,发现徐晃也无法对南逃的袁绍布置封锁线了。
  因为他现在的位置位于王莽时期的乐亭县境内,这里距离青州不剩多少里路程。
  张昊感叹一声,“时也,命也,看来这一次天命是站在袁绍那边啊!”
  管亥挠着脑袋,随即问道:“那...主公,咱们还要追击袁绍吗?”
  张昊眉头一挑,当即答:“追,怎么不追?”
  “不亲眼看着袁绍退出冀州,我心难安!”
  ......
  与此同时,
  距张昊数十里外的袁绍,正在与麾下一众文武商讨接下来的作战计划。
  “诸位,等明日越过屯氏别河北渎,我军便可进入青州地界!”
  “然据斥候来报,张昊的兵马还跟在我军身后,这是无论如何都要与我军再战上一场啊!”
  “正好,我袁本初也不想就这么狼狈退出冀州,便满足了张昊这个要求!”
  一路奔逃,
  众人的脸色尽皆疲惫,但袁绍此时却目光炯炯地闪烁着高昂战意。
  逃逃逃,逃亡数日,憋屈不?
  他们并不是没有一战之力,只是迫于当前形势,从大局上来说退到青州最有利。
  但要是就这么不放一箭地逃到青州,又总感觉浑身上下不得劲儿,好像少了点什么。
  这就好比当年项羽乌江自刎之前,仅剩二十八骑。
  项羽连胜三阵,用突围、斩将、夺旗来证明不是自己不会打仗,而是天命不在!
  袁绍此时也是一样,
  即使退到青州,临走之前也要再战一场找回点场子!
  不过人心都是会变的,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
  或许是距离青州越近,一众谋士中,私心更重的许攸也没了继续与张昊再战的决心,于是试探着说道:
  “本初,如今距离青州仅剩一日路程,渡过河水便能安然抵达。”
  “而张昊的兵马距我军还有数十里路,我军有足够的时间渡河,要不...就不要再画蛇添足了吧!”
  “待去了青州修缮武备,我军有的是机会反攻张昊。”
  听到许攸这话,袁绍脸色突变,像是被刺激到了一样,连字都不称了,直接呵斥道:
  “许攸,你这是什么话?”
  “我军虽然南奔青州,但并不代表此战是我袁绍输了,只要我袁绍还没有退出冀州,冀州这场仗就还没有输,没有输!”
  “且颜良在东光大破黑山贼众,我军未曾与张昊主力交战,一平一胜,又为何不能与张昊再战一场?”
  “我连尚儿都陷落在了冀州,再战一场又怎么了?”
  “此战我意已决,再有敢言退者,休怪我袁绍翻脸不认人!”
  袁绍泛红着双眼,眼冒凶光地盯着许攸。
  要知道,冀州这场仗前期他可是压着张昊打的,只因一次失误就直接导致局面崩坏,心里怎么可能不对此耿耿于怀。
  如今眼看着就要退出冀州,或许是距离青州越近,心里的不甘就越是浓郁。
  虽然不得不承认冀州这场仗总体上来说是他输了,但临走前再战一场证明自己,或者试试有没有翻盘的一线生机,怎么就不可以了?
  明明颜良在东光胜了一阵,自己还没与张昊的主力交战呀!
  “本初,你...唉!”
  许攸看着袁绍脸上突然失态的表情,有些惊愕,有些同情,还有一点儿怜悯,但这些情绪到最后全都化成了一声长叹。
  此时旁边的逢纪等人也被袁绍的突然失态所震惊,保持着沉默大气不敢出。
  但颜良等一众武将就不同了,怕死就不会习武上战场,既然袁绍要战,他们第一个支持。
  “袁公,末将请战!”
  “如您所说,只要我军没退出冀州,冀州这场仗就还没有输!”
  “追兵仅有张昊自己的人马,又失轻骑数部,且张燕那群黑山贼还留在东光,敌我两军实力相差无几,为何不能再战?”
  “万一我军胜了,又何必再退往青州!”
  “是啊!袁公,既然袁公想战,我等武将又怎敢先退?”
  “我等愿为袁公前驱!”
  许攸的反对,一众谋士的沉默,瞬间就将这群热血上头的武将衬托出来。
  袁绍鼻子一酸,连说三个好字。
  “好好好!我袁家累世功名,岂是他张昊一介孤寡反贼能比的?”
  “通传军中所有将士,再战一场,就一场!”
  “我与张昊之间的是非恩怨,此役决之!”
  颜良等将立即震声应诺。
  “必为袁公效死!”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