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张昊:摇人?谁不会呀!

  邺城之南,袁绍所在。
  “诸位,前往邺城的许攸传来消息,韩馥还是不愿意归降于我。”
  “还有北边的公孙瓒,听说前些时日于观津败退,他发来书信说张昊与冀州军的威胁太大,希望我能在南边尽快拿下韩馥,再与他合力将张昊驱除出境!”
  “可如今我军粮草已不足两月之用,即使击溃了赵浮、程奂,若韩馥死守邺城,我们恐怕也很难攻克,为今之计我们该当如何啊?”
  哪怕现在的战局对袁绍不利,此时的袁绍依旧保持着不畏于心的沉稳风度。
  听到主公的询问,谋士之一的逢纪这时站出来说道:
  “主公,韩馥此人不过一庸才,素性恇怯,他不愿意归降主公您,在我看来还是因为没有感受到威胁!”
  “黑山张燕只出其声不出其兵,待时间一久韩馥自然认为他们不过是在装装样子,而公孙瓒在此时败退一场,韩馥更加认为北边战场暂且不用忧虑。”
  “至于我们...粮草虽是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不过我另有一计可迫降韩馥!”
  袁绍喜道:“哦?元图有何妙计?速速道来!”
  逢纪却忽然说了一个不相关的事,“主公!不久前曹孟德在东郡大败郭太,白波贼被尽数剿灭,东郡太守一职暂缺!”
  袁绍一愣,随即好像明白了什么,“孟德啊...孟德吾弟干得不错!”
  “替我传信兖州刺史刘岱一封,我欲表孟德为东郡太守,问问他是否同意?”
  “如果刘岱同意,再给孟德书信一封,请他北上助我讨伐韩馥!”
  东郡归属于兖州,之前太守是桥瑁,去年刘岱把桥瑁杀了,这导致在讨董之战时寇掠东郡的白波贼成功进入东郡肆虐。
  但又因为董卓退守长安,雒阳复回天下诸侯手中,袁绍在离开雒阳后就渡河进入了河内郡,正好切断了白波军撤退的路线。
  白波军无处可去,只能困守东郡,讨董结束后刘岱这个兖州刺史自然要将其清算。
  而重新认清了天下形势的曹操,在平定白波这一战里终于初露锋芒。
  白波首领郭太战死,麾下渠帅李乐失踪,曾经声势浩大的白波军只剩下跟着董卓去长安的杨奉,以及留守白波谷的韩暹,和在袁绍进入河内郡之前就提前返回的胡才。
  袁绍的书信很快送达到了刘岱面前。
  这个时期袁绍、曹操、刘岱三人之间的关系还不错,都哥们儿,一句话的事。
  曹操成功上任东郡太守一职,然后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应了袁绍之邀北上冀州。
  当消息再次传回邺城,韩馥又慌了,集合麾下谋臣想办法的同时也给张昊传递了这则消息。
  ......
  渤海郡,南皮。
  看着韩馥急切发来的书信,张昊只感觉这冀州跟一锅大杂烩快没什么区别了。
  袁绍、曹操、公孙瓒、韩馥、张昊自己,还有不安稳的张燕,都特么六家诸侯了!
  冀州虽大,要是六家诸侯混战起来,真的狗脑子都要打出来。
  “都议一议吧!今曹操北上相助袁绍,若按联盟来算,袁绍、曹操、公孙瓒可谓是强强联合!”
  “而我方处于绝对劣势,张燕不出山,韩馥不经打,我辽东军虽是一群精兵强将,可兵力太少一旦打起来会吃大亏的。”
  “诸位对于现在的冀州局势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张昊向麾下众人问计,实则还是问沮授、田丰两人。
  依旧是沮授先发表意见,“将军,你此前说过一句话,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皆为利往,自古以来国与国之间是如此,今诸侯并立也是如此!”
  “袁绍等人的联盟看似强强联合,但实际并不牢固!”
  张昊眼前一亮,“公与先生说的是公孙瓒!”
  沮授捋着胡须点点头,“正是!公孙瓒放缓了对韩馥的攻势,其真实原因我们一清二楚。”
  “从目的上来说我们谁都不希望袁绍拿下冀州,敌人的敌人可能是朋友,公孙瓒是可以拉拢的,只不过拉拢了公孙瓒,韩馥那边就...”
  田丰闻言立即瞪大了眼睛看向沮授。
  拜托!
  我现在还是韩馥的人好吧,当着我的面要不要这么明目张胆?
  张昊听了沮授的话在大堂中来回踱步。
  太史慈这时发表看法,“恐怕不行吧!我们前不久才杀了公孙瓒的大将王门,在幽州时将军与公孙瓒的关系也算不上好,与其结盟并不容易!”
  管亥出声反驳道:“不一定,之前鲜卑一战我们不是和公孙瓒合作过一次吗?这次说不定也可以继续合作。”
  麴义同样说道:“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但这次我站子义这边,我可不相信公孙瓒会这么容易被我们拉拢!”
  张昊停下脚步,向众人说道:“如果在韩馥与公孙瓒之间选择一人为盟友的话,我更倾向于韩馥,至于公孙瓒...”
  张昊的话没说完,摇了摇头。
  公孙瓒不好拿捏啊!
  田丰因为身份问题略显尴尬地咳嗽了两声。
  “咳咳!张将军,我们不如换一种思路,既然袁绍能额外邀请盟友,那么我们除了张燕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盟友呢?”
  张昊听着田丰的话开始回想冀州周边,还有没有谁是能够被拉拢的?
  然后这么一想,
  还真有!
  张昊一拍大腿,笑着道:“哈哈哈~~~袁绍会摇人难道我就不会摇人了吗?”
  “给我传信青州的张饶,冀州这里有个大单子问他接不接?”
  袁绍可以拉曹操入局,张昊也可以拉张饶入局。
  不就是摇人嘛,谁不会呀!
  而且同是黄巾出身,张饶可比张燕靠谱多了!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